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东暖阁。
朱由检仔细打量着这张由经厂本刚刚印刷出来的报纸样板,纸张的质量跟后世自然没法比较,印刷在报纸上的字体一遇潮还很容易模糊。
但闻着报纸上水墨的味道,朱由检不由想起八十年代他经常买的足球报,陷入深深的回忆。
朱尤简在后世是一个非常狂热的足球迷,自从一九八六年世界杯暴露年龄了看了马拉多纳犹如天神般的惊人表演,就深深爱上了足球这项运动。
当时朱尤简在广州读技校,经常把父母给的生活费节省下来买足球报,每次一拿到足球报,对于朱尤简来说就是一次莫大的精神享受,浏览着足球报,就好像看到绿荫英雄们在足球场上驰骋纵横的英姿。
那时候,其他同学张贴的海报总是邓丽君、张国荣、谭咏麟等港台巨星,而朱尤简在墙壁上、衣柜上张贴的海报却是马拉多纳、普拉蒂尼等足坛巨星。
“陛下,冯铨来了。”王承恩一声禀报,打断了朱由检的回忆。
“宣他进来吧。”朱由检淡淡的道。
冯铨来到东暖阁后,不由被东暖阁极其简约低调的布置而感到震惊,不过他毕竟已经不是天启朝的宠臣了,虽然心有疑惑,却不敢逾矩,毕恭毕敬地完成了拜见皇帝的礼仪。
“冯卿,赐座。”朱由检和气的道。
“陛下,微臣站着就行了,天子当面,岂有微臣坐着的道理”冯铨看到了复出的希望,言行比起以前谨慎了许多。
“冯卿无需客气,坐下吧,朕不喜欢仰着头说话。”朱由检温和却又不容拒绝的道。
“谢陛下。”冯铨无奈,只敢在沙发上坐半个屁股,诚惶诚恐。
朱由检开门见山道:“朕此次召冯卿入宫,便是要重用冯卿,不知冯卿意下如何”
冯铨感激涕零道:“陛下能重用微臣,对微臣而言不啻于恩同再造,微臣即使粉身碎骨,也难报陛下恩德之万一也”
朱由检点点头,道:“冯卿年纪轻轻,就曾做到内阁大学士的位置,想必也是有真本领的。恰好通政使调任地方有了出缺,冯卿便接任通政使之职吧。”
“微臣叩谢天恩,敢不从命”冯铨大喜过望,连忙跪倒在地,大礼参拜,叩谢皇恩。
虽然罢官免职之前冯铨已经是内阁大学士,从一品的高官,但冯铨自家知道自家事,他的内阁大学士之职完全是凭借幸进得来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冯铨原本以为,即使他这次能够复出,最多也就捞个六部的郎官、主事,能有个四五品官当当就心满意足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皇帝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竟直接任命他为通政使。
须知道,通政使可是正三品的高官啊,且为通政司的一把手,掌受理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是不折不扣的近臣,非得皇帝信重不可担任。
朱由检看着冯铨感激涕零的样子,颇为满意冯铨的这番表现,便接着说道:“朕之所以着你接任通政使之职,皆因通政司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是朝廷向四方臣民宣告政策的喉舌。
然则当今天下,通政司的喉舌作用早已名存实亡,国朝舆论实际上完全掌于东林党人之手,东林党人曰朕为明君,朕便是明君;东林党人曰朕为昏君,朕便为昏君。
于朝廷大政上,即使朝廷有善政欲广布于四方臣民,但只要不符合东林党人利益,此善政便被群起攻讦,沦为废纸一张,甚至连朕之旨意都出不了紫禁城。”
冯铨又一次万万没想到,皇帝和他才第一次见面,便和自己推心置腹,把他深恶东林党的真实意图透露给自己。
冯铨对此非但没有交浅言深之惊惶,反而大喜过望,因为天启朝魏忠贤镇压东林党人的行动中,冯铨可是冲锋陷阵的急先锋,他和东林党人之间,早已不共戴天,完全没有和好的可能。
而今皇帝却向他透露,皇帝同样苦东林党久矣,这说明他和皇帝之间,是处于同一阵线的战友啊
冯铨心中乐开了花,面上却大作义愤填膺之色,怒不可遏道:“东林党欺君太甚,人人皆可杀之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为陛下除此逆党”
不料朱由检却摇摇头道:“大明如今风雨飘摇,再也经不起如天启朝一般的腥风血雨了。
大势如此,朕也无法逆转,不可能如皇兄一般大兴诏狱,杀东林党一个人头滚滚。
不过武斗不行,咱们还能来文斗,东林党之所以在士林百姓中名声卓著,皆因他们掌握了喉舌,舆论一边倒地倒向东林党,连朕都不得不向他们妥协,以求个明君名声。
但朕认为,舆论阵地,非东林党所独有也,朝廷没有去占领,这才落在东林党手里。
倘若朝廷占领了舆论阵地,那么东林党人的最大优势反而成为劣势,朝廷大义在手,东林党也就不足为患了。”
听到皇帝一番话,冯铨不由刮目相看,心中暗自凛然:皇帝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个少有的明白人,不可欺也
冯铨心悦诚服道:“陛下英明,深谋远虑果然非微臣所能及也。”
朱由检道:“占领舆论阵地,首先是要掌握喉舌,是以朕委任冯卿为通政使,便是要利用通政司现有资源为朕办一份类似朝廷邸报的刊物,每十日发行一次。
报上记载朕之言行,向四方臣民传扬忠君爱国的道理,宣讲朝廷的政策,政策落实后对民众的种种好处,都要一一述清。”
冯铨何等精明,一听就明白了,皇帝这是要跟东林党抢夺朝廷政策的解释权,让东林党无法再如以前一般,对朝廷大政肆意攻讦,当即点头道:“微臣明白了,敢问陛下,此报何名”
朱由检道:“既然此报十日一发,便命名为大明旬报吧,如朝廷邸报一般,发往各地,刊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