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道宗和李雪雁高兴的样子,李佑心中却有些发毛,其实这件事情,他现在真的没有绝对的把握。首先他对吐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还不清楚。其次,松赞ganb可不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
李佑故意做出有把握的样子,只不过是先安定李道宗和李雪雁的情绪,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帮助自己劝说松赞ganb。
李佑说道:“吐蕃面临的问题是内部出现了分裂,有人趁着松赞ganb离开了吐蕃,想取而代之。刚刚发生的刺杀事件,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你们现在前往吐蕃,可以说危险性极大。因此,我不主张你们马上前往吐蕃。”
李雪雁很自信的说道:“赞普在吐蕃的威望极高,他回去以后应该能够平定叛乱的。你不让他回去,那不是任由着吐蕃内部继续分裂下去吗?”
李道宗心中也是这样想的,他望着李佑,看他怎么说。
李佑说道:“吐蕃与咱们唐朝不同,内部的政治势力分为四大部族和八大领主,他们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也各有各的打算。政治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就很容易发生分裂。
你们还记得当年的东突厥吧,他们那时可比现在的吐蕃强大的多,控弦百万,并非夸张。他们当年曾经兵临长安城下,逼得我父皇签订了白马之盟。结果如何?短短的四年时间,就被唐朝所灭掉了。
原因何在?东突厥是由18个大部族组成的,受到外部势力的挑唆和支持,很容易就会发生分裂。当年与竭利可汗一同进攻长安的突利、薛延陀以及铁勒各部,在我父皇答应了他们提出的条件之后,都跟唐朝结盟了,在最关键时刻,给了竭利可汗狠狠的一击,最终导致了东突厥的灭亡。
吐蕃的现状,跟东突厥当年的情况何其相似?”
李佑所分析的吐蕃现状,李道宗和李雪雁也都是认可的。可是,他们认为这个挑拨吐蕃所谓的外部势力,就是眼前这位王爷。李世民对东突厥是这么干的,李佑对于外族势力的分化瓦解的手段更是青出于蓝。
他们虽然没有说出来,可是眼神儿里却流露出了对李佑的不满。
李佑明白他们的想法,说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这么跟你说吧,剥离吐蕃的臣属国这件事情,的确是我做的。可是吐蕃内部的事情,我真的没有插手。我对吐蕃的态度,是需要他们保持稳定,就是说我是支持松赞ganb的。这一点我以前跟叔王提过的。”
李佑的确跟李道宗说过自己想经营南亚大陆,因此需要吐蕃保持稳定的想法,李道宗也跟李雪雁说过。
李雪雁问道:“吐蕃内部是谁在分搞分裂,又是谁派人来刺杀赞普的?“
李佑说道:“这件事情我已经派人去调查了,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我猜想,这件事情绝不是因为松赞ganb离开吐蕃,那些人才临时起意要进行反叛的,一定是早就有人打着分裂吐蕃的主意了。松赞ganb离开吐蕃,仅仅是给他们制造了一个机会而已。”
李道宗问道:“殿下,您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李佑说道:“对于这件事情,我先说一个咱们努力的目标,看看你们是否能够接受。”
李雪雁问道:“什么目标?”
李佑说道:“我父皇和朝中大臣们想吞并吐蕃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尤其是我父皇,他希望泰山封禅大典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因此,最低限度也会要求吐蕃向大唐臣服。
我希望松赞ganb能够向大唐表示臣服,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尽我的所能帮助松赞ganb平定吐蕃内部的反叛,确保他对于吐蕃的稳定的统治,雪雁妹子也能够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吐蕃的王妃。
我会向父皇建议,册封雪雁妹子为大唐公主,风风光光的嫁到吐蕃。不知道这样的结果,你们能不能接受?“
李道宗没有什么意见,李雪雁心中虽然希望松赞ganb仍然保持帝王的身份,可她是一个明白人,知道那样的可能性不大了,对李佑提出的方案,她也能够接受。
她说道:“堂哥,我不在乎赞普是否保持帝王的身份,只要能够让他平平安安的回到吐蕃,哪怕是安安稳稳地做一个郡王,我都愿意。”
李佑望着李道宗,等他表态。
李道宗点头说道:“殿下,臣也没有什么意见。“
李佑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李雪雁有些担忧的说道:“赞普是一个骄傲的人,让他向唐朝称臣,这件事恐怕不太容易。”
李佑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因此这件事情才需要咱们共同努力。”
李道宗问道:“殿下,您希望我们怎么做?”
李佑说道:“我现在正在等王玄策的消息,应该很快就会就有了。在这段时间,我希望松赞ganb暂时留在长安。驿站这里人多嘴杂,叔王你在长安县不是有个庄园吗?你们最好暂时先住到那里去,我会派飞虎军确保他的安全。
你们把我刚才所说的意见,先跟松赞ganb谈谈,好让他心里有个准备。
松赞ganb是一个骄傲的人,可是他也是一个聪明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会认真的权衡利弊的,因此说服他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他不同意这个意见,你们也先不要着急,稳住他别闹事就行。
等到我得到了吐蕃准确的消息,我会亲自去跟松赞ganb谈的。”
对于李佑的安排,李道宗和李雪雁都没有什么意见。
李佑随后告辞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李道宗亲自前来通知了李佑,说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说松赞ganb同意暂时留在长安了,他们今天就会前往长安县李道宗的庄园。坏消息是松赞ganb说唐朝卑鄙无耻,他宁死也不会臣服唐朝。
李道宗担忧地说道:“殿下,松赞ganb这样的态度,可如何是好啊?”他真的很担心,李世民会因此生气,就会要了松赞ganb的命。
看到李道宗满脸发愁的样子,李佑心中也有些郁闷,知道要说服松赞ganb还要大费周章。
他故作轻松地笑道:“叔王,看把你愁的。我跟你说吧,你别听松赞ganb的叫嚷,他就是在耍小孩子脾气呢。他是一个聪明人,他这么说,不过是想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已。”
李道宗跟松赞ganb相处的时间也算不短了,他也认为松赞ganb是一个聪明人。对于李佑的话,他认为还是有道理的。于是,就告辞离开了。
李佑把自己对吐蕃问题的解决方案,向李世民做了汇报。
李世民看来是不同意李佑的意见,他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说要将松赞ganb扣留在长安,等到他回到长安后再说。
这件事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办了。
李佑有些头疼。不过这货向来心胸宽阔,暂时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不想,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懒得去处理。他一门心思的开始筹备美食大会的事情。
魏征是真的关心李佑,他在家一直也在琢磨这件事情,认为这件事情十分棘手,于是他又来到了西北王府,想安慰一下李佑。
李佑没有把李世民的态度告诉魏征。既然告诉他也没有用,何必再让魏征跟着发愁呢?
李佑只是说了一句这件事情自己会有办法,接着就兴致勃勃地向魏征推荐新的美食了。
不久以后,王玄策终于从西北道发来了电报,他介绍了在吐蕃发生的情况。
原来,这件事情的起源,跟李佑猜测的大致相同。
尺尊国王原来一直受到天竺国的拉拢,在天竺和吐蕃之间脚踏两只船,左右逢源。王玄策向尺尊国王提供了臣服唐朝的条件,远远地超过了天竺和吐蕃开出的条件,于是,尺尊国王就动了心思,开始在三个国家之间周旋了。
天竺国王为了得到尺尊王国,原本也一直在吐蕃上层做着分化瓦解吐蕃的工作。此时,他眼看着尺尊王国要投靠唐朝了,他们就加大了在吐蕃内部活动的力度,希望在吐蕃这个尺尊王国的宗主国的帮助下,逼迫尺尊国王臣服天竺国。
松赞裕德是松赞ganb的堂叔,对于松赞ganb继承了吐蕃的赞普之位一直耿耿于怀。由于松赞ganb精明强干,他一直隐忍至今。
这次松赞ganb离开了吐蕃,就给了松赞裕德叛乱夺权的机会,于是,他跟天竺王国达成了协定,由天竺王国支持他成为吐蕃的赞普,松赞裕德向天竺主国称臣,并且将尺尊国割让给天竺王国。
得到了天竺王国支持的松赞裕德联合了吐蕃的几大领主,开始向松赞ganb发难,上来刺杀松赞ganb的人,就是他派出来的。
之所以选择在长安刺杀松赞ganb,是为了给唐朝制造混乱,阻止唐朝插手吐蕃的事情。
王玄策还提供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