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谋划强取长社,而刘芒的担心,也正在于此。
虽然夺取了许县,深入到颍川东南。但长社、许昌一线狭长,如果敌军对长社发起强攻,刘芒将面临两难境地。
救援长社,则许县难保,将得而复失。
而如不救援长社,就要冒着被敌军切断退路之风险。
刘芒难以决断,无心睡眠。见岳飞帐中,仍有灯光,便走了进去。
“主公。”
“坐吧。我睡不着,找你聊聊。”
“主公,敌欲强取长社,我军若退防,则敌得逞。以进为退,方能挫败敌之企图。”
“我也是这般想法。只是,苦无应对之策。鹏举可有什么想法?”
“属下确有想法,只是,其中关键一步,尚未考虑成熟。”
“说说,咱们共同参详参详。”
“诺。”
岳飞说了自己的想法,刘芒眼前一亮。
岳飞遗憾地道:“只是,尚缺一借力之人。”
刘芒笑道:“借力之人,就在颍阴!”
……
颍阴城里,气氛紧张、压抑。
没人知道,洛阳军何时发起进攻。人们也不敢想象,这将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斗。
而不通人事的喜鹊,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尽情欢叫。
高俅坐立不安,喜鹊的叫声,更令其心烦。
高俅本是袁术伪汉朝廷禁军小校。借袁术拥立伪皇帝之机,投机钻营发迹。
一路升迁,做到中郎将,统领禁军。
这次率禁军支援颍川,高俅本想借机捞些便宜军功,以为日后继续高升的资本。
却不料,军功无望,却顶到了最前线。
颍川战局混乱,颍阴随时有被攻陷的可能,高俅不想淌这趟浑水,却又不敢擅自撤出颍阴。
既不敢主动率部寻战,也不敢弃颍阴而逃,只能硬着头皮固守。
手下虽有两万兵马,但高俅还是不放心。
担心颍阴城里混进洛阳奸细,高俅一到颍阴,就下令关闭城门,只有拿着他亲手签署的命令,才允许进出。
“报!荀氏派人求见。”
“荀氏?快请!”
荀氏,可谓颍川第一望族,战国时期荀子后人。
东汉时期,荀子的十一世孙荀淑高洁有名,下有八子,均有大才,时称荀氏八龙。
荀氏子孙,效力于各路诸侯,曹操的重要幕僚荀彧、荀攸,袁绍的幕僚荀谌,均出自颍川荀氏。
荀氏名望太高,袁术对颍川荀氏也礼敬有加。
高俅能爬的伪汉朝廷的高位,投机钻营是其特长。他也一直想结交颍川荀氏,可惜始终没有机会。
今天颍川荀氏主动登门,高俅大喜过望。
来的虽只是荀氏管家,高俅却以贵宾之礼,亲自出门,降阶相迎。
“清早喜鹊登枝,俅料定必有大喜之事。果不其然,竟是院公大驾光临!”
荀氏管家,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高俅却以“院公”敬称。
“哎呀,老仆卑贱之人,何劳中郎将亲迎。”
高俅最善和人打交道,说笑着,将荀氏管家迎进屋中。
“中郎将厚待,老仆愧不敢受。老仆奉家主之命而来,有事相托。”
“哎呀呀!仲豫先生有事,言语一声,俅亲自到府上领命就是,何劳院公跑上一趟。”
高俅所说的仲豫先生,乃现在颍川荀氏的家主,荀悦荀仲豫。
荀悦乃荀淑之孙,其父荀俭,便是“荀氏八龙”之首。
荀悦,还是荀彧的堂兄,荀攸的堂伯父。
荀悦已年近六旬,其才学,不亚于堂弟荀彧。只因当年宦官当道,荀悦始终拒绝出仕做官,而少为世人所知。
高俅最善结交,谁都知道他说的只是客套之词。但这些话出自高俅的嘴里,总是显得十分真诚,让人听了十分舒坦。
双方客套了一番,荀氏管家说明来意。
颍川荀氏,住在颍阴城外的庄园。
刘芒大军压境,荀悦担心战火波及,想将家中值钱之物,及妇孺老小送进颍阴城内,以避战祸。
颍阴早已戒备森严,没有高俅的手令,谁都无法进出,荀悦才命管家前来,求高俅行个方便。
“这个……”
高俅做为难状。
手令,由他签发,本没什么可为难的。
高俅故作姿态,无非是想把人情做大。
“院公啊,您也知道。贼刘芒大兵犯境,颍阴乃颍川根基之地。高某领受淮南王之命,驻守于此,不敢丝毫懈怠。颍阴城门,早已下令关闭,此事,实在麻烦……”
管家有备而来。
听高俅如此说,赶紧上前,悄悄递上一块精美的绢布。
高俅穿行于官场,当然知道这是礼单。
故意装着糊涂,展开一看,心中狂喜不已。
颍川荀氏,果然是大家气派,礼单之上,尽是稀罕值钱之物。
假意推脱一番,高俅半推半就收下礼单。随即写了手令,命得力亲信出面帮忙协调。
既结交了颍川荀氏,还得到了重礼,高俅喜不自禁。
但送走了荀氏官家,高俅也不禁皱起眉头。
荀氏不早不晚,偏偏在即将开战的时候,让妇孺老小进城,别是有什么问题吧?!
高俅有些后悔。
但是,颍川荀氏,连袁术都给人家面子,不是他高俅想得罪就能得罪得起的。
况且,高俅爱财如命,他可舍不得到手的厚礼。
寻思片刻,高俅有了主意。
唤来亲信,仔细叮嘱一番,亲信领命而去。
……
侯君集和陈兰两路大军,正从东西两向,进军长社。
而刘芒的队伍,并未按侯君集预想的那样,向北退防长社。
洛阳军王忠嗣张清等留守长社。
刘芒、岳飞、高昂等,分兵三路,向颍阴逼近!
颍阴城,城门紧闭。
许多居住在城外的百姓,纷纷逃至颍阴,请求进城避祸。却被高俅的队伍,全部拒之门外。
而颍阴南城门,却在这时打开了!
一支队伍,有数百人之多,全副武装,出了城门,分成两列,用手中的枪戈,驱赶着涌向城门的难民。
任凭避祸逃难的百姓苦苦哀求,官兵就是不放一个百姓进城。
“来了!”
南门大道上,十余辆大车,急急驶来。
城门口,带兵校尉大声喝道:“全都机灵着点!给我仔细检查,不许放一个可疑之人进城!”
大车驶近,颍川荀氏家眷,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