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朕法 > 第四百二十六章存亡

第四百二十六章存亡

    贞元四年,秋。

    大汉在灭赵之后,迅速发起了对蜀国的吞并之战。

    南川地区的汉军统帅陈寻,派杨明率军五万,发起对易城的猛攻,按照陈寻的计划,要在明年底前,大军兵临天府城下。

    鱼腹地区的汉军都督韩翼,则派倪俊带兵五万,突袭夔门,王秦伐蜀的主要方略,前期以易城为主,进攻夔门只是对刘焌进行掣肘,况且夔门易守难攻,若是一味猛攻,汉军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待易城拿下,蜀国两川震动,刘焌将兵力抽调于西川抵御陈寻之时,再由韩翼猛攻夔门。

    既然前期进攻夔门以虚张声势为主,所以韩翼的突袭,并没有太隐秘,而是故意引起蜀军的注意,待大军来到夔门城下时,蜀军早就有了戒备,并且刘焌将东川各地的兵力全都抽调至了夔门。

    夔门守将程申,刘焌新提拔的将领,从军十余年,战功彪炳,只因性格刚直,不擅长结交逢迎,因此得罪了权臣和小人,所以一直都只能在基层浮沉,刘焌发现了他,并对他委以重任。

    士为知己者死,程申感念刘焌的知遇之恩,发誓愿以死捍卫夔门,与夔门共存亡。

    得到程申的军令状,刘焌心中大定,虽然他并不怎么相信程申能挡住汉军的锋芒,但能拖一段时间算一段时间。

    易城的黎煌和丁宁,早就对汉军的进攻设置了一连套预警。

    在杨明还没杀到易城时,易城的守军就准备好了防御。

    城中储存的滚木、金汁、箭矢等防御物品,几乎塞满了易城,而城中的百姓,早在一年前就被迁往了别处,避免战事发生时,引起骚乱而导致蜀军受到影响。

    即便黎煌、丁宁做了所有该做的准备,但当汉军进攻易城时,蜀军还是陷入了巨大的惊慌之中。

    五万汉军,对易城的三面采取佯攻,重点进攻其南门。

    黎煌和丁宁起先以为杨明出现的地方将是汉军的进攻重点。

    但这一次,陈寻模拟过无数次的进攻方案,所以,让杨明于北门佯攻,吸引黎煌、丁宁的注意力。

    挑选精兵,重点进攻南门。

    战事爆发,小小的易城陷入了汪洋人海之中,漫天的箭矢,不断收割着两军将士的生命。

    汉军准备了五十辆临冲战车,它们像是噬人的洪荒猛兽,向易城刺出獠牙。

    蜀军见过临冲战车,但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几乎在见到的那一刻,就被吓懵了。

    汉军的临冲战车,大多都是从武军手中抢来的,并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

    为了运来这些临冲战车,汉军耗费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就是为了在攻打蜀国时,发挥一定的杀伤力。

    南门告急,黎煌、丁宁大惊失色,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杨明是故意在北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汉军真正要进攻的是南门。

    “各部立即抽调人手支援南门!”

    黎煌一边下令,一边亲自赶向南门坐镇。

    丁宁见易城岌岌可危,心中懊恼不已,他们准备了这么久,竟然一战就被汉军打的晕头转向,两军的实力对比,相差太远,已经坏在了根上,无论做什么都补救不了。

    他应该及早动身离开这里,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担惊受怕了。

    黎煌到了南门,率部死战数个时辰,才压住了汉军的攻势,保住了南门。

    这一战,整整打了一天一夜,杨明才下令撤军。

    第一次进攻,汉军只是小试牛刀,待陈寻率大军抵达,到时,汉军将以车轮战的形式,全天不间断的对易城进攻强攻,不破易城决不罢休。

    黎煌、丁宁等人回到守将府,众人除了疲惫、负伤,而且心有余悸。

    第一天就被汉军打的这么惨,若是汉军再来几次,他们又能撑多久?

    刘焌从天府动身离开,西川的兵力全都集结在了一起,总共十二万,由他统领,前往易城。

    事关蜀国国运的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他必须全力以赴,胜则苟延残喘,败则宗庙不存。

    两川的青壮,全都被征调入伍,一切劳作生产由女人、老人从事。

    国家生死存亡,人人有责,这是刘焌对蜀国人喊出的口号,他以身作则,希望能激发国人的爱国之心,与他并肩作战,抗击侵略者。

    然而,他忘了,先对大汉发起挑衅的是他蜀国。

    这个世界,弱受强势,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欺负别人。

    卑微的乞求,装可怜,博同情,是没有用的。

    杨明只歇了一天,便又发起了对易城的猛攻,这一次,他跑到了南门佯攻。

    黎煌、丁宁摸不准汉军的主攻方向,只能一面防备杨明,一面准备一支预备队,随时救援。

    这一次,汉军的进攻重点放在了东门。

    大战过去了一个时辰,东门就扛不住了,黎煌急忙命预备队支援东门,然而汉军的攻势太猛,最后还是得由他亲往坐镇。

    随着汉军的撤去,黎煌等人才算松了口气。

    丁宁对黎煌道:“杨明这是在故意欺诈我们,连续两次,他所在的方位,都不是进攻重点,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摸不清他们的进攻重点,我若是猜的没错,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杨明就会带兵发起重点进攻。”

    黎煌沉默不语,汉军的意图,他还能看不出来?

    只是猜不准而已。

    丁宁说的,跟废话没有区别。

    “陛下的大军到了哪里?”

    黎煌问道。

    “刚从天府出发,预计还要半个月。”

    丁宁回答道。

    “那陈寻的军队呢?”

    黎煌问道。

    丁宁道:“七八天怕就要到了。”

    “……我们可能撑不到陛下的到来了。”

    黎煌叹息道。

    丁宁道:“易城一破,我们就只能向天府方向而退,这一路过去,只有潜城还算有些地利可守,我们该早做打算。”

    黎煌赞同的点点头,忽然看向丁宁道:“当年你辅助朱繇,可是篡夺了旧楚河山,世人称你谋略无双,怎么如今就想不出破汉之策?你是不是藏着掖着不肯献计?”

    黎煌的话说的丁宁老脸一红,蜀弱汉强,从根本上就没有决胜的条件,他能有什么办法?

    况且汉军的统帅、谋士,都不是等闲之辈,他的那些谋略,压根就忽悠不了他们。

    他,丁宁,曾经朱繇身边的顶级谋士,大梁丞相,对此也很憋屈。

    见丁宁低下头,黎煌冷哼一声,这个没用的家伙,除了会说风凉话,真是毫无作用。

    不过,早早准备退路,这个建议还是不错的。

    于是,黎煌暗中抽调兵力出城,往潜城加固城防。

    这个消息被正在赶来的刘焌知晓了,差点没把刘焌给气死。

    仗还在打,胜负尚未分出,身为守将的黎煌就开始谋划退路了。

    这不是说明他黎煌,根本就没有信心守住易城。

    守将尚且如此,将士们又会怎样想?

    那和汉军的这仗还怎么打?

    刘焌命人赶去易城,斥责黎煌此举是扰乱军心。

    黎煌被训斥的一脸委屈,解释道安排退路是丁宁的意思,并且加固潜城是在秘密进行,易城的守军是不知情的。

    这个解释并不能让刘焌满意,打仗是玩命的,一旦怂了,就等于输了。

    丁宁又一次成了黎煌的挡箭牌,这让丁宁是有苦说不出,建议是他提出的没错,但要不要执行,还得取决于黎煌。

    蜀国是不能再留了,否则迟早被黎煌坑死。

    两年前,丁宁就想逃走,之所以一直待到现在,主要还是因为刘焌安排保护他的人对他保护的太好了,让他没有机会溜走。

    现在战事紧张,而且又过去了两年,刘焌对丁宁的看管也有了松懈。

    这让丁宁又有了蠢蠢欲逃的心。

    放眼天下,逃去哪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丁宁暗暗思考,认为魏国不会是大汉的对手,这天下,只有沙罗,才有对抗大汉的实力。

    沙罗的女皇奥莉帕拉和她的弟弟普特苏玛,都对中原文化十分崇拜,也很重用中原人士,他若是去了沙罗,说不定能有一席之地,毕竟他也曾是做过丞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