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堂皇的坤宁宫单是面对一个宫殿,师中泰便已经有了一种自惭形秽,或者说是蝼蚁般的心态,相比于住人,师中泰更觉得这座宫殿是住神的。几丈高的的房梁,在加上精美华丽的花纹雕刻,以及殿内的布局和摆设,谁有能说这不是神仙住的地方呢。
很贵气,很庄严,很华丽,很奢华,但师中泰不喜欢,他需要的是一个“家”的感觉,而不是这种空荡荡的“空旷”。
面对杨皇后一人虽说有些惴惴不安,但是好歹自己还能应付的过来,毕竟女人大多数都是喜欢听甜言蜜语的,这些话师中泰张嘴就能来,只不过是措词的修饰罢了。
但如今,却突然多了一个人,不单单对方是一名男子让师中泰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而且更因为对方还是当今皇上的嫡长子。
如果说这些身份会让师中泰心里有一种威压的话,那么他的温文尔雅,和睦可亲,以及最重要的帅气的脸,竟然让师中泰有了一种心慌意乱的感觉。甚至于在龙瞻宏跟他说话的时候,师中泰都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完全不知道被他抛在了哪里。
这种感觉,让师中泰意识到很不对劲,可是自己越想极力克制,却又偏偏压制不住这种情绪,就好像上瘾了一般。
“方才我听师大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若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做到这些,我想我们中朝就不愁一统天下了。”
“因此,我想向师大人请教一下,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纳尼?
说好的不是问志向的吗,志向这种东西不就是个虚无缥缈的想法吗,最多不过就是给人树立个目标让人不迷失前进的方向罢了,谁还能真的做到这点吗?
龙瞻宏这个问题让师中泰有些头大,心慌的更是一笔,自己刚才只顾着在杨皇后面前吹牛逼,都还没来得及打草稿,搞得现在挖的坑这么大,还得让自己想办法来填,真特莫得头疼。
“师大人可是有什么顾虑?”
见师中泰一脸“为难”的神色,龙瞻宏还以为他是担心自己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当即放话宽慰道,“这里除了母后和我,也并没有其他人,就算是师大人说了什么违和的话,母后与我也不会对外说的,更何况我们这也只是在闲谈,闲谈的东西自然是做不得真的。”
“对吧,母后?”
接到儿子的示意,这又不是做什么坏事,杨皇后自然喜闻乐见这种事情发生,随声附和应道,“嗯,这里是坤宁宫,是本宫的地方,师大人就当这里是自己家一般,不用顾虑太多,想到什么说什么就好了。”
呵呵哒。
心里抛给这对母子一个冷冷的又不礼貌的笑容,师中泰也知道自己若是今天不把这个坑给填上,早晚有一天也得被其他人追着填坑。既然早晚都有此一遭,那倒不如现在就识时务一些,也好在他们面前留点好印象,毕竟这两人可是都有着显贵的称和位置。
“那微臣就见笑了。”
见他准备开口,龙瞻宏脸上不由自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连杨皇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为天地立心,立心其实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可使天下悦且通,从而能使天下接受仁孝之理,是非之辨等价值观念。周易系辞上有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所谓三极之道即天地人三才之道,也就是说天地人是一个整体,而‘天地’也就是‘天地之间’,‘天地之间’涵盖了世间万物,包括人,动物,以及人间社会。尚书泰誓有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乃万物父母,而人为万物之灵,其可讲人不能违背天地之道,而需与之和谐;又可讲人可与天地沟通,因此才与天地并列三才。道德经中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为生民立命。当下,很多人都认为‘人之命,天注定’,微臣以为不然。‘命’这种东西玄之又玄,不可言说,就算你早早安排好了一切,可当你执行的时候却总会有转变。但是这种‘变’并非是不可改变的,微臣以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人就能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继而可以‘改变’行为上以及‘命运’上的安排。”
“所以师大人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翻身立命?”
龙瞻宏突然插嘴问了一句,这让师中泰稍稍有些意外,眼神下意识看向他时,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摇头否认道,“不是。”
“微臣的意思是,只有当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德行施加,以及自己的行动实施时,‘命’这种东西才有可能改变。但,请注意,这只是有可能,并非是一定。”
听罢龙瞻宏了然的点了点头,视线微微下移在沉思些什么。
回答了龙瞻宏的问题,师中泰视线移向杨皇后,见她兴致勃勃的看着自己并没有什么问题想问,师中泰这才继续讲。
“为往圣继绝学,往圣则是指过去以及当前的圣人。圣人自很早以来便陆续不断地出现在人间,圣人所谓也就是众人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如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以及其他学说家的领袖人物,这些都属于圣人。”注意到杨皇后嘴角浮起淡淡的笑容,师中泰心念如电,大脑中枢神经飞速运达,“这些都是过去的圣人,而当前的圣人,比如说太祖元中皇帝,当今皇上,还有皇后娘娘,你们都是当今天下子民一直敬仰的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
“师大人说话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啊,呵呵”
杨皇后笑的很开心,师中泰却是为自己捏了一把汗,这宫里果然还是少说话的好,保不准哪一句就惹人不喜。
咽了一口口水,师中泰接着说道,“以儒家为例,自早寒之下,千百年间,一直都未能延续先前儒家的学脉,因此很多人儒家子弟主张要努力恢复先前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于世。所以说‘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恢复天下百家中断了的学术传统,并且继承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