朝廷对于西藏的治理,是通过驻藏大臣完成的。驻藏大臣拥有西藏一切重要事务的最后决定权,但并不直接管理藏政,说到底,朝廷对西藏的治理,是一种间接的治理。
这是一种低水平的治理,西藏出现了什么问题、矛盾,必须累计到将近爆发的时候,甚至到爆发之后,才能被发现,并着手解决。就算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损失也已经造成,事倍功半,代价过重。
还有,如果西藏内部出现了对朝廷的离心力,也不能及时发现,未雨绸缪,预为之备。
改革西藏官制,关卓凡定下两个原则:一,改间接治理为间接治理、直接治理并举;二,削弱黄教寺院集团在政府中的影响力。
先说第一个。
仿朝廷的六部,改革噶夏政府。四噶伦增加到六噶伦,犹如六部堂官,两正四副,其中,一正二副为藏人,正噶伦为僧噶伦,副噶伦为俗噶伦;另一正二副,则或汉或满,由朝廷委派。这个情形,被称为“半朝半藏”,亦仿佛六部堂官的满、汉各半。
朝廷一伸手,就拿走了噶夏政府一半的行政权,藏人“自治”的权力,自然是被大幅度削减了。不过,僧噶伦名正言顺变成正噶伦,又似乎巩固了寺院集团的势力,一班藏人上层,面对新官制,面面相觑,五味具陈。
新噶夏政府,名义上,一如其旧,位居摄政之下;副噶伦亦位居正噶伦之下。可是,即便黄口小儿,也晓得,摄政如何支使得动“朝噶伦”?正职的“藏噶伦”又如何支使得动副职的“朝噶伦”?副职的“朝噶伦”,只有正职的“朝噶伦”才支使得动,而正职的“朝噶伦”,自然是越过摄政,直接对驻藏大臣负责的。
则新官制之下,摄政的权力,也被间接地削弱了。
噶厦下面,有两个最重要的机构,一个叫“译仓”,相当于秘书处,主事者为两名四品僧官;一个叫“孜康”,相当于审计处,主事者为三名四品俗官。同时,这两个机构也兼组织处的功能,“译仓”管理僧官,“孜康”管理俗官。
新官制中,“译仓”和“孜康”的主事官员,统统增加到四名,各为“二朝二藏”。这样一来,噶厦政府三项最重要的办事权——文秘机要、财政赋税、人事管理,每一项,朝廷都拿走了一半。
至于“黄教寺院集团在政府中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嘛……
嗯,这样吧,咱们以后就不召开什么“噶伦扩大会议”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对与会的“三大寺”不够尊重嘛!
嗯,为隆重其事,咱们成立一个“大参事会议”,请帮办大臣和摄政做“名誉主任委员”,请一僧一朝的两位正噶伦做“主任委员”,请四位副噶伦和“三大寺”的“堪布”做“副主任委员”。
看,“三大寺”的“堪布”,同噶厦政府的噶伦,名正言顺地平起平坐,这,才是尊重各位活佛的道理嘛!
你问“委员”都是些什么人?哦,这个“大参事会议”的“委员”,包括前藏其余所有黄教寺庙的“堪布”,也包括重要的官员、头人,等等等等,总之——“各界贤达”。
你想一想,“大参事会议”召开,前藏朝野要人全部与会,帮办大臣和摄政,既为“名誉主任委员”,自然也要莅会的,也会带来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训谕。这个“大参事会议”,群贤毕集,济济一堂,何等气魄,何等热闹?委员们畅所欲言,共商藏是,有所得的,便可上书,“大参事会议”的“译仓”整理之后,即上呈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审阅,说的有理的,自然就会发下来,噶厦自然照章执行。
呃,请问,这个“大参事会议”,多久召开一次啊?
这个嘛,开得太频繁,就显不出“隆重其事”来了,再者说了,前藏地方这么大,拉萨之外的堪布、官员、头人,来会议一次也不容易,这样吧,一年一次如何?
啊?
还是太频繁了?那就两年一次吧!
呃……
千万只草泥马在心头奔腾而过……
改了政府,改了寺庙参政议政的形式,还有一样要紧物事,也是要改的——藏军。
国初的时候,西藏并没有正式的军队,平时就是耕作、放牧的普通百姓,既不进行军事训练,更没有固定的编制,遇有战事,当政者按各部落大小,征调“差兵”,并由服役者自备马匹、粮草、武器。
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敌人稍稍强悍一些,便一触即溃。所以,西藏碰到蒙古,一点法子也没有,先后受制于和硕特、准噶尔,全然动弹不得。同廓尔喀见仗,也是一败涂地。
有鉴于此,平定廓尔喀之乱后,高宗命西藏组建了一只三千人的正规部队,额设“代本”六员,四品官,每人辖五百人,一切军需物资皆由噶夏政府发给。
这支所谓的“正规部队”,战斗力也十分可疑,平日纪律松懈,训练水平低下,基本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且一直缺额严重,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这个情况,噶夏政府和驻藏大臣都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噶夏政府的噶伦们,忙着争权夺利,根本顾不上这些;驻藏大臣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在这个问题上,朝廷是精神分裂的:既希望外敌入侵西藏的时候,当地政府可以分担朝廷的压力,又不愿意西藏真正拥有自己的战力强悍的军队。
不过,实话实说,密宗深入人心之后,藏人的民族特性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藏人已经打不了仗了。那个曾经压得盛唐时候的中国喘不过气来的吐蕃,早已烟消云散,永远不可能复现了。
因此,瞻对之乱时,西藏举全藏之力,还是拿不下贡布朗杰,最后还是由汉员带队,才勉强把瞻对兵赶出了理塘。
关卓凡改革藏军,亦非为了增加藏军的战斗力,而是要把这支军队的指挥权,抓在朝廷手里,不过,用的名义,还是藏军战力低下,不能不大加整顿。
怎么整顿呢?嗯,仿绿营例,由轩军负责对藏军进行“整编”——这个,全国上下一盘棋,西藏也不例外嘛。
这样一来,藏军的改制,并没有像噶伦、译仓、孜康改制那样,直接祭以“朝廷”的名义,改制的结果,却比噶伦、译仓、孜康更加彻底,藏军的指挥权,完整地转移到了轩军的手里,也即转移到了“朝廷”的手里。
从此以后,未经驻藏大臣和管带藏军的轩军将领,藏人首脑,不论噶伦还是摄政,乃至达赖喇嘛,都无法再调动藏军的一兵一卒了。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有改制,都是前藏地区的——即达赖喇嘛统治地区;后藏为班禅额尔德尼统治,班禅一向乖觉,对朝廷从无二心,暂时不必去动他。
由瞻对之乱衍生而来的川地藏区的“改土归流”,以及西藏前藏地区的“改革官制”,至此落下帷幕,结果十分圆满,可以说远超预期,且由始至终,朝廷未发一枪,未开一炮。
上谕明发,轩郡王关卓凡以“安定川藏之功”,由亲王衔郡王爵,进亲王爵,是为轩亲王。
关卓凡固辞不准,只能谢恩领受。
对关卓凡进亲王,自然是有人有想法的,但“安定川藏”,是永固金瓯、泽及后世的大功勋,没有人能够不服气。
关卓凡从“安定川藏”中捞到的好处,并不止于一个亲王。
瞻对之乱时,朝廷里生出的一个小小枝节,被关卓凡大肆借题发挥,结果收益奇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