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应运听从,坐了回去,答道“安西王如今驻兵于安顺周边,大西军有兵二十三万,但安西王手下可用之兵,也就五万多人……但安西王有一千象兵,可克制清军骑兵,冲撞起来足以完胜敌军战马。”
吴争并不惊讶,史上李定国之所以能“两蹶名王”,多少也有这支象兵的功劳。
象兵确实厉害,但这不可复制,因为数千里地,运输不便、训练不便,况且可用大象也没那么多。
所以,吴争只是平静地点点头。
黄应运继续道“大西军四王的定北王艾能奇,在征讨东川时中了毒箭,伤重不治,如今大西军二十多万人,平东王孙可望占了一半,手中有十余万大军,此时正攻略川南……学生此来,是受安西王之命,商议与吴王联合抗清事宜。我王之意,如果我王北进至湖广,吴王可否调兵入江西?只要两军可以会师,打通湖广与江西之间的通道,便可以拦腰截断闽粤清军,如此,至少长江之南,清军就无法威胁到我朝了。”
吴争点点头道“此是本王份内之事,联合抗清本王自然是欢迎的……不过,如今本王的势力最多伸进江西以东,还过不了鄱阳湖,与贵州尚有二、三千里之遥,这很难将联合抗清落至实处。另外,我朝连年与北面清廷征战,国力、民力已经不支,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只能暂时休战,如此,本王便不能明着调兵西进。”
黄应运有些失望地点点头,道“吴王说得是,好在抗清大业并非一蹴而就,只要心中始终存有此心,定能收复北地……。”
吴争莞尔一笑,道“其实一切都是借口。”
黄应运闻听诧异地看着吴争。
吴争道“打与不打,关键在于自己的实力,如果今日实力足够,明日本王便可挥师西进,但问题是……李将军能做得了大西军的主吗?如果作不了大西军的主,仅以他五万多的兵力,怕是进不了湖广,就会全军覆没,而本王到时,既救不了他,更会引火烧身,清廷定不会罢休,必然渡江来攻。”
说到这,吴争微笑地看着黄应运。
黄应运踌躇起来,李定国是与他说过,要与孙可望决裂,但并没有付诸于行动,更没有说过什么时间,这让黄应运无法回答吴争的问题。
吴争应运答不上来,因为李定国的性格,对外强悍,对内却比较温和,要与一起长大的义兄弟决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你别急。”吴争安抚道,“你也说了,抗清大业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联合之事还待细细思量,该如何联合,首要目标是什么方向,相互之间有怎么的约束,两军如何沟通,利益如何分配等等……关系到双方日后能够一贯、自始至终地维持盟友亲密关系,这些大纲领需要事先决定,这不是一日便可商议好的,可能需要你数次千里奔波于两地之间……这样,你且留在杭州府几日,多去逛逛,本王安排你去辖下三大学院军工坊和港口船坞看看,你回去之后,也可以将此地的景象如数描述给李将军听。”
黄应运应道“学生愿遵从吴王安排。”
……。
黄应运被引出门外,马士英一闪而进。
吴争头也没抬,笑骂道“怎么……如今进门都支语一声了?”
马士英向前走的脚刚抬起到一半,连忙放下,惶恐道“属下失礼了,这就出去,重新来过,还望王爷不罪。”
说着转身往外跑。
吴争没好气地道“我说马瑶草,你就不能换个花样,来表现你察言观色的玲珑劲吗?次次都是这惶恐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做主公的怎么薄待了你……回来,有话就说。”
马士英讪笑着,摇摇头道“王爷,刚接到消息,荆王朱慈煃……上任宗正卿了。”
吴争惊讶地抬头,看着马士英道“就是追杀本王岳丈的那个混蛋?”
“是。”
吴争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疯了……她定是疯了。”
马士英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吴争道“皇帝怕也是无奈之下才下了旨意……荆王朱慈煃在您在京城抄了上百家宗室之后,便热÷书集起一帮子人,自封宗正卿,声言要与您抗衡,斗争到底。”
吴争“噗”地喷了出来,“本王没听错吧……就凭他们那些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目不识丁的废物?”
马士英不敢接话,至少如今大将军府名义上还是朝廷之下,吴争可以,他不可以。
过一了会,马士英道“自从钱公离开,黄道周独木难支,如今的朝廷中,大权已经落入宗室手中,宗室在宫城外热÷书众闹事,都御史王翊上前阻拦,被荆王朱慈煃当众啐了口痰,还被陛下勒令待在府中待参……已经没有人再敢反对荆王一伙。”
吴争悠悠道“她一个女子,挡不住这群虎狼。”
马士英小心问道“那……您要不要伸手,帮陛下一把?”
“怎么帮?”吴争斜了眼马士英,“当初她设计赶我出京,就该想到,没有了我在背后为她遮风挡雨,这群虎狼能把她囫囵个吞了。”
马士英立马变了腔调,点头道“您说得是,自作孽不可活。”
吴争笑啐道“这叫什么话?在你眼中,本王就是那种见死不救之人吗?”
马士英再次转向,道“王爷自然是仁义之人,怎会见陛下有难,而无动于衷呢?”
吴争没好气地道“可这是他们朱家之事,我一个姓吴的,怎能掺和?你是想让天下人都指我司马昭之心?”
马士英哭丧起脸来,怎么说都不对,这是要闹哪样嘛?!
吴争想了想道“就凭这些人,还闹将不出什么大事,让她先烦着吧,否则我一出手,怕又是好心没好报……况且,若不经历这些事,她又怎会真正老练起来独当一面?真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我再出手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