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师东征。
征伐大梁城
季玄陵没有想过,至少,现在没有想过。
他令斥候散布秦军声称东征,也是为逼迫隐匿在地堡内的魏军。
毕竟,东征大梁城,说起来容易,执行时,将异常困难。
这无疑是灭国之战,魏王会以举国之力抵秦。
届时,秦军大捷,也难抽身离去。
再说了,河东郡内的秦军,分布四方,临时集结,也不足以灭魏。
再召集精锐前来,将成为灭国之战。
目前,魏国仍有存在的价值。
他也不想让秦国太锋芒毕露,招来祸端。
“王上,魏军精锐,多数集结在魏东,抵抗齐国。魏西之地,除上郡,河东郡,驻守精兵外,西线大部分地区,布防松懈。
数日前,潘雄领援军前来,此时,河东郡通往大梁城的地方,已没有多少魏武卒。”
贾问道严肃说,毕竟,在魏王眼里齐国仍为魏国宿敌。
黄浩然点头附和,补充道:“从各处传回的消息中,臣得知魏人,已经坚信王上率军北伐,注意力集中在上郡,河东郡。河东郡内的魏军将领,也照此部署。
此时,若有支奇兵,神不知鬼不觉,悄无声息杀向大梁城,魏军猝不提防,秦军势必占领战场主动性。”
季玄陵俯身详观地图,斟酌着贾问道,黄浩然的建议。
潘震统帅的魏军,公输琅带领的残兵,要么抵达湅水河布防,要么正在向湅水河转移,肯定在那里布防。
秦军北伐,必遭阻挡。
这么一来,若遭遇固若金汤的防线,秦军会面临不小的压力。
东征
秦军牵着魏军鼻子走,若提前派军部署,无需抵达湅水河,照样消灭魏军。
“东征,的确该东征,不过,范围该限制在河东郡内,再向东,也该上党南部,不能太偏东了”季玄陵指头敲着案台,厉声说。
限制在上党郡南部。
不剑指魏国王都大梁城
徐闻达,黄浩然,贾问道三名幕僚疑惑,林君宸,杨经武,高宗离,牧苍驰,几名武将也疑惑。
一鼓作气灭魏,秦军复仇,也能震慑齐楚燕韩赵,何乐而不为呢
“王上有何顾虑”杨经武询问。
此时,秦军气势正盛,求战,好战,可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林君宸,高宗离,牧苍驰,也转首询问。
“伐魏,不等同灭魏。”季玄陵神态严肃的说:“秦国没有足够强时,若锋芒毕露,招来齐楚燕韩赵魏夹击,目前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此言出,杨经武四名将领,黄浩然三名幕僚,顿时明白了。
克制
的确该克制
他们深知,王上比他们更想复仇,更想灭魏国。
奈何时机不成熟,强行灭魏,后患无穷啊
注意到诸将幕僚的神态变化,季玄陵朗声道:“按本王之意,此番夺取上郡,河东郡,点到为止”
不做犹豫,直接点将:“林君宸,杨经武,秘密率军向湅水河靠近,在途中找寻高地,秘密设伏,派信使通报邢步英,挥师东进,佯装东进伐魏。
若湅水河流域的魏军追击,比落入秦军圈套内。石门山内的秦军东进,必然诱出隐藏在堡垒内的魏军,也好领兵逐个击破
如此,既打击魏军,又威胁大梁城,让魏军不做所措。”
徐闻达点了点头:“此法若成,河东沦陷,魏国衰弱”
“没错,既能达到目的,也可轻松抽身退出”黄浩然附和。
“众卿赞同,时不我待,即刻行动起来”季玄陵催促,此战,他绝不给魏军喘息,休整的机会。
“喏”
众臣抱拳。
这时,季玄陵盯向黄浩然道:“黄卿,大军东征,本王建议,秦军无需在驻守风陵渡”
投入大量秦军,速战速决,这是他本意目的。
“王上,驻军风陵渡,对秦军百利而无一害”黄浩然高声道,不支持撤军计划。
“没错,占领风陵渡,进可攻,退可守”贾问道提醒。
“好吧”
季玄陵没有多言,安排黄浩然随林君宸,杨经武同行,即叮咛诸将快速行动。
经过半宿行军。
次日晌午,牧华力,公输琅等将领,率军抵达安邑城。
入城,所有饱经风霜,心神恍惚的魏军,才如释重负,缓过神来。
除公输琅派信使前往湅水河,向通报秦军北伐潘雄外,所有魏军全在城内休整。
可惜,黄昏时,潘雄送来的消息,令他们不得不再度警惕。
抵达湅水河的秦军,悄无声息撤离了,向东南方而去
得到消息,牧华力,公输琅,急速研究秦军可能的行军路线。
派斥候南下,侦查秦军去向。
秦军北伐,仅危及河东郡,上郡,秦军东征,却可能危及魏国,事态发展远比预料中更糟糕
半日后,斥候传回消息,秦王率军向东方而去。
得到消息,牧华力,公输琅彻底懵了,怒了
“秦王好生狡诈,分明欲调虎离山”牧华力怒火中烧,他隐隐感觉,秦王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怎奈魏军处境,处处被动,束缚他的手脚,令他不能阻挡秦军。
“大帅,湅水河流域的秦军撤离,兴许秦军全力东进”徐昭霆说。
“你懂什么,这支军队肯定在半路潜伏,截杀东进的魏军”公输琅暴跳如雷的说。
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可秦王赤裸裸的阳谋,却让他们同样很难防备。
若秦军铁心东征,他当初所有的计划,秦军目前所有的部署,在顷刻间变得没有半点用处了。
最关键,一路向东,没有多少防御。
秦军东征,猝不提防,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
“赶紧把消息传给王上,免得生变”牧华力说
顿了顿,冷语道:“不管秦王有何图谋,给潜伏在南方的魏军传信,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阻挠秦军的步伐,另外,我们该快速行动起来,追杀秦军,争取把秦军控制在河东郡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魏国目前什么情况,牧华力,公输琅,心似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