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明 > 第一千九百十七章 不破,不立

第一千九百十七章 不破,不立

    陈子龙抬头道,“王爷可知,为何您权倾天下,人心依旧若即若离吗?远的不说,近的,如首辅、如子龙、如大将军府诸公……您不会不知道,子龙召集上万人,动静不为大将军府侦知吧?”

    吴争神色凝重,点点头道:“卧子先生所言甚是……争也想不通这点,按理说,诸公心向我,不该任由你……胡来!”

    陈子龙轻轻一叹,起身,走到墙角的草堆,和身往上一躺。

    侧身背对吴争,象是自言自语,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吴争脑子里“轰”地一声,象是抓到了一些什么,可一时半会又不能通透。

    踌躇间,陈子龙再次说道,“读书人明事理……明的是什么理?”

    “传承!”陈子龙依旧背对着吴争,“王爷想要一个君不君、臣不臣、弃士人、扶布衣的世道,那就须改变读书人的想法……确实,王爷也在这么做了,可用的人不对,让旧人教新人,事倍,功半矣!”

    吴争大悟,躬身一礼,“谢卧子先生指教!”

    陈子龙挥挥手,“汝不杀伯仁,伯仁亦为汝而死,前有首辅,今有子龙……商贾逐利不可尽信,莫负读书人!”

    吴争张口,注视侧卧的陈子龙良久,几度欲言又止,然,最终轻轻一叹,转身而去。

    ……。

    名满江南的卧子先生,死了。

    不是死于狱中,而是死于刑场。

    湧金门外,西子湖边。

    读书人连寻个死地,也是那么诗情画意。

    吴争同意,虽然没有去观斩,但,陈子龙无论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吴争决定,都一一满足。

    任何时候,不能亏待了读书人!

    正如陈子龙最后嘱托——莫负读书人!

    吴争甚至同意,不阻拦陈子龙任何故旧至交的交谈、观刑和民众自发的祭祀。

    这是一场数万人参与的公审。

    从周边各府闻讯涌来的上万读书人,皆跪地痛哭。

    痛哭声,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吴争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听到,但可以想象得出,这种场面。

    一代文豪,没有死在鞑子的刀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刑罚下,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按察司,以张煌言为首,组成七人陪审。

    众目睽睽之下,除张煌言弃权,另六人皆裁定陈子龙有罪,死罪!

    没有人敢在这种局面下枉法,这是吴争的明谋。

    杀人不难。

    难在于,诛心!

    无数的人在场内诅咒着,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谁都明白,他们在诅咒谁。

    这是一场无法挽回的审判。

    无法挽回之处在于,无人能、敢去质疑它的结果。

    陈子龙自己主动认罪服法,而所获之罪,又是不赦之列的谋反罪,恐怕连天王老子到来,也难以改变他的结局。

    而大将军府的政务,从五年前开府之日,吴王殿下就未插手过。

    也就是说,按察司组成的陪审团,皆是江南极负盛名之辈。

    譬如,为陈子龙两朝同僚,清军南下之时,写下绝句“……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寄语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明志的天启年进士张肯堂。

    譬如,少时与陈子龙、宋征舆共称“云间三子”,同为应社成员,此时为吏部主事的李雯。

    连这些陈子龙的故交至友,皆认为陈子龙所犯之罪不可赦,陈子龙自然是死定了。

    吴争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此时,怕再没有人,可以阻挡自己改变这天下的脚步。

    无论是谁,皆扫除之!

    哪怕是名满天下的卧子先生,亦不能!

    可敬重之,然,须杀之!

    不杀,则法不可立。

    不杀,改革则废!

    而陈子龙自己,也在数万人目光下,坦然认罪。

    从张煌言的口中得知,陈子龙从始至终,面带微笑。

    只是在审判结果出来之后,他似乎发了些牢骚,“……我本一身傲骨,

    奈何世事无常。

    悲从心中起,百般不如人。

    本以为傲从骨中生,万难不屈膝。

    可是傲骨又值几文钱?

    最可叹放下了尊严,却换不回柴米油盐。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哪……!”

    陈子龙最后面朝为他痛哭的读书人,拼尽全身力气地大声呼号,“……向北!向北!向北……!”

    引得万千读书人,由此齐齐诵读陈子龙早年所做,被江南读书人熟知的别赋》:“……至若祖道浙江,歌骊易水,击筑渐哀,举杯数起。人虎狼兮不复还,感乌马兮谁能理。信事君兮无二心,愤国仇兮渐壮士。独临风以唏嘘,咸攀辕而莫止……。”

    做人做到这种程度,死,而无憾矣!

    吴争听后,对张煌言如厮感慨道。

    张煌言看着吴争许久,突然撩袍摆,屈膝而跪,“启禀监国吴王殿下……臣,有罪!”

    吴争闻听,脸色平静,没有丝毫意外。

    “前者已逝,往事不可追……此事,到此为止吧!”

    说完,吴争飘然离去!

    张煌言闻言如中雷霆,颓然坐地,而后放声嚎哭,形若疯狂。

    ……。

    陈子龙主动认罪服法,让江南各府读书人,虽不满,但无理由反抗。

    人的忘性很大,仅三、五天后,市井坊间酒肆茶楼,皆已很少有人谈起陈子龙的死。

    而随着凤阳府大捷的消息传开,民众的狂喜,瞬间洗去了心中的最后一丝哀怨。

    吴争说得对,前者已逝,往事不可追。

    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往前走,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大将军府的府门,已经修缮。

    死去的府卫,已经收殓,家人被妥善抚恤、安置。

    而府门外,街道上的血渍,已经被冲刷干净,干净得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极其不堪的一幕。

    然,最棘手的,还是被府兵和长林卫抓捕的那数千叛乱者。

    不能总关在狱中,又不能尽杀之。

    放,则法不立。

    杀,则苦人心。

    王府中殿,议事堂内。

    熊汝霖、张国维、张煌言等诸公,已经为此商议三日,皆不得要领。

    他们心中皆主张赐以宽仁,可他们不敢。

    特别是陈子龙的死,让他们见识到了,吴王殿下随和的外表下面,有一颗坚定而固执的心。

    就在诸公愁眉不展之时,打回到杭州府,就没有与他们商议任何事的吴王殿下,出现了。

    “不知者不罪!”

    “只究首恶,协从不追!”

    “妇孺老幼,亦如此!”

    惊愕之后,诸公跪服,皆称颂道:“殿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