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刚刚结束了和孙承宗的平台召对,卢九德便很快来报,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四位内阁大学士联袂求见。
朱由检便出了平台,来到建极殿中央,接见四位内阁大学士。
对于这四人的来意,朱由检多少也能猜出来,这些天东林党魁接连入京,声势一浪高过一浪,这对于被东林党打为阉党的四位阁臣来说,压力也是日益深重。
今天他们联袂前来,显然是要仗着身为内阁辅臣的优势,提前和天子通气,把内阁候补名单先内定下来,不给东林党人入阁的机会。
“臣等,叩见陛下”以黄立极为首,四人对朱由检大礼参拜。
“免礼,平身”朱由检抬手,吩咐卢九德道:“小德子,给四位大学生看座。”
待众人落座完毕后,朱由检问道:“诸位爱卿,如此匆忙赶来见朕,所为何事”
黄立极身为内阁首辅,自然是由他来回答这个问题,“回陛下,陛下于月初曾下旨扩大内阁名单,增补三名内阁大学士辅政,要求内阁尽快拟出一份内阁候补名单来。而今,我等和六部九卿廷推之后,已拟出一份内阁候补名单,特来复旨。”
说罢,黄立极掏出一张奏折,交给卢九德,卢九德毕恭毕敬,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打开折子一看,这份名单中的七个名字便映入眼帘,有:吏部尚书周应秋,礼部尚书来宗道,户部尚书郭允厚,刑部尚书苏茂相,工部尚书薛凤翔,南京吏部尚书王在晋,以及起复后现担任礼部右侍郎的钱谦益。
大臣们廷推出来的这份名单,相对而言还算比较公平,并没有因为钱谦益是东林党人便把他们摒弃在外。
不过令朱由检感到不快的是,他特地以平台召对礼仪隆重接待的徐光启、孙承宗并没有入围内阁候补名单。
要知道,朱由检特意将内阁阁臣数量增加为七人,一部分原因便是为了将孙承宗、徐光启这两位他最为看重的元老重臣,加塞到内阁之中,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放下折子,朱由检颇为不悦的道:“入围名单里为何没有徐光启、孙承宗的名字”
众人一怔,不过心直口快的李国普抢先说道:“启禀陛下,徐光启大人起复之后,虽然担任了陛下老师之要职,但在六部并没有担任过侍郎以上的实职,按照惯例是没有入阁资格的。
至于孙承宗大人,臣于廷推中曾推荐孙大人进入内阁候选名单,但黄首辅以孙大人年事已高为由拒之门外。”
李国普你这狗东西,竟然甩锅给老夫
黄立极狠狠瞪了李国普一眼,慌忙向朱由检解释道:“启禀陛下,徐大人虽然没有在六部担任过侍郎以上的实职,但徐大人起复之后挂礼部尚书衔,入围内阁候补名单并无问题。
至于孙大人没有进入内阁候选名单,倒是臣失职了,臣提议,现在就将徐大人、孙大人补入内阁候补名单中去,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施凤来和张瑞图对视一眼,亦道:“臣等附议”
李国普倒是有些骨气,他认为这份名单是经过内阁和六部九卿廷推出来的结果,怎能随便加塞人选呢
他当即就要站出来出言反对,只是当他看到天子对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的建议频频颔首赞许,脚步不由迟疑下来。
说到底,虽然李国普还保留了身为儒家士大夫的些许节操,但也多不到哪里去,如今他们四位阁臣之所以还能留在内阁,皆因天子对他们极力支持之故,倘若自己出言反对恶了天子,他还能继续留在内阁吗
朱由检见李国普脸色有异,蹙眉问道:“怎么,李卿家有不同意见”
李国普犹豫了一下,终究自保的心思占据了上风,摇头道:“并无意见,臣同意徐大人、孙大人入围内阁候选名单。”
朱由检颔首赞许道:“如此,甚好。”
看到阁臣们的表现,这就不难解释朱由检为什么执意要拉偏架,力保阉党文官了,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都有投靠魏忠贤的黑历史,跟东林党完全是势不两立。
李国普虽然自认不是阉党,但奈何东林党不认啊,为了自保,他也只能和阉党们“同流合污”,卖身投靠朱由检的“帝党”。
他们深知,如若皇帝不保他们,以他们的能耐,多半会被东林党清算出局的;皇帝若保他们,就算他们远不是东林党的对手,东林党人也难奈他们何。
有了这份自知之明,他们深刻地明白,能力心性都不算强的自己,想要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惟有彻底投靠皇帝,成为忠心不二的帝党。
朱由检亦非常清楚,虽然阉党文官没什么大能耐,无法如徐光启、孙承宗那般辅佐自己推行改革大业,但他们好歹能占住了位置,不给东林党人上位的机会。
而且他们还可以成为自己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缓冲剂,自己推行的改革一旦受到强大的反对阻力,他们还可以替自己挡枪,不至于闹到君臣对立、你死我活的地步。
此时的黄立极等人自然不知道朱由检的险恶用心,刚从东林党虎口中逃生的他们对天子感恩戴德,心中更是打定了投靠天子才能保住身家性命的主意,对天子近乎于谄媚,没有底限地向天子妥协。
黄立极问道:“陛下已经御览过内阁候选名单,不知陛下属意哪位大臣入阁”
朱由检摆摆手道:“朕倒是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黄首辅,你先说说看。”
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三人虽然被东林党打为阉党之前分属各党,但历经天启朝和崇祯即位初的风风雨雨,利益已经渐渐趋于一致,那就是东林党既然称我们为阉党,那我们干脆就以阉党自居吧。
以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三人的尿性,他们自然不会推荐东林党的孙承宗、钱谦益入阁,徐光启向来为士林所不容,当然也不会推荐他。
排除了孙承宗、钱谦益、徐光启,剩下的六位尚书都算是自己人,无论推荐哪个都符合他们的利益。
黄立极道:“臣以为,吏部尚书周应秋,户部尚书郭允厚,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三位大臣年资、能力均极为出众,入阁乃顺理成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