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让曹操平白得到十万青壮,这样真的好吗”
公孙瓒看着坐在一边悠然品茗的黑袍人,一脸不解的询问到。 但是,对于黑袍人的才智,公孙瓒却是相当佩服的。公孙瓒也是一方诸侯,自然不可能有人找上门说要和自己合作,他就同意,除非公孙瓒是脑残。
但是,当黑袍人随意的抛给公孙瓒几条计谋,便让周边的几个异族部落互相攻伐,公孙瓒立马就将黑袍人奉为高人。
原本,公孙瓒觉得有黑袍人相助,可以直接将异族给灭了。但是,黑袍人却不同意,黑袍人很直接的告诉公孙瓒,想靠他手下的那些兵力将异族消灭那是痴心妄想。异族的人又不全是蠢货,用点计谋让他们互相攻伐,但是,这样的计谋用多了肯定会被人察觉。如果这样的话,反而得不偿失,以后想在关键的时刻用计反而没有效果。
听了黑袍人的劝谏,公孙瓒也就放下这个念头。然后,公孙瓒就与黑袍人联合。黑袍人的目的是一统天下,而公孙瓒的目的是扫平异族,二人没有冲突。如今公孙瓒先帮黑袍人夺取冀州,公孙瓒则在黑袍人夺取冀州后再夺取幽州,二人纵横可平定天下。
黑袍人放下手中茶杯,淡淡道:“曹操乃是雄主,必不甘居于人下。许子将曾言曹操乃是乱世之奸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世道彻底乱起来,曹操才会有施展的空间。曹操一旦有了足够势力,其临近三州青州、豫州和徐州必定会成为他的目标。当曹操忙于和三州争雄之时,我们也可趁机拿下冀州。”
不得不说这黑袍人的构想非常好,就如同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一般。而原本历史上的曹操,前进的步伐也如同黑袍人所说的一样。
当然,袁绍和曹操麾下都有谋士,黑袍人想要夺得冀州,也不是那么容易。
公孙瓒皱了皱眉头,略显忧虑的说道:“当初曹操能够当上东郡太守,乃是因为袁绍的举荐。倘若冀州有难,曹操岂不是会引兵来助,先生送给曹操的那十万青壮,岂不是成了曹操的助力”
黑袍人不着痕迹的扫了公孙瓒一眼,心中冷笑,暗叹公孙瓒能够展到如今的地步,还真的是运气极好。否则,就他这样的能力,黑袍人还真的不会与他联合。
黑袍人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水,淡淡的提醒道:“公孙将军莫不是忘了豫州袁公路、徐州陶恭祖”
却说这黑袍人为何会提起豫州的袁术和徐州的陶谦呢此事却是说来话长。
当初曹操传檄四方声讨董卓,陶谦并不想参加。当时的陶谦已经五十八岁,将近六十岁的人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早就被磨平,只想安安分分的守住自己徐州的一亩三分田。然而,陶谦想平淡,袁绍却不答应。得知陶谦不准备参加之后,袁绍当即就寄了一封书信来,说你陶谦不参加讨伐董卓的义军,是何居心,莫不是要和董卓沆瀣一气故此,陶谦这才不得不参加诸侯联军。
袁家四世三公,其下门生故吏众多,徐州境内,很多官吏都是袁家的门生。一旦陶谦被定性为董卓一派的,必定会遗臭万年。陶谦被逼迫参加联军,心中自然会怨恨袁绍。
后来诸侯与董卓生战斗,司隶、关东一带都惨遭战火摧残,司隶和关东的百姓多逃亡外地。其中冀州、徐州、扬州和荆州成为百姓的选择,因此,这四州的人口增多,且战火又没有生在这四州,四州渐渐民丰物足,粮草充盈。当初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粮草基本都是这四州供应的,可见四州的富有。
再然后联军讨伐董卓没能成功,内部却是矛盾四起。先是东郡太守乔瑁被兖州刺史刘岱所杀,其后袁绍又占领了冀州。
在如此情况之下,作为徐州刺史的陶谦,自然开始着急了。
徐州民丰物足,粮草充盈,与冀州、荆州和扬州并列为天下最富足的州之一,可以说是一块肥肉。陶谦不笨,知道自己肯定为成为那些有野心的诸侯的目标。例如袁绍,例如曹操,都想占据他的徐州。
陶谦自然不想任人宰割,只是如今的他已经老迈,想要保住徐州怕是不可能。于是,跟别人联合自然成为他的选择。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袁绍和袁术不合,在诸侯之间并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因此,陶谦自然和袁术联合。豫州多名士,而徐州多粮草。作为合作的条件,陶谦给袁术提供粮草,而袁术则给陶谦提供郡县的官员。反正这些官员只是在郡县任职,只要治理好各自的领地,又不是陶谦的核心班子,陶谦也不用担心这些人。
当然,陶谦选择和袁术联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袁术麾下的孙坚。
当初与董卓交战,诸侯无有胜绩,也就孙坚打得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不敢与之交战。袁术麾下有这样的大将,对于盟友陶谦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惜,后来孙坚在与荆州的作战之中陨落,陶谦心都凉了半截。
不过,还好不久之后,公孙瓒就加他们的联盟。
在讨董之前,公孙瓒和袁绍的矛盾并不大,相当于没有。可是,后来袁绍说好平分冀州,没有实现,终于让二人从小矛盾变成大矛盾,还因此开战。紧接着,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因为袁绍的原因而丧命,公孙瓒和袁绍更是没法和解了。
公孙瓒与异族作战,威名极盛,有这样的队友加入,陶谦自然是举手欢迎。而且,与公孙瓒成为盟友之后,陶谦提供粮草,公孙瓒提供战马,可以说是互赢的局面。
黑袍人提起陶谦和袁术,自然是要公孙瓒借用二人的力量。
听了黑袍人的话,公孙瓒眼睛一亮,兴奋的说道:“先生说的极是,我这便寄信给袁术和陶谦二人,到时候没有曹操帮忙,拿下冀州岂不是轻而易举。”
“公孙将军且慢”
望着公孙瓒疑惑的眼神,黑袍人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虽然因为黑袍遮面,公孙瓒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公孙瓒就是知道此刻黑袍人的表情。果然,听到黑袍人接下来的话语,公孙瓒确定黑袍人果然是在笑。
“公将军无须着急,在此之前,我已经以将军的名义,让袁术和陶谦二人出兵。想来如今袁术和陶谦的大军已经在路上了。”
公孙瓒一愣,随后大笑,忍不住赞道:“先生大才,某敬服矣”
正在这时,门外有士兵大呼有军情汇报,公孙瓒连忙让探子进来。然而,公孙瓒听到的却是个不幸的消息。
邺城,袁绍府邸,书房之中
袁绍拿着一部兵法正在阅读,然而看他的脸色,似乎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兵法之上,好像在等着哪个人。
“父亲”
“进来”
袁绍放下兵法,淡淡的应了一声。随后一人推门而入,来人却是袁谭。
袁谭望着面无表情的袁绍,心中有些不安,自己最近表现良好,不知父亲为何会将自己唤来
“父亲唤孩儿前来,不知有何事”
袁谭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随后便恭敬的站在一边,即使面前这个人是他的父亲,他的心中也没有温馨的情绪,反而惧怕居多。
“你拿去看看”
袁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将手中一张纸扔给袁谭。然而,袁绍越是如此,袁谭心中就越是惶恐。
接过纸张开,快的浏览上面的内容,袁谭心中一突,后背冷汗直冒。
信是袁常寄来的,内容也不多,就是简单的讲述了当初毋极县郊外生的事情,并且说明有人栽赃嫁祸给袁尚,袁常绝对不会相信袁尚会做出这种事云云。当然,这件事其实对于袁绍还是袁谭而言都不是什么大事。然而,最关键的是最后一段话。里面说袁谭在渤海郡的时候向张氏提亲,而袁常已经与甄姜定亲,若是早知道袁谭的意思,袁常就不会和甄姜定亲了。
最有杀伤力的自然是这段话
对于袁绍和袁谭来说,袁常这句话并不是什么大事。在如今的时代,女子的地位低下,说难听点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袁常会说出这句话,并不让他们觉得有什么不对。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袁常对甄姜的情意,估计就知道袁常别有用心了。
但是,当信上的前面内容和最后一段话联系起来的时候,那么相信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嘭”
袁绍猛的一拍案桌,沉声道:“连做点事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还妄想嫁祸在显甫身上。今后一年老实的呆在邺城,不要再给我惹出什么事。否则,即使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留情面。好了,没什么事你就下去吧”
对于袁绍而言,并非愤怒袁谭做出这种事。他愤怒的是袁谭连事情都做不好,出动那么多人手,还失败了。
“是,父亲”
袁谭恭敬的应了一声,随后转身离去,背对袁绍之时,袁谭脸色狰狞,双拳紧握,心中念着袁常的名字,怒吼着袁常我定不与你干休。
袁绍揉了揉眉头,对着门外低声呼道:“来人,传令属官到我府上议事。”
次日,袁绍领着冀州属官和文丑、颜良等大将南下征讨黄巾,在那里,有一股黄巾等着他去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