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辛宪英所料,久攻不下,越江城又死守不出,无论怎么骂都无动于衷。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便松懈了下来。
虽说联合军在水师上没有讨到任何便宜,但总体实力上却是实实在在明摆的优势,那么骂都不出兵,那么理由只有一个,不止是不敢,更是一出兵就可能彻底战败。那么换言之,越江城除了死守基本不可能有多余的举措。
再且说了,联合军之所以是联合军,那是因为互不统属,各有各的势力。这种队伍往往看似强大,但实际却一盘散沙,谁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周三山为了防卫,集结了大多地盘的兵力。也就意味着不少地方几乎没有任何防卫。这么些地方,不赶紧私下派人去占了,岂不是要便宜他人?
所以莫看越江城外大军不少,可每一个势力都有所保留,秘密派出去抢占地盘,只要吞进肚子,再想让他们吐出来?难咯。只有得到的,才是最真的。
相比之下,越江城固然地理位置不错,可也并不那么急着攻打。甚至于久攻不下之下,注意力已然挪开。这一点,从联合军连接三日不曾进攻就可以看出,若是有细致统计的话就会发现,联合军其实已经少了不少人马了。比如原本的百人队,可能现在只留下六十人。其余那些,都派出去抢地盘去了。
不仅前线的军队在暗中缩减人马,胆大焦急的势力还进一步压榨后方,再次凑出人马出击。这也就意味着老巢防卫愈发空虚。只不过这一点对于高秀君她们无甚影响,因为没有必要派兵绕后攻打,只要正面战场上彻底击溃,之后一个个收拾就很简单了。
但对于潜伏于暗处的安歌而言,简直就是再利好不过的消息。
是日,受台风影响,有强风,伴随中雨。此等天气,本就懈怠下来的联合军尽皆懒洋洋的,哪怕负责警戒侦查的士卒也都在偷懒。没人认为平日风和日丽都死守不出的越江城会选这么个日子来袭。
其实联合军还是有聪明人的,一开始也督促戒备工作。可随着雨越下越大,甚至于连视线都一定受阻,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这种天气可不利于作战。
事实也的确如此,越江城没有丝毫的动静。原本的确是打算今日奇袭,但天气的转变也让她们更改了机会,可这种被动的改变反而让几女大喜。
“原本便有必胜把握,不想还有天助。”这是辛宪英的原话。
一位合格的军师,观天象乃是基础。并非那种玄而又玄的东西,而是关于气候天气。毕竟战场之上,一场大雨就很可能改变战局。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便火烧博望坡,假若那时候一场瓢泼大雨,岂不是白费心思。
当然了,演义毕竟只是演义,并非史实,烧火博望坡大败夏侯惇这种事,和诸葛亮没有半分关系,那就是刘备自己的战绩。这个时候,离诸葛亮出山还有五六年,早着呢。
而且两个故事背景也截然不同,演义当中,乃曹操扫定河北,决定出兵征讨南方,是主动出击。而事实上却是,刘备趁曹操北伐袁尚之际,趁机出兵,一度攻下叶县逼近许都,曹操这才派遣大将拦截,而兵少的刘备只能选择退却,最终便有了博望坡一战。是以曹操是被动,压根就是两回事。
扯远了。
联合军基本可以视作乌合之众,远不能和正规军相比,至多也就是个人或许更勇武一些。但即便是这么点优势,也被‘联合军’这种形式给消磨掉。原本的计策便是拖延时日,一战而定乾坤,死伤是必然的。
然而随着时间发展,观测到天气有变的辛宪英高兴了。
沿海地区,就没可能不存在台风,大大小小的台风每年都要经历好些次。而这一次,危害或许没那么大,但胜在降雨量极大。越江城既已是城,当然没那么容易受影响,但驻扎在城外的联合军就不一样了。
越江城之所以叫越江城,完全得名于越江,靠近越江出海口处。
当初建成,考虑若降水量大越江河水暴涨,是以越江城离越江还是拉开少许距离。而联合军的军营驻扎点,就位于越江旁边。
当然了,人家也不会傻到那地步,虽然是依着越江,但选择了一处存在山坡立于高处驻扎,利于取水与防卫。
所以台风来袭,越江暴涨,这还威胁不到联合军。
可问题就在于,原本此处山坡不乏树木,可随着越江城的建立,建造房屋和柴火的需要,此山坡上的树木早就砍得的精光。
而没有树木的山,在大雨侵袭之下最容易引发什么后果?
或许山体滑坡不敢百分百保证,可泥土松垮凹陷行路都艰难是肯定的。好些营帐甚至因此插立不稳扛不住风雨而垮塌。总而言之,这地方没法再驻扎下去了,天知道什么时候真来个山体垮塌。
冒雨转移地点,重筑营寨,这精力耗费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对于士气的影响可不小。而且临时的简易粮仓可没办法在这等天气下保持干燥,打湿是必然的,原本行军打仗伙食口味就不咋地,现在更差了,部分甚至出现霉味。种种结合之下,联合军普通士卒开始出现怨言,和最开始认为参与此战有荣光的感想截然不同。
没法子,谁让一直攻不下呢。
士气跌落,精力耗费,反观驻扎越江城内的高秀君他们,基本没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耗费的代价只会更小便能取胜。所以辛宪英那句天助并非虚言。
更重要的是,此等天气之下,或许己方水师没法出动,但敌军同样如此,没了海上的威胁,大可让周三山率领水师登陆一齐参与进攻,打出更大的优势。
什么?水师不擅陆战?那也要看什么水师啊。谢道韫负责的那支水师不擅陆战是真的,一来训练时间短,二来训练内容几乎全都是正统水师内容。
可周三山这里不一样,原本在路上就彪悍,转移到海上之后,最常用的打法也是接舷战,这玩意不就是跳人家船上近距离厮杀么,除了船只没那么稳当些,和陆战又能有多大区别。
这么多优势,直接让辛宪英觉得,没有任何可能还会输。
越江城之战,结果可以预见。相比之下,同处于战争当中的草原,却不是那么明朗。
阿史那忽沁还是那个阿史那忽沁,狡猾狠厉。哪怕现在的实力远不如当初,却更让人头疼。
但凡大型部落,阿史那忽沁视而不见,而对于小型部落,毫不犹豫快速掩杀而后迅速脱离战场不知踪迹。这般的结果便是迫使大量实力一般的部落靠近市口寻求庇护。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伴随着数次精准的打击,近十个小型部落被覆灭。一则流言也流传开来。
为什么阿史那忽沁能这么准确的知道人家部落的位置?要知道突厥人可是游牧民族,即便路径有一定踪迹可循,但阿史那忽沁表现的太高效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阿依努尔一方存在对方的内应?
一时间互相猜忌,谁也不敢轻信任何人。就连一些指派任务都不会尽心去完成,谁都怕被背后捅上一刀。再加之战争的影响,以娱乐而闻名的市口也萧条了许多,这也更加导致了气氛的压抑。
明明人家阿史那忽沁压根没正面出现过,但依然造成了阿依努尔这边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对此,阿依努尔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攻心之计,向来就不是那么好破的。
此外,周少瑜一方派出的兵马支援,其将领并非更多智谋的李秀宁,而是更骁勇善战的杨妙真。先前幽州被金人偷袭,李秀宁自认是她的责任,是以这一回并没有参与草原之战。而且草原对战么,更多的还是骑兵,这显然更合适杨妙真,有她也就足够了。
最终杨妙真带着部分并州骑军以及吕玲琦前往市口支援,此外便是以李香君为首的妹子赶过来各种宣传。
其实杨妙真也挺多谋的,只是没有必要的话懒得去想那么多,反正自家姐妹能人有的是。眼下如此情况,杨妙真也迫不得已动脑了,奈何同样没啥法子,至于说吕玲琦,那就更差一层了。前者可为帅,而后者,至少眼下的水平至多为将。
不过吕玲琦也挺容易满足,想当初其父吕布最出名的是什么?除却个人武力之外,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并州铁骑!虽说现下不是一个世界吧,但的的确确吕玲琦也在负责并州骑军。同样是并州,同样是骑军,同样是吕字大旗,对吕玲琦而言,这便足够了。
她也有自知之明,武力上不可能成长到吕布那种高度,至于智谋,那就更不擅长了。还是老老实实听命就成,反正又没人会害她。
也正是这种心态,在市口的妹子里反而最轻松,就好似这会儿,大伙儿一同过来议事,一个个脸色都不是那么好看。人家的攻心之策没法子解决,想去打吧,找不到阿史那部在哪。被动的很,不苦恼才怪。也就是吕玲琦,没心没肺的啃着糕点,毫无影响可言。
有仗打就上呗,没有?那就歇着呗。吕玲琦的想法就是这般简单。
原本还想着要勤奋学习上进,现在嘛,嘛嘛嘛,本来就不擅长脑力,现在更是懒得动了。不得不说,这点上受杨妙真影响还挺大。
原本打仗这种事,和李香君这种非武将妹子没任何关系,但现在就是李香君也不高兴到哪去。
最先刚来的时候,那宣传效果,杠杠的。可现在,随着气氛愈发压抑,效果自然愈发微弱。这也就意味着宣传工作展开艰难,李香君表示很烦,需要一场胜利才能解除这种局面,可偏生这压根不是她擅长的。
“要我说呀,反正就算想打也打不了,又不知道阿史那所部在哪。索性办个什么大会嗨上一嗨,说不定对现在压抑的氛围有缓解呢?”啃完糕点的吕玲琦有点饱了,将目标转向了话梅这种小零嘴,见场面有些沉闷,不由随意开口道。
“唔,似乎,可行?”阿依努尔想了想,感觉吕玲琦这建议真心没毛病。
反正现如今实力相对弱小的部落几乎都跑市口这边了,一是寻求阿依努尔庇护,二是抱团。那些相对强大的部落,阿史那忽沁也不会随便去打,阿史那部可不必曾经,消耗不起了。而更不可能作死来打市口,等于说,反正没法出兵,市口又绝对安全,不若索性办个什么大会?多少都能消除一些压抑的氛围吧。
“就这么办了。”几女一商议,最终走出决定。
“诶?”建议的发起者吕玲琦反到愣了,还真采用了啊,她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啊,难不成,其实自己也挺聪明的?只是一直没找对方向?吕玲琦弱弱想着。
与此同时,向幽州那边求助的回信也过来了。只是这封密信,是瞒着阿依努尔的。
诚然现在阿依努尔是自家人,但人家同样也是突厥人,甚至未来的女可汗。有些事情,并非是不信任,而是不想让其为难,总不能让她去做损害突厥利益的事,即便照做了,心理也会不满。
密信中的内容,主要提议者是凤姬,再消除那层隔阂之后,凤姬已然活跃了许多,这也彻底解放了她的才能,这时候众女才发现,曾经以为挺一般的凤姬,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时间倒回,幽州。
“我却认为,此事反而对我们有利!”在了解草原战局以及市口情况之后,凤姬却发表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这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度让还不了解她的妹子们有所怀疑,然而在凤姬前前后后彻彻底底分析了一遍之后,即便是武媚娘都表现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