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风雨大宋 > 第104章 安排

第104章 安排

    让萧兑进了书房,萧革迫不及待地道:“此次去胜州,结果如何?”

    萧兑道:“胜州果然是北地第一繁华之地,比这西京不知道热闹了多少!那里有铁路,阿爹,我跟你讲,铁路真是铁筑的!那火车,长长一列,笛声一叫,便就奔出去”

    萧革一拍桌子:“我问你与韩相公商理得如何,哪个要管这些!信交出去了没有?”

    萧兑这才想起正事,道:“我与厉知院到了胜州,就去见韩相公。可恨守门的卫士狗眼看人,竟然拦着不让我们进去。还好遇到赵滋太尉,为我们分说,进去见到了韩相公,把信递了出去。”

    听儿子尽说些不相关的事情,萧革心急如焚,忙问:“韩相公说的什么?”

    萧兑一愣:“没说什么啊。韩相公派了个人扮作买货物的客商,陪着我们在胜州城里游玩。呀,胜州真是热闹!特别火车站那里,有诸般货物,还有来自各地的商人”

    萧革实在忍不住,厉声道:“这些杂事,以后再说!我是问你,韩相公怎么回信?”

    萧兑道:“当然是写了封回信,让我交给阿爹。还一再吩咐,不许给别人看。”

    “信呢?回到了家,你还不速速拿出来!”

    萧兑掏出回信,交给萧革,口中道:“原来阿爹是要这回信,何不早说一声。”

    萧革接了信,摆手道:“好了,你先出去。此去胜州辛苦,且在家里好生歇一歇。”

    萧兑满心想着找个人说一说去胜州的见闻,见萧革并不感兴趣,有些失望。出了书房,找别人去谈。

    萧革拆开信,看韩琦的回复。韩琦先是夸赞了一番萧革深明大义,知道趋吉避祸。而后告诉他,要尽量争取耶律重元,让他在最后无路可走时,最好归降宋朝。如果能够成功,朝廷必有重赏。

    把信放下,萧革不由皱起眉头。这信里,没有说宋朝什么时候出兵,怎么取大同府,感觉内容太空了些。莫不韩琦志向远大,对于只取大同府,感到不满意?可现在这个局势,耶律洪基已经兵临大同的东大门,自己就是有心,也给不了宋朝更多的地方啊。

    致于争取耶律重元,就更加空了。耶律重元是个纨绔子弟,只是因为身份,才做了皇帝。真到了耶律洪基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哪里还会有主意?那个时候,还不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摇了摇头,萧革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一时之间摸不透韩琦的心思。

    胜州经略府里,韩琦居中而坐。旁边是富弼,两边是刘几、赵滋、杨文广和贾逵,商议眼前局势。

    韩琦道:“前几日耶律重元手下第一重臣萧革来信,说是愿意归降朝廷,双手献出大同府。现在耶律洪基已经兵临天成县,别说萧革没有能力献大同府,就是他有能力,消息一传出来,重元手下的契丹官兵只怕立即就要降了洪基,我们怎么来得及?还是依枢密院部署,以得朔州一城为最有把握。我已经回信萧革,让他争取重元,最好一起归顺朝廷。”

    赵滋道:“耶律重元败军之将,归不归顺,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韩琦道:“不可这样想,他是皇叔,归顺朝廷,耶律洪基以后就如芒在背。一个重元,可比大同府实际多了。有萧革做内应,现在我们想的,就是怎么在契丹两帝相争中得到最多的好处。”

    富弼道:“既然有内应,就可以想的多一些,未必朔州一州。重元手下,还有德州、朔州、蔚州和应州,以及大同府。我们放弃了大同府,这四州可以想办法。”

    刘几道:“按现在看来,想尽取四州不太现实。但除了朔州,还有德州和蔚州可以下手。”

    杨文广道:“我部大军原来驻沙州,正对着契丹德州。这几年下了不少功夫,那里有多少兵马,路径如何,都一清二楚。若是经略司下令,取之不难。”

    韩琦点头:“刘太尉说的是,除了朔州,可以考虑其他地方。我看枢密院部署,强调我们只取朔州一地,尽量不与契丹起大的冲突。看来朝廷还没有做好跟契丹全面开战的准备,此次不宜大打。我打算如此布置。杨文广所部,自振武县出发,做好取德州的准备。赵滋所部,自河滨县出发,进入大山,准备取朔州。刘几所部,扫荡大同府以西山地,整顿各蕃部,最好编户。”

    说完,韩琦对富弼道:“经略以为如何?”

    富弼想了想道:“如此布置,只有赵滋去取朔州,兵力少了些。到时洪基占了大同府,所部数十万大军,只怕会兴兵来攻朔州,当多派些兵马。”

    韩琦点了点头:“经略说的也有道理。贾防御,你属下所部,能不能抽出两三万人,去做赵滋的后应?如果耶律洪基兴兵来攻,你部救援。加上河东路的兵马,应该足够了。”

    富弼道:“不如刘几所部也抽出两三万人,一起去守朔州。河曲路二十万大军,灭了党项后,就有些多了。以后必然是要全部用于契丹,还是尽量把军队拉上去,先熟悉一番。”

    韩琦道:“可以。对了,狄太尉正在攻横山,贾防御那边能不能抽出兵马来?”

    贾逵叉手道:“自灵州破了,党项人已经没有出击的想法,抽两万人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部所城贩粮草俱是从保德军运到府州,再到麟州,调到东来,要有粮草才好。”

    富弼道:“自杜太尉去年带兵攻西域,胜州的粮草大多都已经消耗。我已上奏朝廷,抓紧向胜州补充粮草。枢密院的答复,是从京东路调粮过来,这些日子陆续到了。”

    韩琦叹了口气:“打仗就是打钱粮。自去年杜太尉带兵平西域,接着又攻党项,朝廷数年蓄积耗用一空,现在有些捉襟见肘了。纵然京东路的粮草调来,也只能保证打朔州一地。再大的仗,现在还真是打不起了。枢密院定下只夺朔州,虽然保守,却是无奈之举。”

    刘几道:“还好有铁路在,可以从数千里外运粮,不然这里哪能支撑二十万大军?将来与契丹开战的话,必然是五六十万人大战,那个时候,只怕要天下之半的粮草供应。”

    几个人一起点头。有了铁路,天下的战略环境大不一样了。现在数十万人连续作战,粮草还能供应充足,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京东路的粮草能运过来,全靠着铁路,不然没有办法。

    由于工业发展,两京和叶县人口聚集,需要的粮草大增。江淮两浙这两个粮仓的粮草,多是供应中原,现在还没有余力用作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