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皇城,访问东洋幕府的使节团顺利归来,皇城的报社很快就这件事进行了报道,扬大明国威。
楚七作为锦衣卫千户还要将大皇子送到皇宫,才能够返回自己的家中,兵部尚书府。
他回到兵部尚书府,早已经饥肠辘辘。
侍女柔儿备好了饭菜,服侍楚七换上便服。
“柔儿,还是你对公子好。”楚七故意说道。
“公子又调侃柔儿。”
“我父亲去哪里了?”
“老爷还在兵部衙门。”
“这么晚了还在兵部衙门?”
楚七一边扒饭一边嘀咕,他又对柔儿说道:“柔儿,你也坐下来吃,这是我的命令。”
柔儿迫于楚七的命令,只好与楚七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楚七估计他的父亲作为兵部尚书,一定在筹划什么事情。
罗伯特·李跟随着大明使节团秘密来到了皇城,楚七根据自己作为锦衣卫的直觉,说不定他的父亲作为兵部尚书,筹划的还是和北美南联邦有关的事情。
柔儿答道:“公子,我们大明帝国正在筹办万国博览会,可能兵部也需要保证博览会的安全。”
“万国博览会啊。”
楚七差点忘记了这一茬。
万国博览会已经举行了两届,一届在伦敦,一届在巴黎,而第三届是在大明皇城。
在西洋列强还没有意识到大明帝国的强盛之时,他们自称一套体系,但是第一次东方大战,明军更先进的技术让西洋列强大为惊讶,于是第三届万国博览会举办权就落到了第一列强的大明帝国手中。
作为第一列强,如果都没有资格举办万国博览会,那么也没有其他列强敢说自己可以代替大明帝国举办第三届万国博览会。
大明帝国想要趁机会输出商品和文化,于是在皇城举办第三届万国博览会。
第三届万国博览会的时间是次年开春。
此时已经是深冬,也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柔儿继续说道:“我看《大明时报》的报道,好像西洋各国的皇帝、皇后、女王都会前来我们大明京城,到时候一定十分热闹。”
楚七点头:“不错,西洋诸国对我们大明帝国充满了兴趣,到时候普鲁士的威廉皇帝、奥地利的约瑟夫皇帝、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等人、波斯皇帝、沙俄皇帝都有可能会到来。”
柔儿说道:“那这样一来锦衣卫是否可以借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我们大明就可以不用再和他们在南洋对峙了?”
“傻柔儿,对付这些皇帝是没有用的,你以为是他们在主事,实际上是他们背后的贵族在管理他们的帝国。这是一个群体,而不是某一个人。对付皇帝反而会激起平民对我们大明的憎恨。因此,次年的万国博览会不但不能够加害于他们,反而要保护好他们。估计这件事我们锦衣卫多多少少也要出力。”
楚七有些无可奈何。
西洋的皇帝,例如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表面上挂着联合王国女王、印度女皇等诸多头衔,但实际上已经被国会和内阁架空。
普鲁士帝国有容克贵族在主导其走向,沙俄帝国有杜马贵族,东洋幕府有大名武士,这个世界的大明帝国有内阁官僚。
例如维多利亚女王在大明帝国境内出事,不但不会给日不落帝国造成多大的损失,反而会激发对方的仇恨,形成世仇。
大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还是现任日不落帝国首相帕麦斯顿所说。
楚七跟随张文正这般的内阁大学士一小段时间,也借以看透了一些本质。
很明显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双方都在按照这个原则展开外交攻势。
甚至双方在十年前才在南洋打仗,十年后大明又主动召开万国博览会。
兵部尚书楚信到了深夜才回来,见到自己的儿子坐在正堂等自己回来,有些意外。
平常都是他等着儿子回来,还少有儿子等他回来的情况。
“你此行想必与张文正那个家伙相处过了,也见过他的女儿,你觉得如何?”
可能也就只有楚信这个兵部尚书敢直接称呼张文正为“那个家伙”,毕竟两个人曾经是同窗,还是有过生死交情的弟兄。
“虽有意外,但是张叔沉稳,很淡然就决定了新的幕府大老,且对孩儿很好。还有芷儿姑娘才貌双全,只怕她看不上我。”楚七实话实说。
张文正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他在东洋之行对楚七绝对是没的说,还让楚七认识了一批将来可能利用的幕府重臣。
楚信哈哈笑道:“傻孩子,怕什么看不上,当初我还是伊犁游击将军,刚刚被提拔为旅顺卫参将,还不是照样追到了你的娘亲,皇室的七公主。当时七公主那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美人,追求者从户部尚书到总兵都有,偏偏就看中我一个参将。只可惜你的娘亲红颜薄命,早早就患病去世了。”
“父亲,等到时机成熟再提亲吧,以我对芷儿姑娘的了解,现在就去提亲恐怕会引来反感。”
“可以,现在大明的年轻人真是不干脆利落,只怕是好事多磨。”
楚七突然想到张文正对自己的话,他的可是比楚信要高多了:“爹,我想要在大明帝国做出一番事业来,就像是你从游击将军到兵部尚书一样。”
楚信还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儿子说明自己的志向:“为何你有这样的打算?”
楚七坚定地答道:“因为这个时代很精彩,我不想要成为旁观者,而想要成为主要的参与者。”
楚七东洋之行见识到了张文正等人操纵幕府,又插手北美事务,想到将来自己和俾斯麦、帕麦斯顿、拿破仑三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等英雄人物同台竞技,就激动不已。
他在东洋之行还只是执行保护使节团的任务,没有多少话语权。
但是作为旁观者的他也想要日后能够成为参与者,将大明帝国带向更加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