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工程师 > 第353章 通济河渠

第353章 通济河渠

    对高峰来讲,刘三娘确实是个奇异的女子,但再奇异,他也不敢在感情上招惹。

    他最想的就是刘三娘给他当个军师、参谋什么的,只是刘三娘暂时还没有这种想法,因而俩人的关系还仅仅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当然,这个伙伴关系是值得信任的。

    刘三娘之所以提出离开,应该与风小默的到来有关。自己与风小默的关系其尽收其眼底,作为聪明的女子,面对这种事情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而暂时避开则是最好的选择。

    对刘三娘的埋怨,高峰无言以对,他也不敢对,他只能任由她默默的回去。

    第二日一早送走刘三娘,高峰便安排撤走的事项。

    工地上外请的人要结算帐目,也好让大家有钱回家过个好年。

    对留守人员做了一些安排,韩强和丁宝带领原云龙山的人马驻留当地看管,何、樊两位庄主帮衬,莫大叔、项充和吴家兄弟则随自己一起去县城过节。

    凌雷无家可归,高峰约他一同去县城,却被婉拒了,他现在一门心思都在火药的研究上,加上高峰又为他提供了烟花的原理和配方,他哪还会考虑过年之事,因而决定留在此地。

    三位炼铁的师傅也不想回去,高峰已派人接他们的家人过来,他们阖家团圆,根本没心思乱跑。

    不过,高峰还是给他们布署了一个年后的任务,那就是想办法烧焦炭。

    古人都是用木材烧焦炭,那很容易,但随着木材的减少,高峰决定用煤来烧,这个工艺就有点复杂了。

    好在高峰有这个技术,他只要把方法和效果告诉他们就行了,只要他们不断试验,定能烧制成功。

    之所以烧焦炭是因为其作用很大,它不光能产生更大的热量来炼钢,更重要的是它不含硫,对钢铁的品质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炼钢可以说是高峰最为上心的一块,若能炼出合金钢材来,他可以做的事情将成几何倍的增加。

    除了安排烧焦炭的任务,高峰还给何青安排了一个任务。

    何青是何家庄人,在那场比试中表现突出,因而被高峰看中。

    高峰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年后带十几个人奔赴全国各地去。

    干什么呢?去寻找矿石。

    古人对矿产开采的不多,因而很多矿石还不知道用途,但这些矿石中含有各种重要的矿物质,对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高峰既要建化学实验室,又要炼制合金,对矿石的需求量可以说是巨大的。

    当然,这个量不是指数量,而是指品种,高峰就是让他们到各地寻找各类矿石,标明产地、位置,带回来就行了,等他腾出手来再进行化试验,从而选出有用之物。对于有用的,他自然会派人前去采购。

    两天后,一切安排妥当,高峰便带领一帮人上路了。

    让老孙头等人先走一步,高峰却带着风小默、莫大叔、项充、吴家兄弟掉头西行。

    芒砀山在永城的东北角,县城位西南向,高峰一路向西则是奔着一个重要的河渠去的。

    没错,是通济渠,这是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后修建的一条大运河,也是最重要的一段运河。

    它北起荥阳的黄河口,沿汴河至开封汴梁,在此地与汴河分流。汴河在北,由开封东行至徐州再南下入淮河。而通济渠则过应天府,南下经永城、宿州、泗县入淮,全长一千多里。

    通济渠可以说是隋、唐、宋时期连接东西南北的一条最为重要的河道,它以汴梁为中心,四通八达。向南,经淮河与山阳渎、江南运河连接,可直达杭州。向北,过黄河,接永济渠,经大名府,直达涿州。向西可达西都洛阳。向东沿黄河直入大海。

    因而,虽说开封汴梁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不怎么样,但它却是“八方辐辏,四面云集”的大都城,主要原因便是其重要的漕运中纽地位,而臭名卓著的花石纲就通过此水道运抵东京。

    通济渠引黄、淮之水,这两条河流多泥沙,因而河渠经常堵塞,在宋神宗元丰年间曾进行过一次大范围的清淤疏河工作,这是最近的一次大范围清淤工作,相距不过三十来年。

    相对来说,从南到北,整个运河也就通济渠段深受朝廷重视,这是连接东京与江南的大动脉,也是朝廷漕运的主动脉,因而朝廷在这条河渠上投入了大量的人才和财力进行维护。

    高峰选择芒砀山为基地,看中的也是这条运河,有山有水,既便于隐藏,又便于运输,就是再多的商品、货物也能通达南北。

    当然,西南方还是费点劲,这也是他决定发展马帮的原因。

    通济渠离芒砀山不远,也就十多里路,高峰几人快马扬鞭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到达,他决定对这条河渠考查一遍。

    临近河渠,一条长带出现在远方,就算此地不是码头,河中舟楫也是一片繁忙景像。

    渐行渐近,只见那舳舻相继、络绎不绝,有公家运漕,有私行商旅,来来往往,各奔南北,彰显出此河的重要作用。

    站在河岸上,高峰不由得感叹,李广修建大运河,虽参杂一些私心,却也为后世做下了巨大功勋,若没有这条运河,南北交通还不知道要费多大力气。

    “能不能在这里建个小型码头?”高峰问道。

    县城也有码头,不过相距较远,相对来说这里是最近的一个位置,高峰想建个属于自己的码头。

    莫大叔上前一步说道:“难度有点大,整个河渠都由官方统管,建码头需要官府首肯,在这半道上建一个码头官府不一定允许,其实对我们来讲并不需要建码头。”

    “为何?”高峰问道。

    “沿河向上,两里外有个石渠镇,那里就有个不大的码头,我们往来货物可以从那里进出。”莫大叔答道。

    多走两里不算问题,若可行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高峰点了点头,说道:“走,我们去那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