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冯奉世征讨西南蛮
刘奭收了诸葛丰的议罪金龙颜大悦,不仅没有治诸葛丰的罪,反而将他改任为城门校尉。
城门校尉,虽然与司隶校尉同属于秩比二千石的官职,但是城门校尉负责的是京城各个门的护卫,位高而权重,一般情况下非外戚之外不得担任,
刘奭让诸葛丰担任城门校尉,不得不说这是对诸葛丰的信任。
诸葛丰虽说没有当上自己想要的御史大夫,但是因祸得福担任了城门校尉,不得不说这是个意外的惊喜。
而周堪这回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在朝堂上越发的像一个透明人,万事不作声,过上了混吃等死的日子。
可是没过多久,又传来了珠崖郡反叛的事情。
刘奭依照常例,召集文武百官入宫商讨此事。
结果贾捐之又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弃珠厓议》,告诉刘奭有这个闲钱征讨叛贼,还不如多扩建几个后宫,潇洒快活。
刘奭觉得有理,就下令撤销了珠厓郡,也就是正式宣告天下,朝延放弃了珠厓郡,你们这群蛮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朝延这一撤销珠厓郡的旨意传达下去,西北诸夷皆眼红不已,于是夜郎王兴、勾结滇王等西北诸蛮族共同起兵反汉,一时间烽火四起,益州中南部失陷,差点攻陷了大汉朝的龙起之地——巴蜀汉中。
刘奭这下慌了神,若夜郎王攻下了汉中,再进一步岂不是到了关中,那自己的皇位岂不是完蛋了,于是又召大臣,商讨对策。
贾捐之,不愧是叫捐之,昨日捐一郡,今日捐一州,反正不是自己的家业不心疼,连夜又洋洋洒洒的写好了一篇《弃益州议》,献给了刘奭,并忽悠刘奭说道:“国在其君贤,而不在地广,以三圣之德,地方不过数千里,皆圣明传于天下。”
刘奭看了贾捐之的奏折后勃然大怒,他只是昏庸,又不傻,哪里看不出贾捐之居然真把自己当傻子,若是让刘奭放弃东北四郡,刘奭还可能会答应放弃益州,这不是把自己的命门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么,特别是汉中,一旦落入敌人之手,自己还怎么在关中称孤道寡。
于是愤怒之下,直接命人将贾捐之腰斩示众,就这样贾捐之为自己的言行捐弃了自己的生命。
斩了贾捐之,外戚将军们心中明白,估计要打仗了,便一股脑的全病了,皆上书告假,连朝会都不参加了。
刘奭自然心里也清楚这帮亲戚估计是怕死,生怕自己让他们领军打仗,现在倒好一股脑的全病了,搞得刘奭都不知道让谁去当统帅好。
朝中文武百官在这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抛弃了个人情感,皆上书推荐冯奉世为将,出兵征讨西南蛮夷。
刘奭就召冯奉世入殿,商讨平定西南蛮夷之事。
冯奉世开口说道:“西南蛮夷拥兵十几万,依兵法应加倍调用三十万大军才可,但陛下只需给我调用十万兵马,不用一个月,微臣自然平定西南蛮乱。”
“十万大军,这要花朕多少钱呢?”刘奭摇头说道:“冯爱卿啊,你也知道现在国库无钱,朕都忍住了几天没扩建后宫了,那还有钱给你供养十万大军,最多给你一万大军,不能再多了。”
“一万大军……”冯奉世劝说道:“陛下,都到了国难当头之际,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若没有十万大军,很难消灭这群西南蛮夷……”
匡衡跳了出来,指喝道:“冯奉世,亏你还称当时第一名将,居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西南蛮夷,你还有何面目第一名将?”
“匡少傅没去过益州,自然不清楚,西南地形复杂,称有十万大山,易守而难攻,一万人马入了西南宛如水珠滴入大海,不起半点波澜。”冯奉世说道:“所以少发军队就只能打持久战,和一战而迅速解决相比,利害差别万倍。”
匡衡脸色烫红,退了回去,勾的脑袋不再说话。
刘奭颇为肉痛的道:“冯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朝廷确实无钱,十万大军真的养不起,不如再加二千,就这样说定了,西南证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让寡人失望呀。”
“陛下……这……”冯奉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悲怆的道:“这个叫什么事儿啊,先帝啊,你咋就生了个这么个东西。”
“臣领旨!”冯奉世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拱手说道。
刘奭就封冯奉世为右将军,率领一万二千人马,征讨西南蛮夷。
结果一番交战之下,汉军死伤惨重,冯奉世率领残兵败将逃到汉中,上书请求刘奭派兵前来支援。
刘奭勃然大怒,下旨责骂冯奉世,把冯奉世骂得狗血淋头,并在圣旨挑明了,要么你斩下夜郎王兴的首级,要么砍下自己的首级,二选一,但是想要援军门都没有。
冯奉世心中有苦说不出,夜望明月叹息道:“想我冯奉世以良家子出身,历经四朝,参与的战争大小百余战,没想到如今丧师失地,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及列代先帝。”
其女冯媛突然安慰道:“父亲莫要伤怀,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我们今日败了一场,明天夺回胜利就是了。”
冯奉世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你说的倒是轻巧,但又谈何容易啊,蛮夷军数十倍于我们,又占据险要的地形,而我们连粮草都没有,士气又低落,唉……”
“媛儿啊,你还是回去吧,没要呆在为父身旁,为父这回恐怕真的要马革裹尸还了!”
冯媛摇头悲伤的说道:“不会的,父亲,不就是小小的蛮夷吗,我相信父亲您一定能够平定他们的,那时候我们一起回家。”
“回家……对……我们一定能够平定叛乱的!”冯奉世咬着牙齿,望着明月,坚定地说道:“我冯奉世一定不会辱没大汉的名威的,西南夷……我冯奉世一定会征服你们的,一定会的……就像当初……你们自愿臣服在我们的脚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