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带着苏泽林和林柏谷两个人,来到关中之地来看望在这里的郑国。郑国还在忙碌着指挥建造这个时代非常伟大的水利工程,看着张桐说道“这件事情一定要注意,此地的土质太过于松软。
奠基不好就有可能出事,还是要大家注意安全的。特别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大意,这些东西稍不留神就可能惹出祸患来。我听说有朋友来去看看。”
张桐有些疑惑,此时的他看着郑国。于是行礼。郑国就转身离开了,张桐继续留在这里监督工程的进度,在秦国是有严苛的法律对于工程进行监督,也会对于很多的工程做监督。
在面对关系国家命脉的事情上面,严明的制度以及执行效率让这个国家可以创造很多不可思议也不可相信的行为。张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自己的责任。
在关中客舍里面,唐军看着两个朋友笑着说道“怎么!不敢相信吧!这个工程我们已经开启两年了,没有想到现在还才建设这一点。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复杂。”
正在他身边的林柏谷笑着说道“你以为这是领兵打仗吗?推进一尺之地都要很久的时间,有些事情原本就是不是数量所能够发挥作用的,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原因。
不过我倒是觉得郑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同胞。我听说韩国一直以来都不是想要富国强兵吗?怎么会脑子短路将郑国这样的人才放到我们秦国来,这一点真的不敢相信,真的。”
作为游侠的他心中还是有很多的幻象,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个时候的林柏谷根本想不到,有些时候可以因为个人家族地位得不到重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是可以理解。
只是这一次他就不能够理解了,因为此时要面对问题和以前的是不一样。因为阶级原因,有时候可能造成人才和君主国家的隔阂不能够连成一线。
这种人才已经是到了君主身边,还能够送人的还真的是少见,这种事情也只有两个人做到过,一个是秦惠文王。另一个人就是当今的韩王,只有这两个奇才才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郑国走了进来笑着说道“是啊!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够满足人才发展的需求,也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人才只能够流失。这是必然不可以改变的事情。
遥想当年苏子下山说连横霸道之计与惠文王,惠文王不用。随东出各国合纵六国以天下为计,非战而非不得利者,其所言未知福祸尔。知一寸而不知长尺也。”
郑国走了过来,唐军看着他笑着说道“真没有想到先生到了秦国以后,居然学会了巧舌如簧。还懂得了当年惠文王之事,只是先生不知道后来张仪出现依旧是雄霸天下。”
苏泽林林柏谷两个人也赶紧行礼说道“晚辈见过师兄。我们从赵国来,久闻师兄大名闻名遐迩。只是不知道在这里可以见到师兄您,还请师兄指教。”
郑国看着自己的小师弟,赶紧走过来扶着他们手说道“辛苦你们了,不必约束。可不要学咱们的师兄唐军,他可是老滑头了,当年他的父亲唐姑果谴责齐墨谢子的事情可是反面形象啊!
我们墨家还是要团结的,正是因为这样不要有这么多的拘束知道吗?来!来!来!我们就这边坐吧!你们也是奔波有些日子了,今天就在这里休息休息。”
然后看着几个人都已经坐好了,郑国转身让那边的小二走过来说道“小二!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山珍海味弄一点出来我们也尝尝鲜。”
变随着小二下去以后,唐军看着自己的老朋友笑着说道“还是就你最贫,我知道你肚子里面的历史知道的比我多,所以今天我不给你斗,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当年谢子来到秦国,他也是想要学习墨家先烈那样说服秦王。这样天真的想法我也是觉得可笑,你们现在还是在想着说服君王行墨者之道吗?这件事情你说是不是?
如果当年不是父亲苦口婆心的话,谢子可能已经是冤魂了。这种人说实在话我很佩服,但是也很同情,毕竟看不清时局的变化。最后东出联合东方齐墨,燕墨等创立东方墨。”
因为在秦国的境遇,谢子联合东方墨者以后就下了新的信条就是墨者不可西进入秦。正是因为东方墨者不可以西进入秦使得墨家也造成了一种东西分裂的形势。
而这个分界线就是以三晋作为分隔点,至于现在墨家的墨庭在秦国云梦泽造成了很大的疑问,东方墨者在自己的心中认可墨庭,但是对于秦墨是不认可的。
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墨者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束缚,这种束缚让此时的所有墨者都期盼着一件事情,或者有一个人出来打破这种在心中的束缚。
郑国知道此时的唐军已经不满意,所以自己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于是赶紧安慰道“师兄说的是,师弟谨听师兄的教诲。这件事情我一定是会铭记在心,如果我不记得了您来提醒我。
不过我现在最为感兴趣的就是这两个朋友为什么会来秦国,看着他们的样子似乎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现在我也听说墨家要集合天下势力伐赵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苏泽林行礼面对郑国说道“前辈问的问题是,这是因为赵国贵族滥用权力杀害我们墨者,对于这件事情现在的主持黄靖正在对于这件事情进行交涉。。
我们墨家各大家族都已经纷纷派出人前来支持这一次活动,听说这一次就连很多已经退出江湖的家族都出来为墨家伸张正义,他们让我们来到秦国希望可以说服秦王出兵。
这一次秦王同意了,已经调兵遣将前往秦赵边境。我相信这样的压力对于赵国来说是一次不小的震动,他们也会对于自己的言行有所收敛,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起到震慑反省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