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女皇 > 历史上的明日两国和谈以及李如松、李舜臣。

历史上的明日两国和谈以及李如松、李舜臣。

    因为有主角这种“和谈破坏分子”的出现,后面的历史自然就不一样了。

    所以在这里正好说一下历史上之后的进展。

    明日两国的和谈进行下去了,之后沈惟敬递交了伪造的日本降表。

    明朝君臣大为满意。

    万历皇帝立即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并按小西行长的名单册封了日本国大臣。

    其后于1595年1月,明朝遣使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

    这封诏书现存于大阪博物馆,为惯用的御笔文体写就,俨然一副中央大国皇帝对蕞尔小邦降恩封赏的口气。

    据部分史书记载,丰臣秀吉对此勃然大怒道“吾掌握日本,欲王则王,何待髯虏之封哉!”,摔诏书于地,并怒逐明使臣,不久后再次遣兵入侵朝鲜。

    沈惟敬归国途中,滞留朝鲜,不敢回京。

    他又假造了一道丰臣秀吉的谢恩表由另一使臣递交朝廷。

    这道假冒的谢恩表被明廷识破,再加上朝鲜方面传来日本再度备战的消息,万历皇帝知道使臣和兵部没有把日本方面的真实意图动向报告朝廷,一心求和,竭力欺瞒,当即大怒。

    马上下令革去兵部尚书石星等人的职务,令邢玠以兵部尚书出任总督,都御史杨镐经略朝鲜军务,再次出兵援朝。同时下谕旨声明石星罪状“倭奴狂逞,掠占属国,窥犯内地,皆前兵部尚书石星谄贼酿患,欺君误国,着锦衣卫拿去法司。”

    而沈惟敬见事情败露,为了报复便将明军的作战部署泄露给日军。

    日军拒不退出釜山,朝鲜得知日军再次入侵,于是遣使再至明朝求援。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丰臣秀吉发动了第二次对朝战争。

    这一次丰臣秀吉仍旧组织了八个军团,共计十四万人侵入朝鲜。比上一次少了两万)

    值得注意的是,小西行长仍旧在侵朝军团里,担任第二军团长,领了14000人。

    之后明军在麻贵的带领下,经历稷山大捷、蔚山之战,只能说是互有胜负,没有特别多的进展,明朝不得不持续向朝鲜增兵。

    为什么是麻贵做主帅?因为此时李如松已经死了。)

    第二次朝鲜战争,最有名的是鸣梁海战。

    也是这一战,让李舜臣彻底封神,后面会说一下。

    再之后丰臣秀吉暴毙,日军撤退。

    他们忙着重新内战去了。

    整个持续了七年的“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终于结束。

    七年时间里,前面2年和最后1年在打,中间3年在和谈,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节奏。

    再说一下李如松和李舜臣两个人在历史上的结局。

    首先是李如松

    在明日两个大忽悠的计划下,两国和谈。

    和谈进展顺利,石星就要求李如松带兵回国,只留下了吴惟忠等几千人驻守汉城。

    李如松回国述职,朝廷论功,加其为太子太保比戚继光的少保低一级)

    之后升任辽东总兵官。

    在辽东总兵的任上,蒙古鞑靼人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

    这就是李如松之后的全部历史,也就是从朝鲜回国之后,他就战死了。李如松的死非常蹊跷,非常像是个阴谋,只是很难说清楚是谁策划的)

    所以有一章里,主角在李如松身上看到了戚继光的影子,因为按照历史,李如松也正慢慢走向死亡。

    李舜臣

    第二次侵略朝鲜之前,丰臣秀吉吸收了上次海战失利使得不能大量运兵和运输补给的教训,使用反间计诬陷李舜臣阴谋篡权,使得朝鲜国王李昖将李舜臣下狱,其后将其贬为士兵,只能白衣从军。

    后来再乱,没有了李舜臣的朝鲜水师被日本大军大败,只能重新让李舜臣临危受命。

    “今臣战船,尚存十二”,这八个字是李舜臣在朝鲜水师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时临危受命,面对两军力量悬殊之际写给朝鲜国君李昖的请战书。意思是尽管敌人有330艘战船,臣还有12艘船,尚且可以一战。换句话说臣战死也是愿意的,却绝不可不战而弃。

    最后他还真做到了。

    在梁鸣海战,利用十二艘战船,结合天时地利。

    击沉敌船30艘,杀死敌军1000人,打赢了这一战,而且还杀死了来岛通总。这个死掉的家伙是整个朝鲜之战中唯一战死的大名)

    几个月之后,又爆发了露梁海战,这是朝鲜抗倭的最后一场海战,由明朝水师和朝鲜水师合围日本水师。

    而这场本来属于典型的“痛打落水狗”的追击战,居然造成了抗倭以来最大将领伤亡,明朝水师副提督邓子龙和朝鲜水师提督李舜臣双双殉国,一场追击战死了一个正司令,一个副司令,居然都还是追击方的,仔细想想,都不知道该跟人怎么解释,我们看看李舜臣是怎么死的。

    史料上说,他是率领着龟船冲入敌阵,被包围了,然后战死。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倒是践行了一句话。

    军人最大的荣誉,就是死在最后一场战斗的最后一颗子弹上。

    据说他的最后一句话是。

    “战方急,慎勿言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