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四世三公 > 第四三八章 战事起(三十一)

第四三八章 战事起(三十一)

    “主公,属下无能,以致于大军惨败,还望主公责罚”

    “主公,属下亦有罪,请主公责罚”

    文丑和逢纪二人单膝跪在袁绍面前,一脸的愧疚之色。当然,二人之所以如此主动的认错,也是二人在回来的路上商议好的。

    文丑和逢纪二人跟随袁绍久矣,深知袁绍的脾性。倘若有错及时向袁绍认错,袁绍或许还不会过多的责怪。然而,若是推卸责任,一旦被袁绍知道,袁绍必定会怒。即便在第一时间不会对他们进行责罚,日后他们也只能成为袁绍麾下的边缘人物了。故此,在回来的路上,文丑和逢纪二人便商议好了。说起来,这一次如此惨败,文丑和逢纪二人都有错,若是追究起来,谁都有责任。

    先,文丑不相信白马义从的威力,一定要去跟对方硬拼,因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若是文丑在第一时间选择撤退,也就不会有如此后果;而逢纪,若是追究起来,他的责任也不小,看到文丑陷入困境,没有前去支援,反而是第一时间逃离战场,这罪也不小。因此,在商议过后,文丑和逢纪二人都没有揭露对方的过错,都选择认错。

    “呼哧、呼哧”

    袁绍大口、大口的吸着气,一脸阴沉的看着文丑和逢纪二人。他给了二人五万兵马,结果只回来了三万兵马,也就是说有一万多的将士损失。要知道这一次是他们去埋伏对方,结果,埋伏不成反而中了对方的计策。虽然袁绍知道己方中计会损失一些兵马,却也没有想过会损失如此之大。即便是在先前的故安城攻城战之中,也只是损失了数千人。可是,这一战却是损失了上万。却是袁绍进兵幽州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有损失袁绍还能接受,可是,袁绍这人最爱面子。想袁常拿下容城和通县两座坚城,却是损失不到五千余士卒。而他袁绍只是拿下一个故安城,损失却是袁常的三倍有余,这让袁绍的面子往哪搁

    “文丑将军,逢纪参军,此番失败并非你二人之过,无须如此”

    虽然袁绍的话语说的很客气,但是,文丑和逢纪二人却是知道。此刻的袁绍心中必然充满了怒火。倘若是在平时,袁绍直接称呼二人的字,而不是直呼名字,如今却是直呼他二人的名字,可见袁绍有多愤怒。

    “主公,末将有罪,不敢推卸”

    “主公,属下亦然,若是主公没有责罚,让将士们如何心服口服。还望主公莫要心慈手软。否则,属下心难安。”

    并非是说文丑和逢纪二人犯贱,一定要让袁绍责罚。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今的袁绍心中有怒火,若是不让袁绍泄出来,袁绍反而会将他们的过错记在心上,一旦日后再犯错,这次的过错便会被袁绍给揪出来,到时候责罚的可就没那么简单。因此,二人都很知趣的选择让袁绍现在就把怒火泄,日后若是再犯错,也就没那么严重了。

    “也罢”

    袁绍黑着脸。沉声说道:“既然你二人如此坚持,那吾便不留情。文丑将军指挥不当。暂且免去主帅一职,同时扣除半年薪俸;逢纪参军出谋不力。暂且贬为司马一职,扣除半年薪俸。若是他日有功劳,便再次恢复你二人职位。”

    文丑和逢纪二人的罪过可大可小,就看袁绍如何看待。

    就说袁绍免去了文丑的主帅的职位,等到战事开启,猛将都被派出去了,文丑自然又能恢复职位;而逢纪原本是参军,如今被贬为司马。所谓司马,相当于秘书,就是记录一些事情,并没有多少权利。而参军,则有监督兵马的权力,两者可谓是天差地别。不过,逢纪是袁绍的心腹谋士,只要随便献出一个计策,就算有功劳,便可将功补过,又能恢复各自的职位。所以,这样的惩罚对于文丑和逢纪二人而言,只是毛毛雨,根本无足轻重。

    “多谢主公宽宏大量,属下敢不效死命”

    听得袁绍对自己的处罚,文丑和逢纪二人心中俱是松了一口气。只要袁绍肯处罚他们就好,就怕袁绍不声不响,把账给记到日后再算。

    等文丑和逢纪二人的过错解决完毕,自然也要思考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诸位,如今公孙瓒已经撤退到遒县,不知诸位有何良策可以拿下遒县”袁绍虽然是在询问帐内众人,不过,更多的是把目光放在审配身上。

    之前就是因为听从了审配的计策,故此在公孙瓒退兵的时候没有追击,结果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倘若当时直接追击,配合逢纪半路埋伏的计策,必定能够给公孙瓒造成巨大的打击。所以,追究起来,审配也是有过错。

    “主公,属下谋划不利,属下愿自贬职位,以弥补属下的过错”

    看到袁绍带着责备意思的眼神,审配也不用袁绍提醒,很自觉的承认自己谋划的错误。当然,事实上审配的计策并没有什么问题。公孙瓒大军在得知通县被袁常拿下的情况下,将士们心中肯定会有些想法,军心动摇是必然的。这时候,公孙瓒的大军撤出故安城,袁绍也不用花费多少力气,便能轻易拿下故安城,而且是在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如此算来,审配的计策是相当给力,审配还是有功之臣。可是,问题却是出在文丑和逢纪二人神身上,因为他们的问题,导致战斗的失败,还损失了一万有余的兵马,连带着审配都受到牵连。即便审配知道自己没有错,可是,袁绍都这样的反应了,若是还不站出来承认错误,后果将会更加的严重了。

    在审配承认错误之后,袁绍似乎相当满意的点了点头。文丑、逢纪和审配三人承认错误,除了表示出三人有担当之外,还间接的反应了袁绍的威信。正是因为袁绍的威信还在,他们才会如此自觉的站出来承认错误。倘若袁绍威信不足。三人又岂会这么自觉。所以,在审配也承认错误之后,袁绍自然是很满意的。

    “正南之策也是相当合理的。不过,不俊和元图二人指挥不力。致使此战惨败。有战斗便有失败,不能将责任怪责到任何一人身上。说来我也有错,没能及时的现公孙瓒的计谋。不过,为了给麾下将士们一个交代,此次便委屈你们了。”

    听得袁绍这么说了,文丑、逢纪和审配三人俱是松了一口气,袁绍都这样说了,显然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主公仁义,属下等敬服”

    又是一番毫无营养的赞美之言,等到把此次战败的事情彻底揭过之后,接下来便是商讨对付公孙瓒的问题了。

    “主公,虽然公孙瓒撤到了遒县,然而,对于我军而言却是件好事。”

    逢纪和审配二人在这一次的战事上都有责任,许攸又不在这里,田丰向来不争权夺利,故此。站出来说话之人自然是郭图。

    带着冷笑、得意的表情扫了审配和逢纪二人一眼,只听郭图朗朗说道:“故安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即便公孙瓒军心动摇,想要轻松拿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而,这一次公孙瓒却是利令智昏,放弃偌大的故安城不守,反而退兵到遒县。遒县不过一座小城,城高不过三、四米,若是我军攻城,公孙瓒的优势并不大。同时,因为袁太守拿下通县。若是从另一面出兵遒县,公孙瓒便会落入两面夹击的境地。局势反而更加不妙。所以,公孙瓒只要有点头脑。便会放弃遒县撤回涿县。如此,主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遒县。”

    “公则所言甚善”

    袁绍刚则了逢纪和审配二人,自然不能立马就跟二人好脸色。因此,帐内唯一的一个心腹谋士,现在必须得好好重用。

    “不过,吾弟虽拿下通县,我等也未知吾弟是否会与我军汇合攻打遒县。故此,要拿下遒县,还要其他计策,不能只依靠吾弟的压迫。”

    袁绍这家伙就是好面子,若是遒县是因为袁常的原因而拿下,他的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故此,袁绍将目光看向其余众人,希望谁还能出个好主意。

    “主公,属下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就在袁绍话音落下后不久,武将一列却是有一人站了出来,众人举目望去,说话之人却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郃。

    张郃的武力属于一流武将级别,同时,张郃的统军能力和军事谋略也不差。

    历史上,张郃原本是在黄巾起义之时开始崭露头角,当时的张郃是冀州刺史韩馥的军司马,也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后来袁绍喧宾夺主成为冀州刺史,张郃便转而效忠袁绍。而在如今这个时代,或许是因为袁常穿越而来导致历史改变,张郃在讨伐董卓之前便投效袁绍。袁绍原本是韩馥的麾下,但是因为其名望和兵力的强大,韩馥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却也对袁绍多有堤防。当初讨伐董卓之时,袁绍自是起兵响应,而韩馥害怕袁绍坐大,坚持不同意袁绍出兵。后来在麾下的强烈反对之下,韩馥才同意袁绍起兵,最后袁绍成为了联军盟主,韩馥也无可奈何。

    而历史上张郃在攻打公孙瓒之时立下不少战功,被升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张郃说:“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但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於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於琼等人被俘,我们也就要当俘虏了。”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操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乌巢也被劫了。郭图将计谋失败后,诬陷张郃失败后出言不逊。张郃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于是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张郃的投降感到高兴,亲自迎接并称“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此后担任著偏将军、封都亭侯。

    关于这一点。砖家叫兽们也颇有争议。

    看演义和魏史中记载,张郃是因为郭图的陷害这才转而投靠曹操。然而,在袁绍的记载之中,张郃却并非是这个原因。张郃和高览二人在乌巢被烧之后,知道袁绍必然要失败,再刚好有郭图进谗,张郃和高览二人便顺势投靠曹操。在演义之中就有一句“吾有是心久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张郃和高览二人早就有叛逃袁绍的念头。只不过没有合适的机会,若是直接就背叛,便会留下骂名。可是,因为郭图的推波助澜,张郃和高览二人投效曹操反而变成了弃暗投明的行为。

    当然,张郃和高览到底是何念头,暂且不论,不过,张郃真正成名却是在投效曹操之后,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

    张郃投效曹操之后。颇受曹操的重用。曹操交给其部队,让他跟随自己攻打邺城,占领了邺城。张郃又跟随曹操到渤海攻打袁谭。他单独率军保卫了雍奴,击溃了敌人。随同曹操征讨柳城的时候,张郃和张辽担任先锋,张郃因为屡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张郃还领兵征讨东莱郡,讨伐管承,还和张辽等人一起讨伐陈兰、梅成等人,大获全胜。张郃跟随太祖到渭南,击溃了马、韩遂,保卫了安定城。马的部将杨秋投降。张郃、夏侯渊一起征讨盘踞在鄜城的贼寇梁兴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军,再次击败了马的部队。平定了宋建统治的地区。

    此后,在建安二十年。曹操讨伐张鲁,派张郃统帅大军讨伐梁兴和氐族领窦茂所部。不久从散关入汉中,派张郃率五千步兵在前开道,一直到阳平。张鲁投降,曹操回军,留张郃与夏侯渊、徐晃等守汉中,以拒刘备。同年,张郃别督诸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郃。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张飞率精兵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由于山道狭窄,尾不能相救,张郃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之后收拢败兵,撤回南郑。张郃升迁为荡寇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迎击,张郃负责防守广石。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刘备不能攻克张郃,写信要求益州拨援兵。诸葛亮一时迟疑不缺,从事杨洪劝道:“汉中是益州门户,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还迟疑什么”诸葛亮恍然大悟,立刻兵增援。其后,刘备退走马谷,放火烧营,夏侯渊知张郃兵少,调部分兵力来增援,并救火,途中遇上刘备军,被蜀军所杀。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从刘备的评价之中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张郃已经声明在外了。在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中,张辽和张郃二人名声最显,一个是在对南方东吴这一块,一个是在对北方蜀汉这一块。

    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郭淮见状,便说:“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刘备也忌惮他。现在形势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安定军心。”于是众人推举张郃出任主帅,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不久,曹操遣使令张郃假节。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见魏军在汉水以北列阵相迎,刘备于是放弃渡河,隔水相持。曹操亲自进攻汉中,不能取胜,于是撤出汉中的部队,令张郃屯兵于陈仓。

    公元22o年延康元年,曹丕即魏王位后,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爵位。等到曹丕登基之后,又进封他为鄚侯,命令张郃与曹真率领兵马征伐盘踞在安定一代的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战斗结束后,曹丕又在许昌宫召见了张郃、曹真,派张郃南下与夏侯尚一起进攻东吴政权的江夏郡。张郃独自率领几路大军渡过长江,夺取了百里洲上的吴军堡垒。

    曹叡即位后,派张郃来到南方,驻扎荆州,和司马懿一起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大军来到祁口,与吴军激战,打败了刘阿所部。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大举北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诸葛亮。当时朝臣未知计所出,曹叡自信地说:“诸葛亮恃险固守,不易进攻。现在他自动来了,正符合引出敌人的战术。打败诸葛亮是一定的了。”于是曹叡给张郃加官特进,让他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阻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马谡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没有下山占据城池。张郃断绝了他取水的道路,然後起进攻,大败马谡。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张郃领兵平定了这几处地方。曹叡下诏说:“贼寇诸葛亮率领巴、蜀的乌合之众,遇上了猛虎一样的我军将士。将军您披肩甲、执利器,攻无不克,朕要嘉奖你的大功,增加你的食邑一千户,连同一千的赏赐共计四千三百户。”

    张郃如此封赏,在曹魏阵营之中也是极少的。

    当时司马懿在荆州治理水军,打算沿著沔水进入长江讨伐东吴,曹叡下诏命令张郃统帅关中的部队接受司马懿的指挥。张郃到达荆州时,正赶上冬季水浅,大船不能行进,于是回师方城驻扎。公元229年太和三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动猛烈进攻。曹叡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除此之外,张郃也不单单是一名武将,同时也好儒风雅。

    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张郃虽然是武将,却喜欢同儒士交往,曾经推荐同乡卑湛,说他通晓经学,品德高尚,曹叡下诏说:“从前祭遵当将军的时候,奏请设置五经大夫,即便在军营中,也和儒士进行唱诗、投壶的游戏。现在将军您统军在外,在内还注意维护朝廷的礼仪。朕非常赞赏将军的美意,准许提拔卑湛为博士。”

    而张郃的杯具却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张郃的战绩划上了终止符。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诏命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而在魏略之中记载,张郃之所以追击诸葛亮却是因为司马懿的强行命令。从张郃先前的所作所为来看,张郃并非是如此冲动之人,显然,魏略记载的可信度还是相当的高。

    不过,如今张郃在袁绍麾下,虽然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主要还是因为武力,谋略却并不显。故此,见到张郃上前要言,袁绍却并没有太过于关注,依然是一副兴致缺缺的表情。直到听完张郃的建议,袁绍这才眼前一亮。

    那么,张郃究竟说了什么,会让袁绍有如此反应呢欲知详情,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