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草根石布衣 > 书评4、书友江南萧萧的书评

书评4、书友江南萧萧的书评

    本书最早是从楼主处得知,我见不肥便顺手收藏了,没看。后来楼主发帖,我也只读书评,并无探讨之意,一来楼主胜我远矣,二来作品尚未拜读。记得数日前,和楼主在内的几位朋友聊天,又谈这本书。我对楼主说,你分析人名如此深刻,恐怕作者也要看呆,心里纳闷我取得名字竟然这么有内涵么?楼主说不会,你看文就知道,这位作者是个真善知识,说其文以载道也不为过。我说我没看呢,这书讲的到底是什么内容?楼主说,是讲修行人入世历练的事。我说那可不容易写,真能把上上玄理化入日用平常就了不起了,再能提炼世情、敷衍成文,令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就更难得,必是仙草无疑啊。

    之后,楼主的一位老师插言说,楼主所言“小学功底”书友多不明其意,便令我略作解释。我于是领命,勉力解释一二。可毕竟修养浅薄、辞不达意,竟惹纷争,实非我所愿。

    不久前,楼主又建议我,书已肥,可开宰。并提醒不可囫囵吞枣,只宜细细玩味。

    我郑重地开始看书,毕竟楼主反复推荐的小说,这是第一本。目前只看到五十四章,但也已完全认可楼主对作者的推崇。为什么没读完就写书评呢?因为主角和王凯冲突那一段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

    这本书确实把抽象的道理化入了形象的故事情节,确实是修行人入世历练,确实当得起文以载道地评价。

    主角虽然没有上过学,虽然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青年,但是作者给了他一个极强的金手指,那就是师父通过十几年的教导,给主角培养了极高的价值判断力、健全的人格、深厚的修养以及守经达权的上乘智慧。这是真正的金手指,是人生的大根大本,是理体,而进入社会后的种种际遇只不过是从体起用、学而时习、随缘任运。这个金手指比什么老爷爷、什么系统、什么重生都强太多了。

    阿仁面对一次次鄙视、嘲讽、侮辱,为何能如此淡然从容?即便王凯暴起发难,依然没有妄动无明,依然是借力打力,虽然因养气功夫未臻圆满,泄露了一丝火气,但事后阿仁立刻进行了自我检讨。看到这一段我不由想起了苏东坡所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我想这就是原因所在了。阿仁虽然从事了棒棒的职业、从事了模特的职业,但他的内心没有认为自己是棒棒、是模特,不会把自己这样一个完整的人和一个具体的职业符号划上等号,正所谓君子不器。他知道自己是布衣传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才是他的志向。在等待机缘的时候,他修炼,积累,并随缘度众。所以,在生命境界上,其他人与阿仁就有不同。

    一般的人,便如荀子所言: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便如告子所言:食、色,性也。举止行为的无非出于生存的需要、趋利避害的本能,********直到寿终。整个人生是平面的,虽然每天说话做事不尽相同,但并无本质的跃迁。胆子小的,因惧纲纪国法而不敢任性为非;胆子大的,见利忘义,因满足一己私欲而能干出任何事情。这种人性中本能的一面,与动物共通。

    但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还有一点点是和动物不同的。这个一点点,古人多称为“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但我习惯称之为“觉性”,可以说这是人类独有的功能(除非禽兽草木能超脱物类所限,成妖成精)。这个觉性,说的俗一点,就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天然追求。阿仁之所以和一般人不一样,就是他的觉性已经觉醒。他能够明白,人的本能需求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孟子.告子》中孟子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如果人最要紧的是生命,那为了活命什么事不能干呢?如果人最厌恶的是死亡,那为了逃避死亡什么事不能干呢?可有人明知做了某事就能活命却不去做,有人明知做某事可以逃避死亡却不去做。“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就知道一定有什么东西比活着更重要,比死亡更讨厌。

    可见人性的问题,先辈们早就掰开揉碎,剖析的清楚明白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这么一点点的东西与动物不同。把这一点点东西找出来,保养它,栽培它,最终依靠它令自己挣脱本能地束缚,超越命运地摆布

    人的觉性与生物本能都是与生俱来,只是有的人觉性被遮蔽了,用吕祖的话讲:气拘欲蔽,日失其真。什么是修行人呢,修正错误行为的人就是。日日自省,扫除觉性上的遮蔽。

    从理体上讲,芸芸众生与阿仁没有任何不同,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觉性,但从修证境界上来说,阿仁毕竟已经先行一步,初步摆脱了人性之中动物性的缠缚,不同于凡流了。

    阿仁是小说人物,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师父,但我们没有。觉性就好似灯盏,师父给阿仁点燃了那盏灯,我们的觉性之灯又由谁来点燃呢?佛经中说: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的父母没有这个知见,没有给我们点灯,我们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的灯也没人来点亮。谁来点灯?这是大问题。

    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作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主动承担起了点灯的重任。若有缘人读此书而燃起觉性之灯,想必作者定然足感慰藉,冥冥之中也自有天降功德。而楼主的作用则仿佛给本书作了注解,来与作者共襄盛举。这和阿仁所为无有不同,都是修行人入世历练,都是践行大愿,都是为众生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