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谋断九州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军

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军

    次日夜里,徐础与昌言之牵马步行,小心地从楚军营地附近绕行过去,里面的兵卒正在饥饿中煎熬,不是在睡梦中磨牙,就是睁着眼睛幻想下一顿饱饭,没人浪费精力出来巡视。

    昌言之回头望了一眼营中地寥寥无几的火光,喃喃道“晚上这里更可怕,像是一座鬼营公子真不进去?”

    “不去,我带去的消息,必定令楚军大乱。”徐础匆匆赶路。

    “这明明是好消息啊?”昌言之大惑不解。

    “就因为是好消息,楚军才会承受不住,他们忍饥挨饿已久,一旦听闻襄阳城愿意接纳,必然蜂拥而去,无人能够弹压。”

    “公子不是觉得宋取竹的部下都很忠心吗?”昌言之小声道。

    “那只是揣测,做不得准。”

    两人离开楚营已远,重新上马,昌言之隐约猜到徐础要去哪里,还是道“这条路好像只有一个去处。”

    “嗯,夷陵城。”

    “可是……”

    “如果运气好的话,杨钦哉还没回去,城中将士不了解他与奚家之间暗中达成的阴谋,还会热情接待我。”

    “啊?”昌言之宁可去楚营,“楚军崩溃就崩溃吧,公子何必替宋取竹着想?”

    徐础笑道“我不是为他着想,而是为襄阳着想。难得襄阳城主不肯向并州军投降,来向宋取竹求援,可他若见到楚军现在的样子,无论楚军崩溃与否,他都会大失所望,斗志陡降。”

    “所以公子想劝说杨摸鱼水军前去支援?”

    “比这还要多。”

    “加上奚家军?”昌言之大吃一惊。

    “更多。”

    昌言之呆了半晌,“公子想将南军也……”

    “并州军背后乃是贺荣人,非得有强援,才能鼓舞士气,守住城池。”

    默默地行了一会,昌言之道“我向来相信公子,可是这一次……这边的仗还没有打完,公子竟然想劝三方,不对,四方罢手讲和共援襄阳?”

    “不如打个赌吧。”

    “嗯?”昌言之对徐础的坦然感到不可思议。

    “我若成功,你一年不要喝酒。”

    “这算什么赌注?我只是偶尔喝多一些……好吧,公子若不成功算了,公子若不成功,肯定会将咱们的性命搭进去,没什么可输的。”

    “哈哈,即便如此,你有什么想要的,不妨说出来,权当游戏。”

    昌言之寻思一会,“要别的东西估计公子也拿不出来,不如收我为弟子吧。”

    “咦?”轮到徐础吃了一惊,随即笑道“我有何德何能,能做你的师父?”

    “我没嘲笑公子的赌注,公子也别嘲笑我的。”

    徐础咳了一声,正色道“好,我此行若不成功,一定收你为弟子,只是我可能没机会教你什么。”

    “没关系,有师徒名分就够了,这样我死之前,也能大喊一声‘我乃名士范闭的徒孙’。”

    “哈哈。”

    楚军营地与夷陵城相距不远,但是先要渡江,半夜过后,两人赶到渡口小城,昌言之心里忐忑不安,如果杨摸鱼已经回来,他们这就是自寻死路,蜀王的庇护也不知还有没有用。

    城头守卫听到马蹄声,立刻大声道“来者何人?再往前闯,我们可要放箭啦!”

    “我是徐础,刚从楚营赶回来。”

    “是徐先生?听说你被宋楚脚扣押了。”卫兵惊讶地说。

    “楚王爱开玩笑,其实是留我喝酒,刚刚我得到紧急消息,要立刻进城面见石将军。”

    石将军是杨摸鱼的副手,奉命守城,也是他此前接待徐础。

    “我觉得石将军肯定知情。”昌言小声提醒。

    “嗯。”

    无论怎样,城上士兵显然不知底细,只知道徐础乃是蜀王使者、江王杨钦哉的贵客,立刻派人下城开门。

    “徐公子在此休息一会,等天一亮……”

    “不能休息,事态紧急,请立刻派人送我渡江。”

    “摸黑行船,可不安全。”

    “越快越好,多待一会,怕是也会耽误时机。”徐础严肃地说。

    守城将士被唬住,立刻分派人手准备船只。

    沿江大城多位于再岸,夷陵城也不例外,北岸小城其实只是一道矮墙,护住渡口与水面上的船只。

    杨钦哉部下全是水军,船只自然不少,事实上,几百里范围内,所有船只,不分官民,都已被他夺来。

    撑船数人都是好手,顺利赶到对岸。

    马匹在船上吃了些草料,上岸之后,徐础又向士兵要一匹马,与昌言之分乘,直奔城里。

    他是城中贵客,语气急迫,句句都像是在下命令,杨军兵卒深受感染,闻命立从,没有任何疑问。

    一名士兵在前面带路,来到石将军的住处,匆匆忙忙地前去敲门。

    许久之后才有人应门,不耐烦地道“谁啊,诈尸吗?大半夜砸门。”

    “徐公子回来,说是有急事要见石……”

    “既然是‘徐’公子,就不会有‘急’事,天亮再来,石将军睡着呢。”里面的人没有开门,骂骂咧咧地走开。

    士兵向徐础苦笑道“这位肯定是杨摸虾,江王的弟弟,最难对付,他可能睡糊涂了,忘了徐公子的身份……”

    “江王还没回来?”徐础问。

    “听说今天就能回来。”士兵道。

    徐础想了一会,说“麻烦送我出城。”

    “我可以再去敲门,徐公子既然有急事……”

    “我看急事还是跟江王说吧,我要去城外去查看南军形势,等我回来,江王估计也到了。”

    “急事与南军有关?”士兵又是一惊。

    “总之请送我出城,或许一切还来得及。”

    “是是。”士兵不敢多问,上马带着徐础奔向另一头的城门。

    守门的头目曾经一块喝酒,认得徐础与昌言之,劝道“这可不是查看敌情的好时候,南军斥候众多,万一撞见,可不好逃脱。”

    “无妨,我只是远远望一眼,实在是因为放心不下。”徐础没有下马,正色道“我希望消息是错的,可是万一……请恕我在确认情况之前不能多嘴。”

    这里的头目也被唬住,“那……我尽量多派人护送两位。”

    “不必,人多反而容易暴露,就我们两个,出城之后远远地观望一眼,很快回来,请为我们留门。”

    “当然。”头目有点不知所措,还是下令开门,“出城不远,路边有一座小山,平时我们都去那里观望,上面有哨兵……”

    “多谢。”城门刚刚能够通行,徐础策马驰出。

    “回来找你喝酒。”昌言之道,拍马追上,突然想起,徐础若是成功,自己将有一年不能碰酒,不由得叹息一声。

    朝阳初升,路边果然有一座小山,上面隐约有座小寨,徐础毫不停歇,继续疾驰,十余里之后才放慢速度。

    昌言之追上来,终于能够开口询问“公子要去见陈病才。”

    “嗯。”

    “可咱们跟他从没见过面,公子对他一点也不了解啊。”

    “大势已定,看人,大势混乱,看势。”

    “呵呵。刚才在城里,石将军若是开门迎见公子呢?他肯定不会允许公子离开。”

    “我自有说辞。”徐础勒住缰绳,昌言之一手握刀。

    对面迎来一队人马。

    不等对方开口,徐础先道“我乃襄阳城信使,特来求见湘、广两州牧守陈病才,烦请带路。”

    陈病才自称两州牧守,别人都不承认。

    对面三十几人都是一愣,军官道“襄阳……是在北岸吧?你怎么过来的?”

    徐础拍拍身后的包袱,里面是襄阳城主写给宋取竹的信,“我好不容易摆脱杨家兵卒,你们是要在这里审问,还是立刻带我去见陈牧守?”

    见对方只有两人,军官道“先跟我们回营,阁下怎么称呼?”

    “东都徐础,这位是江东昌言之。”

    “哦。”军官没听说过这两个名字,但是见徐础容貌不凡,倒也没有太多怀疑。

    将近午时,一行人赶到南军营地。

    南军缺马,大败之后,马匹更少,只有斥候才能骑马,营里多是步兵。

    杨钦哉原是水匪,部下也多是同样出身,作战勇猛,治军却不严厉,兵营与降世军相似,南军却是井井有条,更像官兵。

    听说襄阳来了使者,闻者无不意外,层层上达,很快传来召见的命令。

    领路的将领在军帐门口提醒道“牧守大人兼任江南西道大总管、兵马大都督,你要称他‘将军’。”

    “好。”徐础自己也做过“大都督”,只是没让人称他将军。

    两边十几名将领或坐或站,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使者。

    正中书案后面,坐着陈病才,只有他的脸上毫无意外的表情。

    陈病才不过四十几岁年纪,虽穿戎装,却不失文人之气。

    徐础上前拱手,刚要开口,旁边一名坐着的将领厉声道“襄阳使者,为何不跪?”

    “天下未平,无人可跪。”徐础回道,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的人。

    “什么玩意儿?”开口的将领一愣,随即面露怒容,伸手按刀。

    开口第一句话就得罪人,昌言之不知是该敬佩公子,还是应该担心。

    陈病才轻轻一笑,“大将军的儿子,曾经称王之人,可以不跪。”原来他听说过徐础之名,“但你若敢信口开河,担心自己的脑袋。”

    “若是信口‘渡江’呢?”徐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