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谏这种事王朝曾发生过数次,皇帝也不是不知道。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半个月前,城外一支勤王之师被饿掺了,竟逼着他们的领军将军撤军。
后来,还是杨尚书站在城墙上宣读旨意,给他们许下了一些富贵,并将永安城中所有能杀的牲口,包括皇家马厩里的御马都杀了,给他们当做军粮,才将此事压下来。
这种兵谏还是轻的,这位今上还知道,前皇在世时率军北征,命萧大将军为前军将军。初时王朝军队进展顺利,北狄军便向北方逃窜。萧大将军看到严冬将至,故而请旨撤军。哪曾想前皇看到胜利在望,而明年再次出兵便力有不逮,故而不准他们撤军,并下严旨命萧大将军挥师北进。
结果,前军几万将士陷入冰天雪地之中,前进无路,后退不能。而北狄军看到王朝军队陷入困境,也尽出兵马从四面杀了过来。
眼看全军就要覆没,这时候,北征军的将士发起兵谏,让皇帝下旨撤军。如果不准,他们就要劫持萧大将军,不再为王朝打仗。
至于以后为谁打仗,他们没明说,可很多人都猜着,说不定他们会聚啸山林,做一方割据势力。说的不好听一点,可能就是拥萧大将军为山大王,他们做打家劫舍的匪类。
当时朝中也有人说,北征军前军或许会投降北狄。那位前皇却说道:“萧继业断不会降,他不降,则北征军也不会降。”
事实果然如此,就是因为前皇不相信萧大将军会降,他不降则北征军也不会降,撤回来的北征军才没有受到重罚。除了领头的那些将士被砍了头,其他士卒一律解甲归田,北征军就此解散。
萧大将军主动请罪,可兵谏的那些主谋筹划此事时,就早已故意与他撇清关系,萧大将军只落了个带兵无力,罚俸一年的处罚。
后来,萧大将军便被调去镇西关。从此以后,王朝再无北征军,只有边军。
此次圣旨不得出城一事,虽然没有明说是兵谏,可也与明说无异。
“众位爱卿,可曾收到萧冉的上书?”说话的时候,那位今上是看着那位天官的。
“回禀圣上,吏部并无收到萧爵爷的请功折。”天官回道。
皇帝又看向杨尚书。
“回禀圣上,兵部考功司也没有收到萧冉的上书。”杨尚书也回道。
军人立功请赏,文书都要报到这两处,现在他们都没收到,那就是萧冉根本就没报。没报,那些将士肯定会着急,搞个兵谏也不奇怪。
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皇帝不相信。
他不相信,面色已是好看了许多的杨尚书就要再跑一次腿。
张十七郎似乎预料到杨尚书还会回来,看到杨尚书官衣简从,只带着一名随从向这边走来,张十七郎便让人牵过两匹马来。
杨尚书看到那两匹甚是健壮的骏马,也不多说翻身便骑上马去。
张十七郎看着那两匹越跑越远的马儿,自言自语的说道:“萧爵爷说你会去见他,你果然就去了。”
萧冉知道杨尚书来了后,便与独臂汉子等在家的几位将军迎了出去。
杨尚书是第一次见到萧冉,看着这位俊朗且英武的少年后,先是在心里称奇,随后脑子里便浮想联翩。
自家有一位尚未出阁的小女,模样配这萧冉倒也合适。他又想到自己与萧大将军已是多年的故交,这两家联姻该是天作之合。
萧冉可不知道杨尚书在想什么,只是看他看着自己发愣,便想着是不是自己脸上脏了,或是穿着有什么不合适的。看看旁边的独臂汉子,发现他也有些纳闷的看着杨尚书,萧冉便咳了一声。这时候,杨尚书才醒过神来。
“世叔一向可好?”萧冉主动拱手说道。
杨尚书一听这话,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虽然因为隔墙扔粮食一事,他已经知道萧冉知道了他与萧大将军的关系。可这一声“世叔”,让他顿时觉得这萧冉与他就是一家人。
不过,这只是他一时之间觉得而已。初见萧冉的激动,再加上那声“世叔”,让他有些过分激动了。
“世侄……”千言万语瞬间涌上心头,杨尚书竟然有些哽咽了。
“世叔,先不说了,这外面冷,里面说话。”
将杨尚书请进军帐后,萧冉并没有做出主人的姿态,而是以晚辈自居,将杨尚书请到了上座上。杨尚书推辞不过,只好坐了下来。
他坐下后看到旁边还有一个位置,便以为是萧冉的座位,就对萧冉说道:“世侄也坐吧。”
那曾想萧冉笑着说道:“我哪敢坐那里。”
杨尚书一愣,心说这里还有谁有资格坐这里?
这时候,他就看见萧冉面对那位只有一条胳膊的将军说了声,“李叔,您请上座”。
虽是十多年没见,杨尚书也认出这位只有一条胳膊的汉子,就是原先萧大将军的府军统领。一位府军统领,被萧冉称为“李叔”不说,还待如长辈,竟然要与王朝堂堂的兵部尚书并处上位,这萧冉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在杨尚书疑惑不解的时候,就听独臂汉子说道:“萧爵爷抬爱了,属下怎敢忝列上位,与杨尚书同席。”
这几句文绉绉的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杨尚书也就当真了。可这话是从一位十几岁便投身行伍的武人嘴里说出来,若说没人教他,打死他他也不信。
杨尚书想看看萧冉到底要做什么,就笑着说道:“李将军也是老相识了,坐在这里并无不合适。”
一听这话,独臂汉子二话不说,几步走到杨尚书旁边就坐了下来。萧冉看到独臂汉子坐下了,就走到杨尚书左侧那张桌旁坐了下来。众人随后落座,萧冉对面坐着的则是陌刀大神石将军。
桌是矮桌,众人便是席地而坐。军帐里炭火通红,倒也不觉得寒冷。萧冉对着站在一旁的周继点了一下头,周继便“啪啪啪”连拍三下手掌。
随后,就有人将饭食端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