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
洛阳,皇宫。
主殿上诸臣一致聚集于此,跪坐于两侧案几旁,静静详听着坐于明堂之上的天子曹丕宣布下一步的情况以及方略。
自从汉帝刘备亡故的消息逐渐传遍诸州以后,魏国朝堂上下自不必说皆是手舞足蹈,弹冠欢庆着。
因为随着刘备逝世,便标志着未来他们的大魏便少了一方大敌。
至于刘禅……魏国诸人却还未将其看在眼里。
“听闻那大耳贼亡故以后,所承继大位者乃是其年不过刚刚及冠的长子刘禅,此人年幼无知,心性尚且还不成熟,而反观陛下却正值学富五车的年华,也正是一展雄才的年纪,凭那区区小子又兼新君继位而朝野不稳,又岂可比我英明神武的大魏陛下所争锋也?”
“是也,是也!看来如今大耳贼亡故,正是天赐于我大魏灭蜀的良机也。”
此时间,殿中挨着的朝臣也不由相互议论着。
“诸君肃静!切莫如此兴奋。”
“那贼子刘备虽新丧,但听闻新君朝堂内亦有那诸葛亮、法正所辅,荆襄之地的关平依旧于我大魏虎视眈眈,乃我大魏大敌,我军切不可轻怠也!”
天子曹丕细细听闻片刻,随即也不由面露郑重之色出言劝诫着诸将,但诸臣所赞扬他的话语亦是受用无比,曹丕面色也是露着数分喜悦的笑容。
静待半响。
一席正冠朝服,官列侍中的刘晔随即面向曹丕拱手行礼道:“陛下。现刘备既已亡故,这或许是我军反攻蜀汉的时机也!”
“臣以为,我军当大举遣军讨伐也。”
刘晔先是以坚铮之语述说着。
闻言,曹丕瞧着刘晔随即请教着:“先生所言,甚合朕心,不知先生关于讨伐西蜀政权可有何妙计相授?”
话毕,曹丕还浅身回礼,面露诚心之状。
瞧着天子请教,周遭群臣也顿时将目光齐聚于他,刘晔却也不慌不忙的理了理衣裳,遂才道:“陛下,臣确有一五路大军攻蜀之方略,或可反攻蜀汉,让蜀军各部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
提及此处,刘晔环顾四周,随后面带笑容,语气自信的道:“陛下可分别遣驻军许都的曹子孝大将军征发兖、徐,扬诸州之步骑、水师沿江夏已北从江津渡水陆并进攻略襄阳、汉津港一带,此乃一路大军也!”
“随后再度下令屯兵于宛城的夏侯尚将军与徐晃将军,分别进军上庸一线以及樊城一线,与大将军一道合击荆州,此二路之军。”
“调令屯兵于雍州的征西大都督,命其率众分别攻略陇右数郡以及沿汉中诸道择机破袭汉中,此分别为第三、第四路大军也。”
此话刚落,一侧的一位朝臣神色迟疑,不由拱手相问着:“现已有四路大军,但不知先前刘侍中所言的五路大军何为也?”
“第五路大军又到何处找寻呢?”
这席话顿时便问到了诸臣的心坎之上。
刚才刘晔之言已经几乎囊括了大魏的大半主力大肆征讨蜀汉,但也才集结起不过四路大军罢了,第五路大军又应从何处集结?
此人所言,也令天子曹丕再度将目光凝聚于他的身前,遂不自觉着透露着一股天子威仪,严肃道:“先生,这五路……?”
“陛下勿忧!”
瞧着诸人神色大都还迟疑不定,刘晔拱手轻轻安慰了曹丕一番,沉吟片刻后才道:“此第五路亦是此次伐蜀的关键,臣只盼陛下能不惜以大局为念,以利诱之,与之结盟,共击荆州军。”
这番话刚一出落,一旁正襟危坐着的司马懿遂不由轻笑着道:“侍中所言,可否是与江东孙权摒弃前嫌,再度联盟击荆襄诸地否?”
“仲达所言甚是。”
话音刚落,侍中刘晔眼神便陡然瞟向了一侧仪容姿态都尚佳的中年司马懿那方,轻轻点头以示赞赏,并肯定着:“晔正是此意。”
此语还未待曹丕有所回应,周遭诸群臣却有所疑虑,不由各自各抒己见,先是年纪约莫在二旬多左右的张辽之子张虎不由道:“先生。岂可与吴军共联盟否?”
“江东孙权为了与我大魏相争南新、云杜等地,这两载来我东南边境几乎从未安民过,时常与吴军战事频发,去岁孙权又再度引军沿夏口逆流相争,又分遣吕范、诸葛瑾遣军进军广陵、庐江。”
“但吕范所部却于广陵的江都港遭受虎之父亲痛击,大半军士被击入江水中,诸葛瑾部亦是局面不利,连连的争夺失利,听闻那孙权早已恼怒异常且发誓与我大魏不死不休!”
“侍中之言,联盟吴军共击荆州,以孙权与我
大魏间这两载来所积攒的矛盾,又谈何容易?”
张虎徐徐分析着目前局势,他觉得刘晔联盟吴军一事有些自作多情,异想天开了。
那孙权又岂会再度联盟己方?
“虎兄言之有理,质附议!”
话落,又一位与之年纪相仿的青年出言拱手附和着。
此将正是徐晃之子。
张虎,徐质都持着相同的意见。
紧随二人其后,大部分朝臣却也纷纷各抒己见,不太看好刘晔的联吴策略。
毕竟,双方这两载来所爆发的战事,积攒的仇恨实在是太深了……
瞧着诸臣都不看好此策时,明堂上正襟危坐的天子曹丕也是神色微动,直直盯凝着刘晔,沉声道:“子扬,诸位大臣大都不太看好朕能与吴军联盟,可否说说你的想法?”
一言落罢!
刘晔环顾周遭,面上却依旧挂着淡淡的平静之色,仿佛诸臣的质疑皆不存在一般,沉吟半响才面露笑意,缓缓道:“陛下,诸位同僚,联吴击蜀,此乃孙权梦寐以求之事,他又有何理由拒绝乎?”
“孙权一直对荆襄有觊觎之心,而荆州各郡又地处长江上游,若不取之,则江东之地将随时面临着荆州方面的俯冲攻势,亦将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数载前孙氏联合我军遣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襄失败,反是丢失了于江南之地的重镇陆口、巴丘,心里定然是时刻藏着复仇之欲火,只因我大魏军力强盛,才迫使蜀吴双方再度无奈联合一起。”
“但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现汉帝刘备忽然亡故,正是蜀中朝野不稳,混乱之际,正是孙权再度取荆州的时机,若有我军的相助,吴军攻略荆襄岂不是更有把握?”
“如此美事,孙权岂会拒绝?”
一席畅谈之语,刘晔直言不讳的分析着。
随后刘晔沉吟片刻,又高声道:“陛下。为了促成此事的成功性,晔以为,若孙权答应联盟,陛下则可敕封其为吴王。”
“封王?”
“那孙权何德何能,能受封王侯之位?”
一时间,不仅曹丕不解,诸臣更是大肆嗤之以鼻。
联盟可以,敕封王爵孙权有何资格?
此言一落,瞧着曹丕面色变幻,有些阴冷不太乐意,刘晔思虑片刻却也笑着道:“其实陛下大可不必为此事耿耿于怀,对于敕封王爵府言,陛下不过是小事一桩,做一顺水推舟的人情罢了!”
“但对于孙权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哦?此话怎说?”
闻言,曹丕来了丝丝兴趣,不由询问着。
“陛下。那孙权不似大耳贼刘备有汉室皇族后裔的身份,他若称王称帝便诸如曾经的袁术一般乃是自立,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么对于他统御整个江东来说便极为不利,但若陛下顺水推舟敕封其为大魏吴王且加九锡,则可瞬间解决他的难题所在。”
“他又岂会不为陛下击荆州乎?”
“纵然陛下不愿敕封吴王,却也并无任何意义,因为孙权照样是割据一方,那么陛下何不以虚名换取其再对荆州军的攻势呢?”
话落,诸臣稍稍有了些许理解,天子曹丕也是连连点头赞许,显然是倾向了联吴的决策,但为了稳妥起见,他又不由看向另一旁征求着意见:“仲达,刘侍中之策,汝可有异议?”
“启禀陛下。”
听罢,司马懿当即拱手行礼,遂道:“臣附议!”
“据近日来南返的刺探的情报显示,自刘备亡故新君继位以后,似关羽、张飞这等战功赫赫,威望十足便都留守了成都,坐镇朝堂,那荆襄诸事都一力由关平所裁决。”
“此人用兵一向千变万化,令人防不胜防,我军当联合吴军一力绞杀关平。”
司马懿亦是如是说着。
随后,曹丕又陆续咨询贾逵、田豫等臣的建议,却也得到了类似的回复。
这也让曹丕顿时有了决断,立即着使前往江东会面孙权商洽联盟一事。
……
十余日后。
孙权再度与魏国联盟,天子曹丕也信守诺言,亲自着蒋济为使携符节、九锡赶赴江东,敕封孙权为大魏吴王,并以吴中数郡为其封地。
事后。
魏吴从东到西共计五路大军伐蜀,合三十万众,对外号称五十余万朝蜀汉的汉中,陇右,襄樊,荆南四郡发动了猛攻。
天下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