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现在逃到了辽东公孙渊那,公孙渊能收留他,完是因为曹操现在太过于强势了。
曹操在灭掉了东部鲜卑之后,很可能会兵发辽东,如此一来,袁绍的兵马无疑增强了守住辽东的可能性。
但辽东,地盘不大,旁边的高句丽和夫余更是虎视眈眈,现在又有曹操在幽州盯着,秦放可不觉得,大败的袁绍能有什么好的条件来跟他谈。
许攸看着秦放。
他的心中是震惊的,都说秦放年轻有为,但他也没想到,秦放竟然如此年轻,这实在有些年轻过头了。
“大司马,其实吧,我并不是袁绍派来的,而是自己过来的,我来这呢,也不是为了替袁绍说些什么,而是为了另一个人”
说到这里,许攸顿了顿,没有在往下说。
他想看看秦放是个什么态度。
秦放脸色平常,一点改变都没有,他就那么看着许攸。
等了一会,秦放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且脸色已经有些不悦了,许攸赶忙道。“大司马,这人呢,不是别人,正是公孙瓒手下的大将赵云,是他让我来见大司马的”
听到赵云的名字,秦放的脸色微微改变了。
赵云,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将领,奈何当初见面的时候,赵云一心忠于公孙瓒。
为了赵云,他跟吕布做了交易,吕布呢,开始袭扰并州,替幽州分担压力。
但结果公孙瓒的命运还是没能改变。
对于赵云,秦放想过他的处境,也派人打听过,但一直没有消息,不想,许攸竟然是赵云派来的,这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许攸不该是袁绍的军师的,咋就成了赵云的手下了,这是个大大的疑问。
“你”
对于许攸的这个说辞,秦放不敢相信。
许攸见秦放直说了这么一个字,且脸上满是疑惑,已经猜到,秦放这是不相信他啊。
“大司马,事情呢,是这样的”
许攸一番诉说,秦放算是明白了。
原来,袁绍攻打公孙瓒的时候,许攸是跟随的谋事,公孙瓒修建了一个碉堡,躲在里边,负隅顽抗,袁绍将重心都盯在了那边,不断猛攻。
赵云趁机发动了一次偷袭,本意是干掉袁绍,但袁绍那天巡视各营去了,躲过了一劫。
可怜的许攸被留在了大营,被赵云得了个正着。
本来,赵云是想直接杀掉许攸的,但许攸靠着一张利嘴,说服了赵云,活了下来。
按照许攸最开始的想法,诈降,想办法坑一下公孙瓒,然后迎接袁绍大军入城,从俘虏变成一个功臣。
但赵云在无意间说出了跟秦放的关系,让许攸改变了想法。
许攸作为袁绍得到谋事,其实也是一种投资,为以后的考虑的。
袁绍是个枭雄,但这要跟谁比了,跟一般人比,自然不差,但要是跟秦放比,那就差远了。
公孙瓒明显是要完蛋了,吕布袭扰并州,曹操当时也是厉马秣兵,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于是乎,许攸投降了。
许攸很努力,但依旧没能阻止袁绍灭掉公孙瓒。
公孙瓒死后,赵云带着许攸以及一些幸存者逃了出来。
袁绍派出重兵搜索,誓要灭掉赵云这一伙人。
赵云等人一直东躲西藏,本来,赵云是想来找秦放的,但幽州、冀州都被袁绍封锁,根本没有办法。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曹操发兵攻打冀州,一切就此改变。
赵云带着许攸等人,开始袭扰袁绍后方,直到袁绍被曹操赶到辽东。
对于他们这股力量,曹操想过招降,但被赵云拒绝了。
处于对曹操的了解,在袁绍守不住幽州的时候,赵云便开始了撤离。
此刻,他应该撤到了豫州,用不了多久,便会到达许昌。
许攸比赵云离开的早,因为赵云听说了秦放在凉州征伐。
出于礼仪,让许攸过来先跟前方说一声,他们则是直接前往许昌。
对于赵云这样的做法,秦放还是理解的,。
赵云乃是将才,他能带出来的兵马应该不多,经历过后方袭扰袁绍之后,兵马应该更少了。
如此一来,必然更加珍惜。
这样的军马,损失一个都足以让赵云难受一阵子,所以,他才会亲自率领这只人马,为的就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曹操和吕布都在拉拢他,这个时候,秦放还真没没法做出决定,毕竟,两者之间,不管是跟谁结盟,都是有利有弊。
本来以为袁绍的使者会带来点不同,结果这个使者是赵云的。
虽说兴奋,高兴,但面对的问题,却没有改变。
不过,赵云既然到了许昌,凉州这边暂时也不会有什么战事,秦放决定,先返回许昌,见一见赵云,然后让郭嘉、贾诩、蒯良、司马懿等人商议一下,看看怎么做更合适。
一个人的智谋终究是有限的,好在,他身边此刻谋士不少。
韩遂被认命为凉州此时的命令下来了,马超、马腾、庞德、马休、马铁跟随秦放一起,前往许昌。
魏延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司马懿调回了许昌,他是要出谋划策的。
其余将领,跟随期房一起,率领大军,返回许昌。
一路之上,浩浩荡荡,好不壮观。
临走前,他让人给驻守张掖的张绣和孟获送去了一个锦囊,并且再三嘱咐,吕布不动,锦囊不许打开。
一路无话,大军返回许昌之后,被调回来的蒯良以及被蒯良说服的蒯越,还有早就到达许昌的贾诩、法正、司马懿以及本就在许昌的郭嘉、程秉等人,都集中到了秦放的府邸。
身边跟着武将,门前是迎接的文臣,而在这些文臣中,一个白盔白袍的将领甚是显眼。
这人秦放是见过的,正是他日思夜想的赵云赵子龙。
“子龙,你可是想死我了”
几步来到赵云身前,秦放一把拉住赵云。
“公孙兄的事情,我很是抱歉,要是我能早点行动,或许,现在就不是这么一个结果了,可惜了,一代忠良”
“若秦兄弟不弃,以后赵云愿为大司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赵云感激之余,直接表达了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