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府建成后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李轨舍弃了皇城内的丞相府,搬回王府居住、办公,皇城内的丞相府留给尚书台使用。
为了方便尚书令凌嵘每日到卫王府汇报工作,李轨下令在两地之间专门修筑了一条夹道。同时将卫王府连接宫城之间的巷道也改造成夹道。
这么做与李轨一直提倡的低调务实是相悖的,但这么做却是出于迫不得已。
自做了大汉唯一的异姓王后,李轨已经先后遭遇三起刺杀了。
第一次是在他从皇城丞相府回王府的途中,这次刺杀让李轨下定决心搬回王府居住。
第二次刺杀发生在他上朝的路上,在他的仪仗经过一条仅容三个人并排通过的小巷时,两个亡命之徒从房顶上跳下来刺杀骑在马上的李轨。
那天李轨头脑异常冷静,拔刀剁翻一人,又成功地躲过一支弩箭。
这之后,王府正门通往宫门的那条东西走向的巷道就被拓宽并变成夹道。两边的民房被一扫而空,北面是城墙,南面专门修了一道长墙将道路与居民区隔开。
李轨觉得这么做不是劳民伤财,恰恰相反他这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
不然隔三差五的上趟朝还不得把内军营的兵累死。
第三次刺杀发生在李轨在长安街市上微服私访时,那天他正假扮一个客商察看市场的物资供应,一个扛包的苦力手持尖刀从背后逼近他,虽然人在距离他还有三丈远的地方就被卫士扑倒擒拿了,但仍然给李轨提了一个醒
没事少出去瞎转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汉子若是用弩箭偷袭自己,只怕自己这条老命就没了。
李轨变得深居简出,像皇帝一样宅在家里。
建安十五年走到了尾声,年末,李轨的大女儿李捷出嫁。
女婿是一个普通的太仆寺官员,姓郑,出身陈国一个普通地主家庭,曾在太学求学,因学业优异被举荐到太仆寺为官。
有道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李轨的女儿当然不愁嫁人,上门提亲的人把门槛都踏平了,但李轨并没有选择豪门大户。也没有选择高官大僚子弟,而是选了一个普通官员。
在他看来,自己的女儿,不能嫁穷汉,她们自幼娇生惯养,锦衣玉食,不熟悉生计,嫁给穷汉只怕得饿死,但也不能嫁给豪门大户,尤其是顶级的这种。
这样的人家,婚姻对他们而言往往只是一场交易,感情是谈不上的,嫁给这样的人家虽锦衣玉食,但幸福却是谈不上的。
所以还是选个中产阶级比较靠谱点,既能保证女儿们的生活水准不会断崖式的下降,也不必活的那么累。
这就是李轨的择婿关。
婚事办完没过多久,宫里就降旨下来,皇帝要纳李轨的二女儿李惠为妃。
来说亲的是董承,李轨当时就给他拒绝了。
刘协的脑子里都想些什么呢,你一个三十好几的衰男,居然打我十几岁的女儿的主意,要不要脸,你以为自己是个皇帝就了不起啦,你这破皇帝能当几天还不得看我的脸色
还是个妃子,就算给个皇后老子也不稀罕,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里,那简直就是往火坑里推。
李轨的拒绝让刘协很诧异,他对董承说“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居然拒绝朕,难道朕还不比不上一个六百石吗。”
董承道“欺人太甚,通过这件事也说明李轨已有不臣之心,他这个是在算计陛下的江山社稷呢。”
刘协道“我早知此贼居心不良,如今又有什么办法救朕于水火”
董承道“请陛下暂时忍耐。”
刘协怒道“又是等待,朕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等着他自然老死吗”
董承跪地叩头道“亲近如马超,因为僭越王位也要起兵反他,可见他的地位并非牢不可破。前番他在襄阳吃了瘪,闹的灰头土脸,所以急于扳回一局,于是就走了步臭棋。”
刘协冷笑“这居然是臭棋”
董承却不慌不忙地陈述道;“他这一称王等于是把自己的全部野心都暴露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就认清了他的真实面目。”
刘希愕了一下,不无沮丧地说“虽然如此,除了马超张鲁起兵反他,其他各镇诸侯们,为何没有起来反对他。”
董承道“这正是他的狡猾之处,在称王之前他用了秘密手段,抓住了诸侯们的小辫子,这样虽然暂时压服了人们,但人心厌恶他们,一旦出现大的危机,人们会立即抛弃他的。这就是臣下劝皇帝宽心的理由。陛下宜暂且难耐,等待时机。”
刘协听了这话,心情稍稍宽松。
对董承道“近来有人上书,指责朕倦怠政务,整日与一帮小子在禁苑游玩,朕不知如何回应他们。”
董承道“此辈该斩,君父操劳国事,就不能有一丝闲暇吗”
刘协苦笑道“这必是他在幕后指使的,朕若斩了进言者,马上就变成昏君了。左右也用不上他们,不如暂且让他们出去避避风头,待来日再说。”
董承虽然觉得刘协遇到一点压力就退缩并不妥当,但事已至此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李轨已经盯上了那支秘密力量,若不作出回应,他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便道“臣的庄园正缺一些牧马人,恳请陛下赏赐。”
刘协嗯了一声,又叹息了一声,一脸的颓废。
李轨这一天检阅了京营军新军,与石重交谈。
石重对李轨说“我得到密报,夏侯忠现在就在襄平,日子过的很凄苦。”
李轨惊道“在襄平公孙渊的手里作何事”
石重道“不知,请丞相遣我为使者去襄平,我要亲自探个究竟。”
李轨道“如此也好,倘若他真的在襄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人弄回来。”
这次阅兵之后,李轨又在武备学堂接见了新军高级研修班的学生们。
并单独接见了两个老熟人,一个是田豫,另一个是张郃。
他二人年纪都不小了,却因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所以被委以重任,执掌两支新军。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追随他创业的一大批功勋卓著的将领都年老了,他们有的前进一步升为方面统帅,有的渐渐淡出行伍转为预备役。
这场轰轰烈烈的军改,更加剧了这一进程。
军队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转变为像朱洪烈、卓丢儿、刘保、李岛这样年轻将领。
但他们毕竟还年轻,还缺乏磨砺,还不曾用功业来证明自己。
所以李轨还必须从相对年轻的老将们中间选拔一批人出来,来缓冲一下这个过程。
田豫和张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实田豫也好,张郃也好,年纪也都不小了。
所以李轨就有些感慨,在他们老去之前自己是否能完成一统江山的大业呢倘若不能他的继任者又将是谁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