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 第四百四十章 军器监大改造

第四百四十章 军器监大改造

    李忱没有打算大规模普及火枪。一方面是隧发枪,其射程和速度,没有比唐军用的强弩高多少。火枪要超过弩箭,还要等到米尼弹,也就是膛线枪出现以后。如今大唐其时也有能力制造去拉膛线,可是子弹怎么办?契合膛线枪得子弹,那可是代表了一种极高得精确度了。这点大唐可远远没办法了。

    而大唐,如今研究出连弩以后,连弩甚至比燧发枪还要强。更远的距离,更快得射速,样样都比燧发枪要强,还没有下雨就不容易击发得问题。燧发枪最大得优点是,培养一个火枪手,可比培养弓箭手容易多了。

    可是唐代,能射箭的人还真不少。各地招兵得标准,就是射箭能中靶。能中靶基本上就有一定射箭基础了。依这个标准,士兵居然还不算太难招募,就知道唐代弓箭得普及。而这样得士兵,训练起来其实没想像中那么难。更何况,李忱打算走精兵路线。

    每一个士兵,从入伍都老死,他都要管。基本上,这也是一个现代国家招兵得基准。不管做的好、坏,至少退役士兵得安置,都有人管。

    李忱也打算这么做。要扭转唐代,藩镇割据得局面,要从基本下手。不光是制度。制度好解决,宋朝重文轻武的局面,就是解决办法。他有这么作,嗯,尝试想要这么做。

    他打算启用了一些儒臣,担任地方节度使一职。儒臣,一般来说比较会支持皇帝,不像武人那般桀骜不驯。

    可是这不是办法,宋朝重文轻武造成的恶果,他可不想品尝。而且究其根源,要从基础上抓住士兵的心。不然你派谁去,恶习不改,都容易发生逐帅得事件。

    要让士兵知道,是谁在养他们,他们端得是谁得饭碗。他要从根基上,提升士兵待遇,要提升待遇,不光是提高薪饷,更重要得是他们退役以后的问题。让士兵有个盼头。

    一昧的提高薪饷?他可不想像罗马帝国皇帝那样,因为付不出薪水,结果头颅被那群高薪养大了胃口得士兵,挑着去卖,谁给钱,就让谁当皇帝。这真是插标卖首了。

    更别提,他对一些士兵还有很多想法,要教育好他们。所以,精兵是有必要得。没必要扩编。

    可是看到这个手持火炮得威力,他又有点纠结,该怎么办?这威力真是没话说,有效杀伤距离,甚至可以比拟弩箭得最大距离。最远射程,甚至可以达到数百丈。而在百丈之内,皆能破甲。

    只是,这重量…难怪叫手持火炮了。这弹孔得孔径,就不是一般小枪比得上得。而且准确度也不佳。要大规模列装吗?李忱纠结了。

    他突然想起,一件似乎跟这无关又有关的事情。历史上,好像就曾经出现过这么一种东西。虽然在西洋兵器史上,没这种东西出现。可是在日本有。

    他记得玩过一种斗塔游戏。也是山口山得模板,然后基础是日本战国武将。他喜欢这款游戏,本来想玩三国得,可是,第一次玩就被人家骂,他转跳去玩战国,不说那场玩家比较亲切点,没有因为他是新手就骂人。

    还有就是,那款游戏感觉上比较精致点。技能还是那些技能,不过人物模板,有重新制作,不管是小兵啦,武将啦,都很有日本特色。虽然随着改版,越后期人物越简单,基本上就是山口山得模板拿来用。不过也不错了。

    扯远了。他记得那个游戏,联军对抗织田方。联军有被人家称作杂碎的杂贺孙市。火枪威力大,射程远。织田方,有一个忘了叫啥名的。用的武器不是铁炮,是叫大统。

    这武器,射程极远,甚至比铁炮还远,发射起来像大炮。他一直以为那是大炮,还想说,大炮哪里可以手持阿。可现在想起来,大概就是手持火炮这玩意。

    李忱不知道得是,他没猜错。日本历史上还真出现过这东西。有图为证。岛原之乱曾经出现过,一种称为“石矢”得武器,不仅是手持火炮类型,更是后膛火炮。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反抗军方面工艺不过关,基本上一发就炸了。简直跟活动炸.弹似的。

    看完大唐最新武器展示,郑朗说想要去军器监看看,几个宰相也附合。对于这种划时代得武器,他们都有一种好奇心。每个宰相都轮流玩过手持火炮,该说男人天生就对枪这种东西,很难抵挡吗?

    玩过了手持火炮,他们听说有一种研究中的,更小型得火枪正在研究中,郑朗说想去看看,几个宰相像小孩子一样的起哄。李忱便干脆带他们去看了。

    半路,李忱暂时放下了手持火炮得纠结。这东西,射速太慢了,精确度还有问题,射程远是很远,但是没办法普及,只能暂时放下了。然后马车上,他问起几个宰相,关于那维州后续得处理方式。

    经过一番讨论,很快就达成了以李忱得意见为中心得答案,会正式以文书下达处理方式。然后经过一番颠颇,到达了军器监。

    一进到军器监,几个宰相觉得,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跟他们印相中得作坊,大不相同。

    只见数以百计得工匠各行其是。有的正在加工铠甲,他们排在一排排的铁锤前面,水车带动了铁锤,一上一下有规律的槌在铠甲,发出巨响,这是冷锻甲。如果用人工去锤,不知道要槌到什么时候,还得费很多力气。有水力就方便了。工匠只需要控制方向,轻松得很。

    然后还有一排排得,不知道该称呼什么东西。一列列得工匠,正在前面卖力得工作着。

    几个宰相好奇得上去围观,崔元式开口想问,可是看到这个工匠这么专注,连他们来了都没看到,就不说了,观察了一下,算是看明白了。

    这东西就是夹着工匠要打造得物品,可以想像成,手并拢,用两只手去紧紧夹住这物体。这样工匠就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最重要得是,工匠不用担心物件会跑掉。

    这东西李忱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机床吗?他记得这东西得构造,但是把名称忘了。显然不是机床,不过也有被称为机床得东西。

    目前宰相看得这东西,姑且叫做钳工台吧。李忱学过很多东西,杂而不精。不过如今都派上了用场。

    李忱来到唐代以后,发现唐代,或者说古代工匠都有个问题,不够精细,还有不管打造什么,都喜欢用手。

    比方说,打造个小部件,不是一只手拿着,就是让别人帮忙夹着。可想而知,人手,当然会让物件跑来跑去。也就造成了部份物件不够精细。就像一个房子,基地会摇来摇去,怎么盖一个坚固得房子。

    精密度得问题,李忱统一了度量衡。他制造了后世用的那种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它是尺,但是分成主尺和附在主尺上的游标。游标可以动,上下都有可以卡住物品,类似钳子得东西。不过方向是相反地。

    比方说一个中空圆柱体,游标卡尺下方可以测量圆柱体外径,上方可以测量内径。

    有游标卡尺还不够,李忱还得制定标准化得度量衡。虽然早在秦始皇就规定了,可是那仅供参考。这样可不行。李忱直接依唐代的度量衡,定了一个标准,然后以这标准,打造了一个金属条。

    用锡打造了一个金属条。这个金属条,就是唐代标准的一尺的长度。然后以这金属条为准,铸模,打造标准的游标卡尺。模妥善保存起来,以后有需要再做。

    万一模损坏,也要参照标准一尺得锡,来制造。这个标准一尺锡,被李忱放在工部,放在阴凉得地方,甚至用玻璃垄罩。以后大唐,永远以此为定制,一尺。

    精密度问题解决一半,剩下一半就靠工具了。这种钳工台和机床,就是解决的方法。有了这个,工匠在对金属加工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只要把物件固定好,就不怕他跑来跑去。不敢说这样可以制造出多精密得东西,至少比传统好多了。

    除了钳工台,还有各种机床。分为木工机床、锻造机床和金属切削机床。刚刚看到那一排铁锤,可以视为锻造机床。其原理和钳工台差不多,都是可以把物件固定,差别在于机床是利用机器去成型,钳工抬得还需要人工打造。

    有了这些工具,整个军器监,甚至连将作坊那边,工匠得精密度都高了不少。

    也难怪他们看得目瞪口呆,这完全不是中国传统的技术。算是从西方引进了,虽然可能西方人目前也没这些东西。

    ‘圣人,切勿玩物丧志阿,此等奇技淫巧之物,圣人不可沉迷。’,李忱像这些大臣介绍,各种机床得用法,还得意的说,这都是他的发明,结果御史中丞魏沫,劝戒了李忱一番。搞得李忱哭笑不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标准化作准备。

    标准化,这东西有多重要,现代人都知道。那个军器监未尽的话中,意思就是要对大炮标准化。这是李忱的要求。标准化才安全,知道哪些操作危险,标准化才好使用。比方说放多少炸药包,可以打多重得炮弹多少距离。

    即使可能不那么具有弹性,没办法自由调整放药量,可是使用上才有依据。甚至不用担心,炸药塞太多,导致炸膛。

    不仅这些要标准化,制造也要标准化,各种东西都要标准化。像药包,装多少量都是定量。不标准化,就没有一个可供衡量得标的。

    大炮也要标准化。像是区分野战炮,区分攻城炮,这只是一个初步。然后依照发射炮弹得重量,来区分不同口径和威力得炮。连炮弹多重,炮身多重,炮身长度多少,都要标准化。

    炮弹多重,是规定好得,然后炮身是炮弹得150倍重。炮身是口径得18倍。这些都是为了量产化,作出的规定。

    标准化,对现代人来说,就是个普通的观念,你买两只爱疯6,两只一定都同样大小。可是对古人,不要说唐人,连西方人都样,这是一种颠覆性得概念。

    西方人直到十八世纪,才有这样得区分。法国海军炮兵指挥官,格利包佛尔中将,提出这样概念。

    在此之前,拿十六世纪得威尼斯来说好了,两百多门火炮,两百多种规格,每一门都是单独打造。根本无法互通。以炮架为例,每一门炮架都是针对那门炮打造,坏了只能单独修理,无法拿其他零件来填补。

    东方呢?不要说满清啦。据说连日本人一直到二战,海军、陆军大炮规格都有差异。

    标准化,对现代工业具有重大意义。没有标准化,根本没有流水线这么一回事。每样东西规格都不同,你还想要流水线?提前发明克隆人吗?造出一堆一模一样的人,才有办法弄出一模一样,没有标准化得东西?

    李忱云里雾里得说了一堆,结果这些宰相还是有听没有懂,让李忱好一阵泄气。感觉上对牛弹琴了。

    在那些宰相想来,制造东西就是制造了,标不标准化,是不是每件东西都一样,没意义吧。现在看来是没意义,但是长远看来,绝对是有很大的帮助。李忱泄气得不再跟他们解释这些,反正他只要下命令让供降去遵守就好,这些宰相也不会亲自去打造什么。不妨碍他的计划就好。

    参观了军器监,满足了下好奇心,见识过研究中得火枪后,偷得浮生半日闲得几位宰相,心满意足得离开了。然后,一到关于如何处置那些吐蕃俘虏得诏书,飞快的以百里加急得速度,传到了驻守维州得神策左军这里。

    随同诏梳一起来得,还有西川节度使的兵马,他们会接手这里得防守。神策左军则全军开拔。执行诏书上得命令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