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炮在襄樊战役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襄阳互为依仗的樊城就是被它攻破的。
原本的历史中这二人两年后才会来中国,也就是说回回炮要两年后才会出现在襄樊战场上,这一次却提前了。
这一次因为宋晨这只小蝴蝶的原因,加快了这一历史进程。
史天泽清楚地知道伊儿汗国原本就不情愿放二人走的,他们本身也需要这两个优秀的造炮师,摄于大汗的威势答应两年后放人已是极限了,像这么提前要人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忽必烈因为终结者一号在战场上优异表现,而下令防造。
即使他们有十杆原件,令大都最好的匠人日夜赶工打造,防制的一号不过是东施效颦。
不是容易炸膛,就是准头不好,射程连好一点的弓箭都赶不上,而且成本还高达一百贯。
比起南宋那个匠人真是差了好几截,那个匠人好像叫宋晨吧,史天泽脑袋里闪过这个名字,毕竟一个工匠而已,还无法真正进入蒙古丞相的视野。
冒着与伊儿汗国这个名义上的臣邦翻脸的风险,丞相也要执行忽必烈命令。
对于这个大汗,别看平时一副大大冽冽一个粗人的样子,其实他心细如发。
他的命令不管多荒唐,多么不经意发的,你都必须去执行,否则等待你的那将是地狱
在他印象中,这还是大汗发的第一个不顾后果的命令。
史天泽连忙派遣使者远赴伊儿汗,不知道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让那边放人。
南宋朝堂上,“工部虞部司承信郎宋晨,皇上早在四月就下诏让其去襄阳前线,到现在对方连一点动身的迹象都没有”
沉寂很久的吏部尚书留梦炎终于拔刀了,要么不动,一动就要制敌于死地。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赵禥无精打采的,昨晚上运动得太剧烈了,到现在都没有精神,根本没有听清楚讲的是哪个。
“谁呀”很不耐烦地问道,赵禥此刻脑子里只想着退朝的事情。
这回倒不是想着回后宫有要事要处理,只是单纯地想睡觉,因为他实在太累了。
“宋晨滞留临安很久了,根本是在违抗皇命”留梦炎一阵无语,说了半天哪个跟哪个都没有搞清楚吗,原来的努力白废了吗
又是那个宋晨,现在一听到这个名字,皇帝赵禥都免不了把拖堂这个他皇帝生涯中最令他不愉快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哪回听到这小子名字时,是没有拖堂的,皇帝赵禥对宋晨的恶感变得越来越深了。
看着皇帝朝着某个方向看去,流露出若有若无的厌恶眼神,吏部尚书留梦炎脸上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同时远在某个方向的宋晨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留梦炎对自己巧妙地杀人于无形的手段颇为自得。
他每回提到宋晨的时机都掐得很准,就是在皇帝以为可以退朝的时候,精准上奏。
皇帝其实是一个很讲理的人,不会对兢兢业业上奏的大臣记恨,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记恨上大臣上奏中提到的事,提到的人。
现在已经是第几回了,第八回,不管宋晨对大宋有多大的功劳,这足以让他上皇帝的黑名单,这是留梦炎整人的独门秘籍。
“启禀圣上,虽然前不久襄樊前线取得一次大捷,奈何贼军在汉水江面的楼船巨增,襄阳水路交通完全断绝,已经有半月会收到襄樊的战报了”
老臣江万里回复道,他是根据实情来禀报的,倒不是他对宋晨有多大的好感。
“宋晨是一个好儿郎,有他在可以抵得上一万禁军”兵部尚书吕师孟罕见地夸奖起宋晨来了。
“吕卿快说”皇帝赵禥已经困得不行了,心里腹谤不已,吕家老大,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襄樊前线最后一封战报,写的是颗粒火药、一号各项生产物资已经齐备,奈何没有核心工匠,无法有效组织生产,而且吕京湖号外:就是襄阳守备、京湖制置史吕文焕了多次提到,如果襄阳能做到火器火药的自足,有望打破包围,没有谁比宋晨更合适了”
吕师孟一反常态卖力地指出一号在战斗中的作用,无非是想把宋晨往火坑里推。
襄樊前线前不久确实因为一次大捷而士气大振,后面蒙古人吸取教训之后,不再强攻,而把精力放在封锁江面,现在几乎是一只蚊子都过不了。
这种情况以前也遇到过,后面宋朝军队仗着水军的优势,打破这种封锁不是难事,所以这样,临安还沉浸在上一次大捷的余温之中。
吕师孟是少数注意到了汉水江面上蒙古楼船的数量增加了两倍的大臣。
蒙古水师出现了新式艨艟,一号虽强,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
襄樊是一个死地,吕师孟当然想把宋晨这个敌人往里面推了。
“江老不是说了吗,现在汉水江面不是被封锁了吗,也只好等到下回准备打破封锁的时候,再让此子过去吧”
皇帝现在对宋晨没有丝毫好感,让此子在打破封锁时,被蒙古人杀了才好,还省得耳根子清静。
这次组织反攻,同样也有很大的阵容,再加上一号的辅助,况且还有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才会出发,据传这小子又在鼓捣什么新式武器,给他充足的时间的话,把新式武器装备到船上,宋晨这小子说不定真可以有惊无险地到达襄阳。
白脸老者陈宜中觉得还没有做到位,又立刻启奏道:“皇上,吕尚书把话讲得很明白了,宋晨早一天到达,襄樊就能早一日解围。我观此子有急智,要不安排几个强壮点的军士,让他潜入襄阳,这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陈宜中之前是为了抱吏部尚书留梦炎的大腿而交恶宋晨,现在他与宋晨同样也有私仇了。
“甚好”皇帝赵禥呵欠连天,朕此刻只想睡觉。
“皇上,宋晨最近还在研制一种更厉害的武器,此时让他出行,可谓是功亏一篑呀”文天祥也出班禀奏了,这几个大臣讲的话颇让他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