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当官那些年 > 第七十五章 下南洋

第七十五章 下南洋

    鸡鸣寺里,月光如水。

    一片静籁之中,却忽然传来一阵蛐蛐的叫声,三大士阁后的禅房随即慢慢开了一条缝。

    一个身影顿时矫捷地跃了进去,正是陈惇。他摘掉头上的帽耳,呵出好大一口白气来:“这天儿可真冷薇儿暖在灶下的蛐蛐再经这么几回,可就真冻死了到时候她发现了,可就大大不妙了”

    陈惇用蛐蛐的鸣叫做暗号的办法虽然管用,但估计也没人问过蛐蛐的想法,显然这只秋天生的、经历过霜寒的蛐蛐也被冻得缩在了一起,叫声有气无力,果然陈惇说的再挨不过一两次了。

    小小的罐子被东君捧起来,两人各搬一把椅子坐到屋子里的炭盆旁。陈惇用钩子挑了挑炭,火星猛地窜出来,一股淡淡的梅花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有没有吃剩的瓜果,”陈惇道:“给它喂一点。”

    东君用针尖挑了一点梨肉,这蛐蛐猛地一窜,抱住大啖起来。陈惇俯身凑得更近了,低声道:“女施主肯施舍蛐蛐一口吃的,也发发慈悲,施舍给小生一点吃的罢”

    东君脸色一红,道:“这里有几样点心和瓜果,你自己拿就是了。”

    “不不不,”陈惇摇头道:“小生已经闻到了牛肉的味道,女施主,你在这寺里修行,怎么还有肉吃啊”

    “我没有吃肉,”陆近真睁大了眼睛:“我也闻到了牛肉的香味。”

    “我知道了,”陈惇恍然道:“一定是这寺里的和尚吃肉,他们白天道貌岸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晚上就大开杀戒胡吃海塞”

    “不可能,”陆近真摇头道:“鸡鸣寺是佛门圣地,怎么可能有犯禁之徒”

    “那你说这牛肉的香味从何而来”陈惇道。

    陆近真掩嘴一笑:“不要哄我啦,一定是你带来的”

    “是吗”陈惇站了起来,把自己的衣襟翻了过来,又把袖子敞开让她看,居然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陆近真惊讶地看来看去,也上手在他身上搜起来:“怎么没有”

    陈惇微微一笑,左手揽住了佳人的身躯,右手却往火盆上一指:“你看那是什么”原来早在陈惇发问的时候,就将怀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了火盆旁边。陆近真的俏脸一下子通红如火,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的身子已经被陈惇圈在了怀里,不由得微微一颤,但没有躲闪,而是微微闭上了眼睛,仿佛从中汲取到了力量一般。

    见到伊人如此,陈惇的心仿佛一下便融化了,他伸手将她紧紧搂住,在她发间印下一吻,嘴里却依旧说出令人哭笑不得的话:“吃不上肉的日子,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不过是半个月静心食素,怎么你觉得我就像是过的水深火热一般”陆近真道:“如果、如果我每天都能听到蛐蛐的叫声,那我就是吃一辈子素,也欢欢喜喜。”

    陈惇哈哈大笑道:“那我可就不如你了,我是一天不吃肉就不行,要是哪一天我的敌人发现这一点,他们根本不用费尽心思搞死我,只要把我关起来当个兔子喂上几顿,我保准就什么都屈服了。”

    陆近真想到这个场景也展颜而笑起来:“看来以后就可以用这个办法威胁你啦。”

    “糟糕”陈惇顿时大叫起来:“我的法门被东君知道了,将来她同我吵架拌嘴了,便要用这个办法对付我,那我可不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还是要在东君的五指山下奋勇搏一搏的。”

    “你要怎么博”陆近真忽闪着大眼睛道。

    “我要如今日这般,嘴巴上抹上蜂蜜来见她,”陈惇手上忽然又多出一个纸袋子来:“她就不知道我究竟还有几个惊喜等着她。”

    陆近真没想到他居然还有东西,事实上陈惇给她带了两个蜜汁鸡腿,即使贴身放着,也早已冷冰冰地没有热气了。陈惇将签筒里头的签子串起了鸡腿放在火盆上加热,直到上面金黄色的蜜汁又重新恢复了流动:“快吃吧。”

    看着她小口小口地吃着,陈惇就道:“我打算和邵芳,还有开阳先生去一趟南洋。”

    这事情其实还是展销会的尾巴,邵芳跟葡萄牙商人佩德罗做了一大笔生意,佩德罗显然资金不足,但他提出他在满剌加有一船苏木,想用此和邵芳以物换物。而邵芳近期也有去旧港的打算,去年十月份他的两艘船遇到了大风暴,差一点沉船,抵达旧港的时候船身几乎毁坏不堪,当然货物也损失惨重,这大船就停在当地进行修补,船上员工共有四十二人,最近两个月了都没有消息传来。

    邵芳如果仅仅是为了去看这艘船而出海是不划算的,他在龙泉的民窑订了一批瓷器,又收购了一批茶叶,装满了三艘大船准备去满剌加销售,与之同行的是郑若曾,但郑若曾不是为了做买卖,他是打算测绘海疆,他的地图修订出来给胡宗宪看,胡宗宪的想法和陈惇一样,认为海岛地图缺失,海图并不全面。

    胡宗宪的水师也会护送他们一程,当然说到这个水师,张经同倭寇作战,并不注重水师和舟车,他主要还是依靠终于姗姗来迟的广西狼兵,因为胡宗宪提请设立吴淞炮台和海防巡捕营,又根据崇明岛的独特地理位置,组建崇明岛水师,两月间似乎有模有样,张经在这一点上奏劾他“侵越职权”,不过一向与他作对的赵文华反而弹劾张经“不作为”,在朝堂上据说掀起了一轮骂战。

    邵芳建议他也准备一点货物,在满剌加可以抛售地很快,但陈惇拒绝了,他并不是为了赚钱,展销会及东街商铺给他带来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净收入,他对着东君道:“这次去南洋长长见识,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男儿总要离乡远游一次。”

    “海上风浪很大”东君道。

    他见到东君眼中的担忧,哈哈一笑:“别担心,这次水师护送呢,而且邵芳的船队很有经验,我这就算是免费乘船旅游了,回来给你带南洋的土特产。”

    陆近真望着他咬了咬唇,忽然从脖子上取下一样东西,放在了陈惇手上,“这个你拿着。”

    “这是什么”陈惇手中的东西像是一把造型小巧的银库钥匙。

    “这是陆氏的信物,”陆近真道:“你可以拿这个到任何一家分号提取任意数额的钱款,他们不会问的。”

    “那可太贵重了,”陈惇一笑:“搞得我有一种自己是个靠老婆吃饭的小白脸的感觉。”

    陆近真脸色一白,急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当然不是这个意思,”陈惇哈哈道:“和陆家相比,皇帝都算个穷人了,弄得我原本以为有个万把银子就能逍遥快活的人压力山大,看来发家致富必须要作为一种终身信仰,而不是一个阶段的目的。”

    陈惇的航行从太仓刘家港出发,这个港口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出发的港口,元代的漕粮也是从这里出海北上。陈惇满怀兴致地站在大船上吹了半刻钟的风,脸颊立马皴裂了两道不大不小的口子,在邵芳和郑若曾戏谑的眼神里,被迫涂上了厚厚一层猪油膏。

    “三宝太监开发了苏州太仓港口啊,”陈惇不由自主感叹道:“据说刘家港以前虽然深泓近岸,但直到永乐年间,才开始扩宽边滩,现在即使水道淤塞了这么多年了,但依然能看到万吨级上的泊位,可想当年万国来朝的盛况。”

    “其实不是为了下西洋而扩宽了港口,”郑若曾解释道:“你看到太仓南码头的仓房了吧,那里有仓房四百二十余间,当初其实兴建了九百多间,全都用来贮存粮食,洪武年间用来运送粮食的士兵就有十万人,后来郑和下西洋,运河又开发起来,这些仓房就变成了郑和船队暂时存储物资的地方。”

    “苏州的造船业就属太仓最为发达,”总兵王宣也道,这是胡宗宪手下的水师将领:“当年给三宝太监做大船,比南京宝船厂生产的船还实用,特别是二三百吨的中型战船,船头用硬木护围,配制砍刀、钩镰、弓弩,装备火器、火枪等,图纸还保留着呢,后来被汪太保公要走,组建了广东水师,他们的大船更先进些,这次胡大人就是要我们顺道去广东,提调广东水师大船来浙江协助作战的。”

    船上的人热烈地讨论着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当然郑和当年的船队按照船只大小可以分为宝船、料船和橹船等,但按照功能来分,就有粮船、水船、马船、战船和坐船等许多种类,王宣刚才说的南京宝船厂就专门生产郑和的座驾大宝船,太仓的船厂生产的就是战船。

    一百多年过去了,南京宝船厂已经关门倒闭了,太仓的船厂还苦苦维持着,为浙江水师打造着战船,然而规模也一缩再缩,没有昔日的辉煌了。

    海上的日子还是让陈惇感到新鲜,他和船工合力调了许多大鱼上来,冬日的资源尤为丰富,但季风非常难以对付,因为他们出海本就不在正确的时间,大海上的风更像是乱流一般,全靠邵芳手下经验丰富的船工操作,当然佩德罗的两艘大船上也有几个优秀人才,而且他们的地图也标的很准,知道什么地方有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