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逵的府邸后院,一个厢房里面,施福听着手下的报告。
“大人,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联络了四名郑鸿逵的部下,他们都答应了投靠我大清,另外正在接触的三名部将犹豫不决,其中一个态度不明,属下觉得可能有别的势力找他,而且他倒向别的势力的可能比较大,你看是不是动手剪除他?”
施福摇摇头,“不能如此做,这样做即便我们不承认,也会使得郑鸿逵倒向其他势力,最有可能的是倒向他的侄子,郑成功,现如今郑成功比我们更有资历和说服郑鸿逵投靠他。”
“大人,为什么不是隆武明军或者永历明军?”属下问道。
施福冷笑一声,“那些个人只会内斗,捞钱和荣华富贵才是他们的目的,一点小小的读书人的自尊心才是他们想要得到的,显摆,他们就是爱显摆,自大,他们就是自大,但这些都和朝廷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要说关系,那就是他们坑害了朝堂。”
属下抬头看了看他,心里想着,大家都一样,就别笑话人家了,如果不是为了你的荣华富贵,你会背叛隆武朝廷吗?
现在大家都不看好这两个朝廷才是现在的具体形势,大家心知肚明而已。
树倒猢狲散,你和他们都是一颗树上的猢狲。
施福见他不说话,低头看了他一眼,心里大概猜到属下想什么,不过他不去辩解,因为这是事实,他只是站在现在效忠的朝廷,大清立场上说话,以大清人自居。
虽然大清看起来还没有平定局势,可谁都看出来,清军鞑子,那些来自莽荒冰原上的通古斯野人已经基本上奠定了自己新的江山主人的地位。
如果只是野人也就罢了,但他们学习大明的文化,利用大明的文化和读书人来统治整个大明江山,才是他们收获整个大明人心的原因。
咳嗽了一声,施福担忧的说道:“目前郑成功兵强马壮,而且听说在宝岛已经站稳了脚跟,如今他已经快要夺取崇明岛,说不定年内金陵这个南方都城就会被他们收复了,到时候鲁监国入主都城,号召力大增,郑成功将会成为继张煌言,张名振,路振飞三人之后的第四人,而且显然他的实力要比前面三人强多了。
根据细作报告,他身后还有金华义军的支持,而金华义军实在是东南沿海最强大的明军,也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虽然朝堂上已经有人注意到这个现象了,却无力进攻他们,起义军和反正军牵制了大部分绿营兵力,永历明军牵制了孔有德,尚可喜,马德功,多铎,豪格,阿济格等大人物的太多兵力了。”
说到这里,他揉揉额头,洪承畴大人又被鲁王和郑成功牵制住了,朝堂上的注意力又被隆武明军吸引了,因此现在实在没有兵力去攻伐躲在灵江这一面的金华义军。
江对面的范绍祖和马宝又是金华义军的手下败将,打打苏观生和钱秉镫,张天禄还可以,打金华义军,他们直接撂挑子,不干啊。
本来还有李成栋和金声桓,谁知他们因为陈锦这个闽粤总督而反叛了,如今谭泰部和喀尔喀蒙古大军也被围攻,金华义军努力的为自己弄一个保护壳,使得大清竟然无法直接攻击他们。”
“狡猾啊,狡猾啊。”施福叹声。
感叹完,他对属下道:“去让愿意投靠大清的那几个部将准备好人马,一旦情况有变,我们就下手,夺取泉州府,击杀郑鸿逵。”
施福说的决绝。
属下立刻抱拳,“是大人。”
而在不远处的一个院落的厢房里面,一名乔装的太监,摸着下巴,也对身边的跟随的太监和一个御林军统领道:“有多少人愿意效忠皇上?”
跟随的小太监道:“公公,只有四个小海盗愿意为朝廷尽力,不过他们要十万两银两,并且最起码是守备的官职,小的不敢答应他们,回来请示公公。”
御林军统领道:“他们有多少船,多少人马?”
跟随的小太监道:“一共有一百二十条小船,两千人马,”御林军统领皱起了眉头,看了看坐在那里的太监,“公公,事不可为啊,这点人马太少,而且他们的心意不是那么明朗,我手中也只有两千人马,因为不能激怒郑鸿逵,所以他们都无盔甲,兵器也不够,无法压制郑鸿逵啊。”
太监摸着下巴,想了想,“没事,我已经和金华义军的萧飞萧总兵约定好了,如果人手不够,金华义军的野战5旅将会出现在泉州府,况且泉州府也不只一支金华义军的军队,野战6旅和第六舰队的三千海战队士兵也会帮忙,两万多人了。郑鸿逵有多少精锐?不过五六千而已,其余的几万人都是乌合之众,都是他们新拉壮丁补充进来的,根本不堪一击。”
御林军统领还是皱眉头,担心的说道:“公共,我觉得不应该利用金华义军的力量,我们要为朝廷考虑,金华义军毕竟是外人,如今朝廷没有实力制约他们,只能等到将来收复江山再算帐,现在用他们,我们要付出什么?又是一个福州府吗?”
太监看了看他,“皇上和阁老们的决定,难道你能推翻吗?”
御林军统领不再说话了。
再远处,郑鸿逵的人和郑成功的人在谈判,但双方都分歧很大,没有谈拢,现在郑鸿逵势弱,郑成功可不想再扶持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听宣不听调的十八芝,那种大家坐在一起推选个盟主的形势,他不喜欢,他更喜欢自己大权独揽,而郑鸿逵则不想同自己的侄子低头。
虽然他现在很想让侄子帮自己,摆脱困境。
葡萄牙人是个威胁,清军也有可能威胁他们,隆武朝廷的防御并不可靠,拥有骑兵机动能力的清军和蒙古人很可能一日千里,从隆武朝廷的地盘上来袭击他的漳州府和泉州府。
泉州府里面还有金华义军驻扎,虽然金华义军事实上一个独立的南明军阀,和他郑鸿逵一样,可他们最反对的是投降清军,他想着的是投降清军,毕竟清军有问鼎江山的实力和能力。
谁都知道南明不过是苟延残喘。
在施福的说服下,他的心逐渐倾向于投降清军。
还有一种可能带着自己的舰队远走大海,可他不像郑成功那样决绝,故土难离啊,他比郑成功要老很多,不想脱离6地,去大海上混,无根之萍那种苦楚,他体验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