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将清茶端了上来,看着两个正在执棋的两人,面带笑容。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深爱的人了。
品尝了一口清茶,吕布与蔡邕的棋局,也是快要结束了,以吕布的棋艺,自然是下不过蔡琰这种大儒的。只见吕布看着这黑白交错的棋局,一只手停在了空中,久久不曾落下,面色有些为难。
“输了”
久久不动,吕布将黑子丢入棋笥中,轻叹道。
“呵呵”
赢了棋局,蔡邕很高兴,抚摸着长须,“温侯这棋艺可还要再多涨涨,为帅者,岂能不知棋艺之妙”
吕布苦笑,“且看棋盘,黑子已是四面楚歌之势,即便再如何挣扎,亦是无用”
“非也”
蔡邕摇头,“世上无不解之棋局”
“此局黑子还可解”
吕布惊讶。
却见蔡邕的目光,转到了蔡琰的身上。吕布微微皱眉,“莫不是琰儿有可解之法”
蔡琰淡笑,上前用纤纤玉手拿起一黑子,放在了棋盘上:“纵然四面楚歌,却依旧有一线之机”
蔡琰的话,令吕布久久未语
反倒是蔡邕见蔡琰一子落下,摇头一叹,“这棋局便是如疆场啊一着不甚,满盘皆输”
说完,蔡邕又是笑了起来。
吕布盯着棋局,略有所思,“琰儿所言不错,无论何时,皆有一线生机”
棋局已经结束。
可吕布与蔡邕的话,却未曾结束。将手中清茶放下,吕布淡笑,“蔡师,我欲在晋阳建立晋阳书院,让天下俊杰入学想请蔡师讲学”
以蔡邕的名望,不知道能网罗天下多少俊杰可以说,蔡邕也是桃李满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蔡邕之恩情如果蔡邕能够在这晋阳学院讲学的话,不知道会吸引多少才俊前来求学
“老夫年迈体衰,恐怕不能再授学了”
蔡邕却是拒绝了,“不过温侯若是建立这晋阳书院,老夫倒知一人,可担任这讲学之职。”
“哦何人”
吕布目光如炬。
他本以为蔡邕不会拒绝的,但蔡邕却是推辞了。不过不管怎样,这晋阳书院,吕布肯定是要将蔡邕的名字挂上去的在那些才俊眼中,蔡邕的名字,简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在汉末这个极为重视名望的时代,只有如同蔡邕这样的大儒,才能让俊杰趋之若鹜。
“杨俊。”
蔡邕说道,“杨俊受学于边让。如今边让既死,天下士子皆同情之温侯若是让边让弟子杨俊担任讲学,则可收这些士子之心。也会将温侯此举,与那曹孟德相比较。曹孟德杀名士边让以暴,温侯待杨俊以仁,定能网罗天下才俊”
蔡邕的一席话,让吕布大为喜悦,他没有想到刚谈到边让的事情,蔡邕便是给他推荐了一人才,“杨俊我也是有所耳闻,只是杨俊为名士,恐不受我之征召”
“温侯勿忧老夫可与其书信一封,定能让其心意转变”
蔡邕道。
有蔡邕的一句话,吕布再也没有了担忧他知道,以蔡邕的面子,这个名士杨俊还是不会不给的要知道,连边让都受过蔡邕的举荐而杨俊乃是边让的弟子,见到蔡邕恐怕都是要行礼的。
在与蔡邕相谈之后,吕布决定了在晋阳,设立晋阳书院以蔡邕,杨俊等名士,担任讲学,让天下士子,皆能来此求学
一时间,晋阳书院,也是名气大震。
而吕布也不知,日后会从这个新建的晋阳书院中走出多少俊杰此时的他,却是连日待在了署衙之中
征战乌桓归来,留下了许多的事务也是让吕布忙于政事
除此之外,还有筹建新军的事情。
如今掌一州之地吕布自然也是需要扩军备战
他与匈奴,迟早还要一战
以并州如今的发展来看,吕布准备明年开春,便要出军一战,争取一战平定并州那时,整个并州,便是真正属于他一人了。
十月中旬。
吕布在处理完诸多政务之后,却是仅仅率领了数十骑,赶往了榆次。
榆次距离晋阳并不远,快骑半日便至。
进入榆次县邑时,吕布发现榆次并非与他想象中那般混乱。反而一切都井然有序,甚至于连街道,看起来都是十分的整洁干净。
这让吕布微微不悦
他认为,考校的官吏并没有尽到职责不是说在政绩上,郭嘉治理榆次时,整日酗酒么,可如今这情况,根本不像
榆次署衙。
吕布率领卫甲直接闯入,还有士卒阻拦,可典韦在身后一声怒喝,“让开,此乃温侯亲至,你们还不行礼”
“温侯”
守卫面面相觑,慌忙行礼。
进入署衙中,署衙中中的一切,也是井然有序在署衙的书室中,一干官吏连忙相迎。
“谁是榆次县长”
吕布扫了一眼。
一干官吏,没有一人回答。众人的脸色,都是有些难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在吕布的之严厉目光下,一个人才颤巍巍的站了出来,“温侯,县长并不在署衙中”
“那他在何处”
吕布脸色阴沉下来,“我不管他在不在署衙,一炷香之内,你们立马将其找来”
“诺”
众皆俯首
吕布一屁股坐在了席上,望着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竹简,暗自惊讶随手拿起一卷,观阅了起来可脸色却是愈来愈严肃了。
这些竹简上,皆是最近这些天以来,榆次的政事上面,皆是有人用一笔便是决断出来。
“这些,都是何人所决断”
吕布开口问道。
在吕布下首,榆次的县丞张纪恭敬的回答:“禀温侯,这些都是县长一人所断”
“耗时多久”
吕布指着这成堆的案牍。
若是让他来处理掉这些政事的话,恐怕至少也需要数日时间
可张纪的一句话,让吕布汗颜了,“县长处理这些案牍,仅仅只用了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
吕布大为惊讶,“这些堆积的案牍,乃是榆次几日的政事”
“三日”
张纪回道。
这一句,让吕布震惊了
这意思岂不是说,这榆次县长郭嘉以一个时辰,便处理完了榆次三日的政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