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妃日常 > 第四十三章 人生啊——!

第四十三章 人生啊——!

    翌日宫中开始预备年节的琐事。宫中除夕的礼数是最繁琐的,皇后更是要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安排布置。好在宝音已经经历过一年了,对各种劳累的事都有所准备,往各宫送的年礼亦是早就和静嫔商量了,不会慌了手脚。

    这一日就是先是给各宫分发了财神塑像等等,让嫔妃们各自去尚宫局挑选。

    宫中的年节吧,怎么说,既惹人烦,又是嫔妃们求之不得的。很多人离家千里嫁进宫里来,就算有那家在京城的,按规矩一年半载才见一次家人,寂寞冰冷的人生若再没有点繁琐的热闹,那还怎么活。

    宝音想着自己不过是个婕妤,不好意思挑拣,顺手指了个赵玄坛的等身像。老大的家伙,八个太监抬得满头大汗才把东西从尚宫局给她抬到启祥宫。搬进门时柳嬷嬷撇嘴道:“旁的娘娘们都挑些喜庆又灵巧好看的,您有个好处,那就是实诚。”

    宝音道:“财神爷威仪挺立,看着显眼,才显得我心诚呢。”突又想到自己做了皇妃,还求什么财?摆财神爷不过是民间的风俗,皇家玩过就罢了,是自己想左了。搬个大神像回来倒真有些笨重了,旁的嫔妃们挑那有趣讨巧的,才是正道呢。

    柳嬷嬷笑道:“好好,娘娘等着皇上赏下来一座金屋子,做个富豪吧。”

    除夕那天皇帝、皇后领着后宫一大家子人去了太后宫中宴饮。

    宝音对这个安排颇有些不乐意,太后高居尊位,与嫔妃们的相处是十分生疏的,在宁寿宫里总是很拘束的。果不其然,皇后领头,众人都换上厚重的朝服,进大殿先跪着磕头,随后等待许久,跪着听太后诵经,太后念完了大家才能赐坐。

    宝音坐在凉凳子上,对面前空有色泽实则味同嚼蜡的年夜饭提不起丝毫兴趣。太后那边还抓着皇后唠嗑:“媳妇呀,你觉得六祖慧能那首诗该怎么参悟呢?”

    皇后:“……”

    宝音正坐着数绵羊,前头方才歌舞的女子们齐齐退下了,进来一个服饰不俗的宦官在太后跟前跪了道:“禀太娘娘,汴京的杂耍班子进宫献艺。”

    太后笑道:“皇帝小时候最喜欢看杂耍。汴京?是‘香玉案’班子么?”

    “还能有哪个,旁的戏子也入不了圣上、母后法眼。”一旁皇后说。

    皇帝却并不是高兴的样子,看着皇后淡淡道:“朕却不记得小时候了。杂技班子难登大雅之堂,是谁举荐他们进宫的?”

    殿上立即有一人离席跪了,慌乱道:“是妾提的主意。妾只顾着除夕凑趣,没顾及规矩。妾冒犯,今儿就让人领戏子们出宫,日后再不敢了。”

    皇帝道:“淑妃进宫这么久了,难道如今竟是把皇妃的礼仪都抛之脑后了么!实在让人失望!”

    淑妃听了这话简直吓得六神无主,趴地上都快哭了。

    皇帝沉默良久,看她哭得可怜才心软了,道:“行了。你亦是好心,今日人都进来了,不好再让人家出去,往后可不要犯了。”

    淑妃满脸窘迫地爬起来,在位子上坐了,几个宫人出去将戏班子请进来。众人久居深宫,听个京戏都是乐子,杂耍早几百年没看过,听说汴京的班子进来了都欢喜异常。此时看着皇帝面上不好,淑妃受了斥责,都个个低着头笑都不敢了。

    上头太后脸色更尴尬,看了几眼皇帝,叹口气往别处看去了。

    片刻,一众穿短衫的小子端着竹竿、踏板、瓷碗瓷罐跑着上来了,诚惶诚恐地跪下给皇帝磕头。宝音和周瑶几个小的都急不可耐地伸长脖子去看,偏脸上不敢表现出兴奋来,只好憋着难受。

    众戏子行礼毕,一个小子翻身跃上另一人的肩膀,底下的人将手里的碗往上一抛,他用头一探,接了顶在头上。下头又有人踩着踏板蹦上了他的肩头,这么叠罗汉叠了五个人,碗不断地翻上来,每个人头上堆了四五个。

    此时第二层、第三层的人开始把头上碗取下,用脚勾着往上扔,最上头的人用头来接。到了这时候,妃子们都看得眼睛睁老大,若不是皇上,早拍手喝彩了。

    上头的人却开始一边顶碗,一边做倒立、翻转等姿态,没有那碗都看着惊险,头上还有碗,更令人称奇了。宝音脸色涨红,静嫔都欢喜地亮眼放光了。

    几个戏子们共演了三场,顶碗、吐火、跳竹竿。大家都过够了瘾,皇帝说:“民间的艺人辛苦了,赏。”

    戏子们不知道皇帝是客套,还当皇帝真的很满意,纷纷欢天喜地上来谢恩。宦官端了一金盘子上来,里头金灿灿的元宝,连钱带盘子都给了班主。几人再磕了好多头,退下了。

    此时除了皇帝、太后、淑妃三人神色不好,旁的人都是心里欢喜,面上保持淡定。大家看向淑妃的眼神充满了同情:费心思给大家找来这么一乐子,大家过足眼瘾了,开心了,淑妃自个儿却被皇上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活雷锋啊!

    几位民间的戏子退下后,太后吃了几口酒,就道:“哀家乏了,你们继续玩乐吧。”说罢站起来,扶着宫女的手往里间走。

    皇帝和皇后躬身送太后。皇后在后挽留道:“还不曾守岁呢,太娘娘看一轮烟花再走,可好?”

    太后道:“罢了,年年都是这样子的,你们是孝顺的儿女,我心里记着呢。”

    皇后只好恭送太后。

    这一夜众人玩到凌晨。宫中的烟火的确绚烂,只是宝音和太后一样疲乏困顿,将头杵在周瑶肩膀上睡得天昏地暗。散席的时候,是静嫔的宫女架着将她拖回去的,路遇上喝醉了的淑妃。淑妃满身酒气,摇摇晃晃地指着静嫔道:

    “你们该快点回宫……熏香沐浴,等着皇上去!等着皇上去你们启祥宫……”

    静嫔行礼不言。

    淑妃冷哼一声,拂袖走了。

    回了启祥宫,宝音喝了一碗凉茶,头脑清醒了对静嫔道:“淑妃娘娘瞧着心绪很不好。却是奇了,淑妃服侍了皇上十余年,该是最知道皇上的喜好,怎么会触怒了皇上呢?”

    静嫔静默半晌,道:“她太急躁了。她这是给太后当刀子使,以为帮了太后,能捞到什么好处。可惜她妄自揣测圣心,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

    “我看出来了,点那出戏是太后的意思。”宝音道。

    不就是一群戏子么,淑妃按着太后的吩咐出了这个头,谁料到皇上会发那么大脾气?看皇上席间那张本来就不怎么白的脸变得黑如锅底,淑妃被斥责,连太后都被甩了脸色。淑妃想要抓着太后这棵树捞些好处,最后她和太后两个人一块儿倒霉了。

    哦,说的也是,问题的关键不在淑妃这儿,而是在太后这儿。这里头到底有什么隐情?

    从太后过寿辰回来的那一日起,赵宝音就察觉到皇帝和太后这对母子之间的微妙。

    他们这嫡亲的母子相处起来,十分地流于客套,竟像是大户中的继母和继子了。可是太后的确是皇上生母,皇上是她当年做皇后时的长子。

    赵宝音没有向静嫔刨根问底。这种事情,开个头她就知道是国家顶级绝密,知道太多没有好下场!

    第二日时,没睡多久的众人筋疲力竭地从床上爬起来,去给皇上、太后、皇后祝寿。皇上面容和善,昨晚上的不快显然已经翻篇了,与皇后一同端坐在建章宫的正厅里受了礼,道:“太后身体欠安,这几日不出来了,你们也不要去叨扰她老人家。”

    德妃瞧一眼淑妃,看她垂头一副胆怯的样子,只好自己领头道:“妾等知道了。”

    好几个妃子都偷偷抬眼看淑妃。

    宝音也去看她,哎哟不得了,这位淑妃娘娘的脸色简直像个苦瓜,这是出啥事了啊!昨晚上的一出戏,就闹得这般了?唉唉,真相必定只有一个,我的好奇心受不了了……

    淑妃此时的内心当然是崩溃的。赵婕妤、熙昭仪一群人恐怕不知道,瞧着她光鲜的外表还恭敬地称一声淑妃娘娘。然而昨晚上大年夜,自己落魄回宫后,皇帝没有赏赐她西域的银炭和熏香。

    为什么没有了呢?

    十年了,每一年都有。但是如今没有了。她年幼的时候,跟着父亲在西疆的重镇,父亲戍边,她就是封疆的公主。西域除了大敌匈奴还有十来个零散的小国,年年给周朝上贡,私底下又给父亲一些无关痛痒的贿赂。

    她把熏香和那些奇异的花草都挑走了,还有厚重又华美的皮毛。后来,宫里头太后、先皇知道了秦家有她这么个小女儿,封赏她的父亲时,顺带册封她为县主,将来自西域的宝石熏香都留给她。

    后来嫁进太子东宫,她才知道西域的玩意不值钱,江南的双面绣,一匹就顶一袋子狐皮。宫中培育的牡丹花,不是紫罗兰那种近似野花的东西能比的。但她仍然很喜欢。太子体贴她,每到年节就私下里赏赐她。

    终于,今年再没有了啊……红颜未老恩先断,三千佳丽与君笑,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啊呜呜呜!!啊呜呜/(tt)/~~

    淑妃的脑子里从登华殿演绎到冷宫,从冷宫演绎到悬梁。人生啊!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