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国投石器,其实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据说是由鲁班和他的徒弟创造,作战时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头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头系以许多条绳索,方便人力拉拽)将石弹抛出,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十三梢,最多需五百人施放。
可是从战国以后的秦汉、三国、两晋一直到隋唐,这种大型武器的展就停滞不前,直到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朝在攻灭南唐时才开创性的使用了“火炮”。这是一种使用可燃烧弹丸的投石机,北宋政府在建康府(今江苏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建立了火药制坊,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宋敏求在《东京记》载,京城开封有制造火药的工厂,叫“火药窑子作”。这时的弹丸已可爆炸,声如霹雳,故称之“霹雳炮”,到了靖康元年(1126年),金入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再后来蒙古南侵之时,金军也学会类似的方法抗蒙。
然后蒙古人则从波斯人那里学来“回回炮”把投石机的作战效能再一次提高,这种“回回炮”即“平衡重锤投石机”,又称“配重式投石机”,用绞盘升起重物,靠重物下坠的势能转化动能把杠杆另一头的炮弹射出。其平衡重锤重量通常在四到十吨左右,以致整个投石机形体庞大。《元史·阿里海牙传》载“会有西域人亦思马因献新炮法,因以其人来军中。机,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等到了14世纪中期,有的抛机竟能抛射将近九百余斤重的弹体,威力巨大。
然后再来说天凤军的“人力牵引式定向投石器”,其实对于黄小刚来说,已知历史中最先进的“配重式投石机”的制作方法他当然知道,但是经过合理的论证和根据实际出进行调研之后,根据天凤军走的精兵路线,他认为现阶段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配重式,只需要将牵引式稍作修改,在牵引部分加入滑轮组就完全足够使用了。
须得知道这配重式投石机的特点是形体庞大、负载高、威力巨大,装卸繁琐,维护起来自然也是较为复杂,并且每次使用之前,不但要准备弹药,就连用来配重的重物也需要搬运和运输,并不够灵活机动。
而黄小刚改装的神机炮,采用的是简易的组装模具,使得整个炮身非常的轻便灵活,打包以后整车长度与普通辎重车无异,组装起来后炮架高约两丈,杠杆长三丈,设置有十二根牵引绳,以滑轮组将牵引绳归拢在炮架车底部,然后可以选择以班为单位组织射。
目前的标准作战能效参数是一个班十二人射重约十斤左右的弹药,距离最远可达二百步,若果增加到两个班二十四人,则射程可增至二百五十步,对于天凤军来说这就足够用了,因为这玩意可不是拿来射什么石头的,要射得射炸弹才划算啊!
也就瞧着随着黄娜的命令,两架大车上的组件被快卸下组装,很快便装出了两架投石机来,随后全军保持阵型不便,整体前压护送着投石机来到城前距离二百步远的地方,开始进行校正射击。
由于来得匆忙,并且想要在胶济平原上寻找大量的石块也不太容易,所以天凤军这边使用的校正弹是用黄泥搓成的泥弹,每一枚的重量为十二斤,因为五枚手榴弹捆扎成集束炸弹后正好十二斤。
“神机炮三试射!开始射!”
随着口令,自有炮手将泥弹放入射,随着一声子,两个班的士兵进入射阵位,拿起牵引绳进行射。
十二个人各自抓着十二条牵引绳,在令声中整齐划一的齐齐拖拽,就听得吱呀一声,十二个人的力量经过滑轮组的汇热÷书传递到三丈长的横杆上,梢头慢慢悠悠的一扬,一枚比人头略大的泥弹便被高高抛弃,画着抛物线直往临淄城头飞去。
只是因为本就是试射,所以射出去的准头不是很够,一枚泥弹斜斜掉进了护城河,另外一枚勉强打在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