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上古当大王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扬州公社?

第四百二十七章 扬州公社?

    洪武十五年的新年刚过不久,百姓们还没有从新年喜悦的气氛中恢复,齐国朝廷已经开始了新一年忙碌。

    自从铁路正式运营之后,齐国南北之间的物资交流变得频繁了许多。

    年前之时,来自国营农场的收获被好几辆长长的货运轨道马车运送到了长安。

    国营农场作为齐国重点经营的项目,建成两年以来,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生产能力。

    这种集体农庄的种植养殖模式,已经初步有了后世农场的雏形。

    相比于齐国目前的小农经济来说,用最少的土地为朝廷增加了大量的物资储备。

    除了留下一般的收入存入国库之外,剩下的物资,经过朝廷商议,决定将这些物资投放到市场之中,以满足齐国目前较为低迷的商业环境。

    而此时扬州,在国营农场的带动之下。

    与其余江北州府相比,其百姓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最高的。

    由于靠近长安周边重点州府的缘故,扬州能够得道来自这些州府的大量援助。

    这给了扬州极佳的发展环境。

    而且朝廷已经决定在扬州之地选择一个优良之地建造港口。

    可想而知,只要港口将设完毕,那么讲给扬州带来无穷的好处。

    因此扬州的百姓也是江北四镇之中,对齐国的归属感也是最强的一个。

    若说齐国那里最接近gc环境,非扬州莫属。

    而这一切也是杨浩希望见到的,他要在自己在世之时,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个种子,一个天下大同的思想。

    虽然实现这个理想可能遥遥无期,但至少自己做了还有那一线希望。

    新年刚过,扬州府北城的农场已经从节日的气氛中恢复过来。

    农场的劳工们迎着晨雾,开始了冬麦的种植。

    麦子作为齐国新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目前远不如粟米的产量要高。

    但是这种农作物在何时的环境之中,可以一年四季的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齐国粮食短缺的为题。

    农田中劳工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之时,位于扬州府城中的纺织女工们也开始了新一天忙碌。

    而与长安城的纺织作坊不同,由于扬州气候相对温暖的缘故,这里也成了齐国丝绸的重要生产基地。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古往今来,底层百姓也许都是最无奈的。

    虽然扬州府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对于纺织女工来说,她们生产出来的漂亮丝绸,也许一辈子都穿不到自己身上。

    但是和诗中那个苦命的女人不同,这些女工得益于朝廷温和政策,生活条件远比那个苦命的女人好很多。

    作坊内,女工娓就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

    曾几何时,她只是涂山部落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性,自己的使命就是找个男人为部落生下一个孩子,然后将孩子养到一定的年纪,继续重复这个过程,知道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为止。

    但是齐人的到来改变这一切,作为征服者,齐人并没有太过于为难涂山。

    曾经她也曾担心,自己的部落作为那个灭亡的夏朝亲族,也许会被齐国大王虐待一番,而像自己这样普普通通的女人,只能沦为女奴的下场。

    好在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齐国军方接管这里时,只要自己表现的顺从臣服,日子虽然过的辛苦一些,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直到听说齐国将那苗人征服后,这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批的军人撤离了这里,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作文官的齐国贵人。

    后来娓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从此有了新名字,扬州。

    这个名字好与坏,她不清楚,只是后来,齐国要求所有适龄的女性必须婚配,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一时间,杨州的女人们惶恐不安。

    娓也是在那个时候,找了一个曾经与自己交合过的男人草草的拜了天地,并在扬州府做了登记。

    固定婚姻对于不久前还是走婚状态的娓来说,还是有些陌生的。

    生活中忽然多处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异性,娓有些不适应。

    好在那个男人对他来说还算可以,毕竟自己的儿子身上流的鲜血也有他的一份。

    他的男人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齐国建设国营农场之后,并被分配到了农庄之上,也许是傻人有傻福,只知道埋头干活的男人,在秋天的时候,居然成了劳动模范,而且受到了府尹的接见。

    据说连续三年成为劳动模范,甚至可能去长安城得到面见大王的机会。

    这对于普通的农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而自己也一时间成了农场中人人羡慕的对象。

    虽然纺织的活很累,但一日三餐至少能有个保障,虽然她们是女人,待遇上要比男人少很多,但是只要努力,最起码能够让自己的这个小家过的更好一些。

    梭子在自己的手中翻飞,娓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受到剥削。

    朝廷下达了生产的指标,只要能够按时间完成任务,等到年底时候,自己能拿到的赏赐也会更多。

    中午,女工们停下手上的活。

    娓伸了个懒腰,和自己相熟的姐妹们一起去集体食堂吃饭。

    饭菜很简单,一个大陶碗里盛了浓稠的粥,一人几块腌的萝卜条,一条煮过的干鱼。

    能吃到干鱼,完全得益于,扬州比较靠近江边和海边的缘故。

    而且女工们听说,即便是富饶的长安城,做着和她们相同工作的女工们,在饭菜方面还没有她们丰盛。

    有了这种对比,她们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活。

    只是她们不知道,长安城的女工们虽然没有免费干鱼吃,但是她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收入,去纺织厂外的食肆与路边摊贩那里购买更加可口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对于从没有走出过居住之地的底层百姓们,是无法知道的。

    娓的吃饭速度很快,一大碗饭几口就吃的精光。

    女工们打着饱嗝,在纺织厂院中的树荫下乘凉,在这难得的清闲时光中,与自己的姐妹们分享着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八卦。

    也许只是每个时代女人都特有的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