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雅命方磊绑了平津城的太守吴成和他的随从,压着这些人往另一边的山头走去。
此时古尚卿已经命官兵把几条下山的道路都堵住了,另外勉强可以供人通过的小径也有人把守,所以山上的百姓都没法下山,只是一个个怨声载道。
当柳雅押着吴成来到这边的时候,古尚卿立即迎了过来。先是把柳雅上下打量了一番,确定她平安无事,才看向了吴成。
“雅儿,这就是那个弃城逃走的太守”古尚卿看到那人的官服,自然就认了出来。
柳雅道“没错。现在我们上山吧。这个家伙,要当着百姓的面严惩。”
吴成已经吓得连求饶都不敢了,因为古尚卿此时穿的是官服,户部郎中的官阶在这些地方官的眼里可不算小了。
何况,太子妃亲自说是要严惩,他的这条小命也不用想了。
倒是吴成的随从这时候反应过来,哭天抢地的让柳雅绕过他们。还大骂吴成是狗官,他们是被逼无奈才跟了他。
柳雅冷冷一笑,道“跟着他逃跑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大义凛然的留下与百姓同生共死现在晚了。这条命,到头了。”
方磊等人更不含糊,吴成等人吓得已经走不动了,就直接拖死狗一样的将他们拖上山去。
这平津城不算大,百姓也不过两万余人。被困在城里遇难的只是极少一部分,还有些城中的富户早就遇见情况不妙,提前逃走了。
所以现在山上的百姓,都是无处可逃又无家可归的贫苦百姓。之前见着被官兵围了山,许多人心中惊慌不已。
但是现在见柳雅等人押着吴成上了山,这些人就仗着胆子围过来,开始向柳雅他们诉苦,说的全都是吴成的罪状。
方磊等人也早就是气得要命,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落草为寇,也是因为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了,自然是对这样不顾百姓的狗官恨之入骨。
因而听着众人言语,就直接把吴成按着跪倒,猛地将他的头戳在地上,让他叩头谢罪。
才按了几下,吴成的脑门就磕的破皮流血,哀嚎不止。
柳雅把手一摆,道“不用听他鬼叫了,拉到后山,直接赐死。”
方磊答应一声,和另外两个人拖起吴成就走。
而百姓们都是愣了一下之后,连声叫好。继而就有人朝柳雅拜倒下来,高呼仙女驾临。
冯仲景向前一步,掏出随身的腰牌,道“这位是太子妃,奉皇命特来安民救灾的。大家不要慌乱,推举一个主事的人出来,听侯太子妃调遣。”
百姓们只见古尚卿穿了官服,知道是个大官。实在没有想到居然连太子妃都来到了这里。
因而,山呼海啸之声不绝,大声诵着“皇上万岁太子妃千千岁”可见其心之诚。
接着,这些人就相互推举,最后就有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被众人选出来。
此人来到柳雅的面前跪倒,自我介绍道“启禀太子妃,小人姓龚,名百林。是平津城的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愿听太子妃调遣,我一定与平津城的百姓们同患难。”
柳雅将此人打量了一下,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看起来还比较瘦弱。
但是和一帮难民比起来,他身着长衫,头裹方巾。说话语气不卑不亢,也有几分书卷气,估计他是这些人中唯一算是有些学问的,所以被推举出来了。
柳雅就点点头,道“我并无任命权,所以不能委任你代理任何官职。但现在是危难时期,你肯站出来为百姓操劳,就是功劳一件。你现在的责任就是尽量安抚这里的百姓,帮助大家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平津城已经被我封了,至少要一个月之后才可以再开启,这是为了防止城中有疫病发生,是为了你们所有人的安全着想。你就要严格监管这里的每一个人,不准他们进城,懂了吗”
龚百林点点头,道“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组织一些人,每天不间断的在城门附近巡视,防止有人进入。另外,还会召集身强力壮且有些手艺的人,伐木造房,暂时在这山上住下来。”
“好。”柳雅点点头,道“我们会在这里停留两天,分发药品、调查灾情。首先你要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把所有可能患病的人都聚集到一起,我会给他们一一诊治。”
柳雅又指着冯仲景和古尚卿道“这位冯大人是工部郎中,可以帮你们提出重建的建议。这位古大人是户部郎中,由他统计受灾的情况,然后直接上报户部,朝廷的赈灾款也就会到了。”
龚百林听了之后深吸一口气,显得十分的激动和震惊。估计他平时连太守这样的官都见的不多,更别说户部和工部的两位大人都在这里了。
朝廷的六部设在京城,是直接归属皇权之下的部门。所有任命官员、土地管理、银粮发放等等,都是由这六部直接完成的,所以算是官上的官。
龚百林看看柳雅,又看看身后的那些百姓,道“小人这就按照太子妃的吩咐去做。只是太子妃的銮驾如何安顿”
柳雅一听就笑了,道“我们所有人不需要你们来安顿。只是我们带的干粮不多,每人只有不超过三天的定量。所以我们也没法分出食物给你们,这些都要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不用不用。我们逃难出来也有带着一些干粮。”龚百林道“有些高地的粮食并没有被淹,我们可以提前过去收了充饥。要挨过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可以的。”
柳雅点点头,道“好了,今天时间不早了,让所有人休息吧。明天天亮开始,所有人动员起来。”
龚百林答应着,就转身回到了百姓中间,把柳雅的话传达了一遍。
这时候,方磊也带着人回来了。吴成则是没了踪影。
方磊来到柳雅身前,回复道“启禀太子妃,吴成已经被正法,吊死在后山的树上。我们没有给他收尸,让他暴尸三日,以儆效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