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矿业大王 > 第276章 羯陵伽国

第276章 羯陵伽国

    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由恒河水经过亿万年带来泥沙冲击而成,东西南北都长达三四百公里。三角洲上上百条支流水道纵横交错,既方便灌溉,又土地肥沃,因此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大家听说这里已经到达天竺,也就是前汉记载的身毒国,都很高兴,很想看看这个神秘的西方国家到底和华夏文明有什么不同。

    可是,由于恒河三角洲海域水浅,袁耀的船队不敢靠近海岸行驶,只能远远掠过。

    竺佛朔一路向大家介绍,如今统治三角洲地区的国家叫摩揭陀,此国是著名的佛国,在释迦牟尼时代,历代国王就信奉佛教,竺佛朔年轻时多次游学摩揭陀国。

    竺佛朔十岁受戒,游历遍布印度半岛,到三十岁左右已经成为学问渊博的高僧。当时,统治印度半岛西北地区的贵霜帝国迎来了鼎盛时期,不断派遣高僧前往康居、阿兰、乌孙、西域等地传教。竺佛朔就是在那时候被派到西域。

    由于西域连续数十年战乱不休,竺佛朔无法安心传教,干脆继续往东,来到东汉王朝传教,时值汉灵帝中期。

    当时安息人支谶早已来到大汉,竺佛朔于是定居洛阳,由他宣读带来的梵文经书,支谶负责用汉语翻译,二人就这样共译佛经数种。

    谁想,没过多久,黄巾之乱爆发,数年后又是董卓乱政,诸侯混战。

    如果没有袁耀横空出世,二人或许死于汉末的战乱之中,或许隐居于某个地方终老于这个残酷的时代,总之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们的身影。

    由于摩揭陀国国都远在内陆,恒河又不方便行船,不方便拜访,所以袁耀暂时放弃了登岸拜访国王,推销产品的机会,沿着孟加拉海湾继续前行,一天后转入印度半岛东海岸。

    竺佛朔告诉袁耀,这里已经到达羯陵伽国的海边。

    羯陵伽是天竺古国,但竺佛朔也不知道该国始建于何时,只知道这个国家在难陀王朝公元前364年前324年时期已经存在,至今至少有六百年历史。

    印度半岛上战争不断,分分合合,灭国无数。而羯陵伽国凭借东高止山脉的屏障,竟然数百年不被灭国,甚至挡住了如今盛极一时的百乘王朝的多次进攻。

    由于这里近岸海域海水较深,所以袁耀命船只靠近海岸十公里之内航行,以便向印度人民展示大汉的雄风。

    一路上,大家从望远镜中见到岸上阡陌纵横,村镇密集,时不时一座高耸入云的圆形佛塔平地而起。

    更令人惊讶的是,偶尔大家能在海上遇见天竺人乘坐的船只,有的船只竟能长达二三十米。

    众人都感到十分震惊,没想到天竺文明竟然如此发达。人口密度不亚于大汉的豫州、兖州、冀州等中原地区,航海技术似乎比过去的大汉还要先进。

    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大约四千五百万到五千万之间,与大汉人口相差不大。但是,印度次大陆的面积要比大汉小很多,而且,由于中部、南部是高原、高山地区,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西部的印度河流域、北部的恒河流域和半岛东海岸平原地带。

    这么多人集中在这么小的地方,人口当然会比较密集了。

    至于航海,此时印度人的水平虽然不能说超过罗马人,但肯定比中国人先进得多。

    中国虽然海岸线漫长,但是目光主要放在大陆,不在海洋。而印度不同,北面是喜马拉雅山,其余三面全是海洋,他们不能不跟海洋打交道。

    这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航海记录,不过是东吴孙权派人出使辽东和去夷洲台湾掳掠人口。

    而印度人的足迹,很早就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诸岛,甚至远赴爪哇岛,把农业、铁器等先进文明带到这些蛮荒之地,也把宗教、梵文带到东南亚诸国。

    相反,中国至始至终,对东南亚诸国的影响,止于越南沿海。

    如今,历史倒过来写了。袁耀带着比他们先进两千年的大汉文明,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闯了进来。

    因此,尽管船队有时候碰到的天竺船只,船长虽然能跟大汉的和平号轮船比肩,但是,他们的船只只能靠人力和风力驱动。当他们看到大汉数十艘铁船不用划桨,不用升帆,“呜呜”叫着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一个个震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这是一群来自何方的神圣。

    船到默哈纳迪河三角洲地区,竺佛朔告诉袁耀,羯陵伽王国首都弹陀普罗就在默哈纳迪河岸边,距离海边只有一百里左右。

    于是,袁耀命船队停靠在默哈纳迪河主河道口,派遣熟悉梵语的郭嘉、步骘二人乘坐一艘和平号船只前往弹陀普罗向国王递交国书,要求会晤。

    高僧竺佛朔说道:“袁公爵,老朽年轻时游学各国,见过国王陛下,我帮他们去引见吧。”

    “哦,那太好了,”袁耀高兴道,“有劳大师了。”

    这个时代的默哈纳迪河的主干河道跟后世不同,后世的河道改道向今日的帕拉德普地区入海。而这个时代的主干河道,在克塔克地区向南转弯,在今日的布里地区入海。

    而羯陵伽王国的首都,就在今日的巴布内斯瓦尔市,后世发掘出来的都城遗址叫做“西素帕勒格勒赫遗址”sishupagarh rus,从布里地区溯流而上四十多公里便到。

    袁耀的船队停留在河口附近海域,吸引了大量好奇的羯陵伽王国百姓跑到岸边观看。

    等到郭嘉、步骘、竺佛朔等人开船驶进默哈纳迪河,沿河百姓跑步的跑步,骑牛的骑牛,骑马的骑马,甚至有人骑着大象追着轮船奔跑观看。

    古代印度人民第一次接触到大汉文明,就这样被深深吸引。

    然而,郭嘉等人坐船溯流而上只十多公里便被人拦住了。既然首都就在默哈纳迪河入海口不远,那么必然有军队在下游设卡防范,不能让敌国的海军乘船直达王国的首都。

    郭嘉等人告诉拦截船只的军官大汉公爵袁耀奉命出使天竺,求见羯陵伽国国王。谁知,那军官和士兵们根本听不懂。

    原来,古代印度人来源复杂,语言同样复杂多样。梵语虽是印度次大陆统一的语言文字,但并非人人都懂,掌握梵语的除了宗教人士外,往往都是高种姓高职务的人。

    此时印度半岛的种姓制度已经形成,婆罗门是最高种姓,它与第二级种姓刹帝利属于统治阶层,往下是被统治种姓吠舍和首陀罗。

    但是,即使是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高级种姓,大部分人也并不掌握梵语。

    士兵们发现这群海外人士竟然都懂得梵语,加上见到他们乘坐的铁船没有浆橹,没有风帆,“呜呜”叫着就能自动行驶,觉得这群人简直神人,岂敢怠慢,急忙派人到附近寺庙找来高僧做翻译。

    没想到那高僧意见道竺佛朔,定眼一瞧,竟然认出他来:“哎呀,原来是海梦法师你怎么会突然到访蔽国”

    “哦,法师也认得我”竺佛朔好奇道。

    “小僧法号无成。当年大师与数位法师来访,国王陛下请诸位法师到贡香寺弘法,小僧时为贡香寺沙弥,有幸得聆教诲。”

    “原来如此,”竺佛朔叹道,“三十多年过去,难得无成法师还能记得老朽。”

    “大师音容宛在,并无多大改变。”无成法师问道,“这些贵客是”

    “这些客人都来自东方的大汉帝国,我带他们去给国王陛下递交国书,大汉使臣如今就在海上等待消息。”

    “既如此,我与大师同去。”无成法师向军官说明了情况,那军官听说是远方帝国使臣到访,急忙调走拦住河道的船只放行。

    “无成法师,陛下身体可好”竺佛朔问道。

    “大师多年不来,竟不知道,”无尘法师叹道,“先王陛下已于二十年前病逝,当今陛下,乃是先王陛下之孙,加冕至今不足五年。”

    “这么说,国王陛下年纪尚轻”

    “是的,陛下春秋正盛,年方二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