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战况出乎意料得顺利,纪凌率军大获全胜,而也先部损失上万,元气大伤,在随后的两次试探中也接连惨败,最终不得已退回了漠北。
围困大同城的知院阿剌同样也没讨到什么便宜,不过他也没有再做更多尝试,而是在初战不利后,就直接撤兵而去,以防城内的郭登暗算。
不过郭登本就没打算和知院阿剌硬碰硬,因为在他们的情报探测中,得知阿剌随着利益冲突不断扩大,目前与也先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
纪凌和郭登经过分析,认为目前蒙古草原上可以与也先一较长短的势力不多,阿剌算是一支,所以他们打算培养阿剌这支势力,因为他和也先已经生了嫌隙。
如果已经有了不臣之心的阿剌在不久之后和也先反目成仇,纪凌和郭登自然乐见其成,即使只是让也先对阿剌有了猜忌之心,估计如今骄狂成性的也先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阿剌,那就让他们火并呗
而令敏敏高兴的是,纪凌虽然没有杀死也先,但带回了阿噶多尔济的尸首:如果当初不是他背叛父汗,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境地,所以纪凌也算是间接为自己报仇了。
所以即便如今敏敏身子不方便,但还是在晚上满足了纪凌的小小愿望,把他搞得那叫一个欲仙欲死。
可到了第二天,纪凌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得到消息:宣府方面虽然守住了城池,但昌平侯杨洪在敌军的围困中力竭战死,殉国了
原来当初阿剌从大同撤兵后,并没有退回塞北,而是趁机绕到了宣府,与伯颜帖木儿合兵一处,结果给在宣府城外的杨洪造成了致命打击。
对于这个古稀之年仍奋斗在边关前线的老将,纪凌心中还是有着很大的敬意的,虽然他护短,但有几个人不疼惜自己的儿子更何况他还为大明做出了不少贡献。
不过朱祁钰看起来并没有多么哀伤于杨洪的去世,只是礼节性地为其辍朝一日,然后追赠其为颖国公,谥号“武襄”,并由其子杨俊继承其生前爵位昌平侯。
而对纪凌大败也先的功绩,朱祁钰则特旨褒奖,在命他回京述职、操练忠、勇二营的同时,还准其休假月余,这意味着纪凌终于可以跟家人在一起过一个好年了
于是在景泰二年十二月上旬,纪凌终于再次踏上了回京的道路,不过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他特地将魏七留在了大同。
尽管天气严寒,但无论如何也阻不住纪凌那颗回家探望的心,因为他早就接到消息:王诗怡已经给自己生了个大胖小子名字已经起好了,叫做纪杰。
遗憾的是,无论纪凌怎么算日子,也没法赶回去给儿子过满月,当然,还有更为尴尬的一件事:自己这次还得把已经大了肚子的敏敏给带回去。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纪凌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渣男,好在王诗怡足够通情达理,虽然听说纪凌在大同搞了一个女人,但并没有任何抱怨,反而还对即将到来的敏敏表示欢迎。
这就很让纪凌感到欣慰了,于是回到家后,纪凌赶忙对王诗怡进行了一番慰问,而王诗怡产后的护理恢复都还不错,也没有什么身子发虚的情况,表面看来已经和产前无异了。
更令纪凌高兴的是,王诗怡和敏敏相处得也异常融洽。虽然她们俩性子不同,但一个温婉大方,一个开朗热情,因此平日里接触倒没有什么矛盾,反而亲密的如同姐妹一般。
纪广一开始听说纪凌找的是个蒙古女人,心里还不太愿意,不过待看到敏敏本人后,倒也觉得挺好,因此就没有什么异议了。
男人之间的话题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身为儿子的纪凌如今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感悟颇多,因此和父亲纪广一聊起来,便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后半夜。
接下来的几天里,纪凌没干别的,除了往忠、勇二营那边去了四五趟,其他时间都用来陪老婆孩子,顺带也跟着亲自照顾一下怀有身孕的敏敏。
曾经身为纪凌贴身丫鬟的白菱如今需要操持夫人王诗怡和如夫人敏敏两个人的杂事,这让她不由得一阵气苦:少爷的女人越来越多,真是太风流了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轮得到我
纪凌看得出白菱的失落,而且他最近常常想起魏七私底下和自己开玩笑的一句话:其实白菱从小就喜欢少爷呢
白菱喜欢自己吗纪凌当然看得出来,记得自己刚来这个世界时,就在和白菱接吻
白菱于自己有情,又于自己有恩,只不过当时碍于她年龄太小,所以纪凌不敢有什么邪恶想法。
现在白菱已经十七八岁了,在古代也算是适婚年龄了,可随着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优秀女人越来越多,本来条件挺不错的白菱却对自己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
纪凌不想做一个情感收割机,只要是觉得差不多的,就都娶到家里来,事实上当有足够多优秀的女人供自己挑选时,纪凌只想要自己特别喜欢的,不然太多了也是心累。
因此纪凌有时候不太敢面对白菱,只好将她打发着去照顾王诗怡和敏敏,而且更让他诧异的是,回到京城后才发现,倚红楼的李怜儿竟然在无形之中对他产生了吸引力:相较而言,他更想要得到李怜儿。
李怜儿漂亮,性感,是一个绝佳的尤物,更难得的是,她还有着知性温柔的一面,试问这样一个女人,又有谁不想一亲芳泽呢
纪凌现在的性子是想做什么,自然就会去做什么,所以在家里呆了几天后,他就又跑到倚红楼去了:喜欢的就要把握住,矫情的都是王八蛋,所以纪凌不会有片刻犹豫和心理负担。
可谁知他刚到了倚红楼,突然感觉里面乱糟糟得闹成一团,紧接着便有一个小厮撒丫子跑了出来,“打起来了,又打起来了”
“谁和谁打起来了”
“成国公朱仪和昌平侯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