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承包王 > 第522章 李世民留下的烂摊子

第522章 李世民留下的烂摊子

    一眼,一句话,便让在场之人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高士廉这怎么了都说人老成精,怎么他越老越糊涂了,现在这时候还想着找楚王府的麻烦,这不是在找死吗

    不少人在疑惑高士廉为何看不清情势,也有不少人心里委屈,毕竟李世民当年对李宽的态度众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谁都没想到过了几年的时间,李世民会异常看重李宽。

    当年李宽被迫离开长安,虽说是世家之人出的大力,但满朝的勋贵之中,除了楚王一系的人马,谁敢说自己当年没存有推波助澜的心思,心里不由得有些苦涩。

    作为宰相的房玄龄没管其他,当即行礼道“陛下,此时非感怀楚王离京之时,当尽早回宫商议吐蕃进犯一事。”

    毕竟同场为官多年,好歹也有些交情,不管怎么说,他也不愿意见到高士廉再次被李世民处置,当年的一众老兄弟如今已不多了。

    更何况,如今军情紧急确实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若是连这点都看不明白,房玄龄也不配称为一代贤相了。

    “回宫吧”李世民大手一挥,登上了回宫的马车。

    在回宫的路上,李世民挠着脑袋,显然有些疑惑。

    要知道,他明明将吐蕃的副使吞弥桑布扎扣押在了长安,而且离去的各国使臣也不过走了十几日,按照时间来算,松赞干布明显不可能知晓大唐杀了禄东赞一行人,怎么可能聚集二十万兵马进犯凉州呢

    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发现房玄龄等人面带难色,显然知道其中的关键,李世民怒了。

    “说。”

    滔天的怒火,让同在马车之中的房玄龄等人双腿发颤,其中以李承乾和李泰哥俩的脸色最为难看。

    “陛下,吐蕃的副使吞弥桑布扎已回了吐蕃。”

    听到房玄龄这句话,又发现李承乾和李泰哥俩的表情,李世民想都没想,一个大耳刮子便抽了过去,所谓的储君和皇子的颜面早已被心中的怒火给燃烧殆尽了。

    “是何人给你们的胆子,竟敢违抗朕的旨意”

    “陛下,此事怪不得太子殿下与魏王殿下,陛下离开长安后不久,吞弥桑布扎便已疫病欺骗了所有人,当时吞弥桑布扎满身红肿,诸位大臣皆认为”

    长孙无忌的话未说完,李世民便打断道“疫病好一个疫病,宫里的御医果真如宽儿所言,皆是废物,朕要他们还有何用”

    “陛下,此事也不怪宫中的御医”

    房玄龄的话也没说完,李世民再次打断道“不怪他们,难道怪朕”

    房玄龄不知该怎么接过李世民的话头,心中暗道,说来还真的怪您,谁让太子与魏王都是您儿子呢

    房玄龄不好意思开口,李承乾战战兢兢地给李世民做出了解释。

    其实,事情很简单,吞弥桑布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令驿馆的小吏们都如同他一样变得满身红肿,疼痒难耐。

    李承乾和李泰哥俩,还有朝中的勋贵们根本就没有怀疑,当时只剩下庆幸了,庆幸李世民没在长安,毕竟疫病对于天下所有人来说,谈之变色。

    没有怀疑自然也就顺势而为了,加上吞弥桑布扎装着奄奄一息的样子,李承乾和李泰哥俩和长孙无忌一合计,自然而然的将吞弥桑布扎扔去了乱葬岗,留他自生自灭,毕竟吞弥桑布扎陪着禄东赞来长安之时可没少给几人送礼,都要死的人,再给一刀显得大唐勋贵没有仁义嘛

    结果不言而喻,吞弥桑布扎逃回了吐蕃。

    如果说要怪,只能怪大唐对于疫病太过畏惧,只能怪儒家太过于注重仁义,怪李世民没教会李承乾小心谨慎。

    而远在台南的李宽,现在就在责怪自己没教会小儿子小心谨慎的道理,也在责怪李世民不要脸,竟然给小孩子下套。

    原本,来台南之后李宽是很高兴的,因为台南的情况很好。

    至少在百姓融合这方面的情况很好,李宽不知道马市长是怎么想到居民点这个办法的,但马市长偏偏就将村落修成的居民点,一户汉人一户从吕宋或中南半岛迁移而来百姓,就连不少成年人都已经学会说几句汉话了,相处融洽。

    一句远亲不如近邻的话更是被台南的百姓奉为了经典,可谓众人皆知。

    之所以人尽皆知,就不得不说马市长很懂宣传的作用了。

    之前,马市长在百姓之中考察时,见到了一个吕宋的土著背着一个汉家小子外出求医,这本来不算是什么大事,不过马市长很聪明的将这件事在台南大肆宣传,让台南成立的报社大力夸赞此事,以至于不少汉人们陷入了回忆之中。

    按照居民点的办法安置住处,周围的人家低头不见抬头见,遇到难事自然得帮村一把,或许平日里还没觉得什么,但经过宣传之后,百姓们这才发现原来这些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的土著帮衬了自己不少,自然而然的开始接纳从其他地方迁移到台南的百姓。

    借着这股来之不易的东风,报社便顺势写出了一篇关于远亲不如近邻的文章,上面还详细的解释李宽是在何时何地说出的这句话,详细的介绍了报社成员在台南各地走访询问到的情况。

    由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台南的其他情况不论,只论百姓融合的问题可谓整个华国最好的地方。

    华国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其实也就是百姓融合的问题,而台南已经作出了范本,李宽很高兴,可是没等他高兴两天,李哲却吵着要他给人手,而且还是能为官的人手,李宽郁闷了。

    事情的起因便是李世民在上元节那天晚上给李哲下套了,给李哲说他是闽州的大都督,是最高的官员,闽州的官员要他自己亲自任命才行,还说什么李宽当年也是亲自任命的闽州官员,让李哲跟李宽学。

    不仅如此,还给李哲抱怨说大唐没有合适的官员,找不出官员去闽州任职,给李哲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说什么既然接下了闽州大都督的职位,任命官员便是李哲自己的责任。

    而且,李世民还挺能把控李哲心思的,提到了李哲最为气愤的一点,说什么大唐派到闽州的官员都与平阳公主有关系,肯定会像以往的官员一般在闽州为非作歹。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还给李哲指了一条明路,找李宽要人,说什么华国的官员都是你父皇培养出来的,对你们父子二人忠心耿耿,肯定能让百姓富足起来。

    总之,李世民为了几个官员无所不用其极,最终让李哲兴奋、崇拜、憧憬的点了头,赞同了李世民的建议。

    就这样,李哲找自己老爹要人来了。

    “父皇,您答应儿臣的官员何时指派给儿臣”

    在台南就闹了好几天,李宽一直忙着察看的台南的情况,没搭理他,这回程的路上又开始了。

    “哲儿,为父何时答应你指派官员给你”

    李宽没好气的看着李哲,在他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答应过儿子要指派官员,如今华国都紧缺各种官员,他怎么可能指派官员去管理闽州之地。

    在李宽那直勾勾的眼神下,李哲很诚实的解释道“孩儿这不是想要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吗”

    李宽点点头,还别说,若非他记忆力惊人,真差点着了小儿子的道。

    仔细想了想李哲之前在台南时求官员之时的作态,李宽问道“这办法谁教给你的”

    “哥哥教的,哥哥说父皇若是不记得是否指派官员给儿臣,便会答应儿臣的请求,若是父皇清晰的记得没指派官员给儿臣,儿臣也可以此与父皇讨价还价,主动权都在儿臣手中。”

    一转眼,弟弟就把自己给卖了,气得李臻狠狠揪了下李哲的小胖脸。

    “哲儿,如今华国亦缺官员,为父是在找不出官员指派给你,而且你祖父是骗你的,当年为父在闽州为官时,官员皆是大唐任命的,并非为父亲自挑选的官员。”

    “可是祖父说大唐不会派遣官员到闽州,给儿臣自行挑选官员的权力,挑选官员便是儿臣的责任,父皇不也常教导儿臣不可推卸责任啊”

    “那父皇有没有教导过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既然是你自己的责任,你为何找父皇要官呢”

    李哲被问傻了,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李宽。

    见不得弟弟的傻样,李臻开口道“父皇,弟弟手下如今没有人手,他又如何能挑选出官员治理闽州呢”

    “臻儿这是赞同你弟弟从华国带走官员治理闽州了”

    “不错,曾祖父常教导儿臣和弟弟说,咱们一家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海外还有大片的土地等着咱们去征服,虽说闽州如今是一个烂摊子,却正好给弟弟练练手”

    李宽打断了李臻的话,问道“这话谁教给你的”

    什么天生就是做皇帝的,什么烂摊子,什么练练手,他才不信自己的儿子能说出来。

    事实上不出李宽的意料,只听李臻不好意思道“曾祖父和祖父离去之前教导儿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