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第九百一十二章 堕落成这个样子?

第九百一十二章 堕落成这个样子?

    听着庄建业俄不俄,中不中的招呼,不少俄罗斯航空工业高管和专家的脸都不是太好看。

    特别是看到庄建业那一身灰色休闲t恤,蓝色牛仔裤的装扮,就觉得眼前这人怎么看怎么不正经。

    要知道这一次可是规格极高的航空企业界间的合作项目,一旦达成极有可能影响两国航空产业格局,结果,作为意向合作方的企业负责人,不说来个沐浴更衣,七斋三戒,最起码着装要正式些吧。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t恤上印的那一行字,任谁看了都有种上去很扁庄建业的冲动,因为上面赫然写着:

    就我最懂航空技术。

    而且还是中英文双语的,生怕别人看不懂。

    如此赤果果的高调装~~~逼,一棒子俄国的航空工业高管和专家心里能痛快才怪呢。

    事实上要不是这些年俄国国内的经济愈发不景气,实在养活不了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庞大航空工业,这帮子骨子里极为高傲的家伙们打死也不可能跑到中国来寻求合作。

    要知道在他们眼里,中国航空工业那就是个弟弟。

    想当年还是他们这些俄罗斯人手把手的教中国人一颗螺丝钉,一块钢板的建立起现如今的中国航空工业的产业体系。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航空工业界喊他们这些俄罗斯航空工业代表一声师父并不为过,既然是师父当然要有为师的风范,最起码要比徒弟技高一筹才是。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苏联的航空工业始终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与美国几乎难分伯仲,照比中国这个小老弟不知道强到哪里去。

    可问题是航空工业这东西是典型的政府导向性产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作支撑,根本就玩儿不起来。

    苏联的航空工业是很强大,可随着苏联碎成一地的渣滓,强大的航空工业与其他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体系一样,瞬间变成了空中楼阁,有老底子的还能指望着老本儿过活,薄弱些的就只能无奈的走向破产。

    再加上解体以来产业链的撕裂,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体系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再不济也要比一般国家要强上许多,特别是中国、新德里这类发展中国家,就算原地踏步,那也在整体上处在领先的优势地位。

    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才能靠着苏—27,米格—29等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三代战机生产制造能力,在中国和新德里获得丰厚的回报,为当时奄奄一息的俄罗斯航空工业蓄上一口命。

    有了这个成功的事例在前,俄罗斯国内的航空工业界便蠢蠢欲动,准备有样学样,在中国和新德里这样的发展正国家身上捞上一笔。

    所以俄罗斯航空工业界对这几个国家的形势变化和发展比自己都上心,尤其是半年多前中国东南沿海的大事件以及近期的喀喇昆仑山口的地震,让俄罗斯航空工业界再次看到大赚一笔的希望。

    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航空工业界经过对大半年前的大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三代战斗机数量不足,大型运输机同样需要扩充,同时中国民航客机在进入90年代后同样面临更新换代。

    除此之外,直升机方面中国国内同样有着极大需求。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俄罗斯航空工业界研判,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军、民各类型航空器的缺口最起码在3000到5000架,这可是一个近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俄罗斯航空工业不说把这个市场完全一口吞下,就算吃下去三分之一,也足够俄罗斯航空工业顺顺利利的进入21世纪,并且有余力展开下一代战斗机、直升机和运输机的研制。

    正是有这样一个预期,当接到中国邀请,观摩空降兵部队在喀喇昆仑山东麓举行实兵实弹演习时,莫斯科方面便派出了在诺罗科夫前往,以便在观摩过程过中实际查看中国军用航空器的短板,从而规划让俄罗斯航空工业界针对中国的市场攻略更具可行性。

    结果,一场比演习更贴近实战的救灾行动过后,诺罗科夫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俄罗斯航空工业界有种一切努力可能全都白费的既视感。

    采用两台涡扇发动机的运—17性能优异也就不说了,关键是采用的动力也开始国产化,而且使用的还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完全摒弃了俄国货。

    这也就罢了,在直升机方面,中国同样进步显著,不但拥有4吨级的直—12,而且还研制并装备了8吨级的直—15,配合从美国进口的s—70“黑鹰”直升机,组成十分优异的高原直升机天团,不但顺利完成救灾任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成为受灾哨所重建的重要运输工具。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积极研制吨位更大的直升机,据可靠消息,一款15吨级的大型直升已经开始前期的地面静力测试,预计21世纪初便会形成初步的装备能力。

    种种消息对俄罗斯航空工业界来说无异于是一道又一道的重击。

    如果什么东西中国人都能自己做,然后依靠自己国内高速发展的市场把红利吃光,还有他们俄罗斯航空工业什么事儿?

    难不成以后除了苏霍伊这样的重型战斗机生产企业外,其他的俄罗斯航空制造商都要去死?

    俄罗斯那些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大佬们再混蛋也知道这么干不行,那怎么办?

    当然是对弱小的压榨,跟有实力的联手了。

    于是同样是俄国研制生产的米—171直升机,给有能力生产直—15的中国报价是650万美元,对新德里就狮子大开口飙到4500万美元。

    虽然给中国的价格优惠到爆炸,可也别觉得老毛子真的心善,事实上俄罗斯人真实的目的就是想用这种低价倾销的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罢了。

    至于所谓的合作同样是这个目的,你有实力,那就趁着你还没完全成长起来以合作的方式把主导权攥在自己手里。

    问题是,俄罗斯这帮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们算盘打得是不错,奈何超级大国的老大哥风范享受的太久了,突然屈尊想要跟以前的小徒弟平起平坐的搞合作,心里那个落差呀,根本就不足跟外人道。

    一时间端着的架子根本放不下来,再加上随意惯了的庄建业这么一搞,当时几个脾气火爆的俄国专家就火了,很不客气的跟陪同过来的官员质问道:“这才多少年,我们当初手把手教出来的中国航空工业就堕落成这个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