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好官人 > 第七百三十二章:利益与动力

第七百三十二章:利益与动力

    ntent

    别的不说,单单是卖纺织机的钱,张正书都能赚个几千贯了。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品  书  網 当然了,这只是一次买卖而已。为啥国人的山寨技术太厉害了啊,纺织机又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只需要拆开来一研究,那能模仿了个七七八八。甚至那些个工匠再发挥聪明才智,说不定还能“创新”一下呢。

    毕竟,张正书没有出售水力、人力、风力三合一纺织机的打算,只是寻常的人力脚踏纺织机。但即便是这样,也足够兴起作坊经济了。特别是家庭小作坊,怕是会更多。这不是张正书小气,而是让大家清楚地看见,作坊的优势。如成本,家庭小作坊再厉害,成本控制能得大作坊吗想想都不可能的。

    在张正书的纺织作坊里,一天能纺织出数百匹棉布。家庭作坊呢恐怕半个月都未必能纺织得出来,成本还高。

    张正书的作坊,还能压低价格来卖棉布。没办法,成本低廉,压低了价格还是赚的。

    这样挤压之下,家庭式小作坊没啥活路了。那些不想出来工作的妇人一看,作坊里的工钱自己织布还要高,她们会怎么选择即便碍于世俗眼光,很多人不敢踏出这么一步。可一旦有人勇于踏出这一步之后,那蔚然成风了。

    建立一个作坊不困难,招工也不困难。

    困难的是,怎么把空闲的女性拉进作坊里去。要知道,宋朝的人口可是女性男性多的,放着几千万的劳动力不用,张正书觉得太浪费了。一旦移风易俗之后,那么再推广作坊经济顺当多了。江南一带不说了,很多纺丝作坊里也是小娘子在做工的。以后的大宋,很可能会形成南丝北布的格局。

    有了纺织机,有了大量的大作坊,工业革命岂能不会到来

    经济基础决定层建筑,怕是宋朝的政策也会跟着转变,到了满朝诸公醒悟过来之后,这个经济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他们还想堵住千难万难了。夺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别说满朝诸公这么做了,算是拿着刀枪去逼迫,这些作坊主也好,工人也罢,肯定会掀起起义的

    所以,宋朝很可能是怀柔政策。再加宋朝的官员也可经商,他们一琢磨作坊好像能赚得更多啊,得,我也办一个作坊

    当热钱、闲钱全都进入作坊之后,张正书的银行也会添一把火。不用多久,宋朝市场肯定会被挤满的。到那时候,海贸会更加兴旺了。资本它会自己选择市场,到了那时候,资本的羽翼丰满了,开始露出獠牙,打量世界。一旦海外市场受阻,那么战争必将来临。

    资本自它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字载入历史的。从残酷压榨剥削工人开始,直到血腥殖民掠夺,发动侵略战争一切的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所谓的不过“利益”二字。

    大宋为何没有进取心了

    或者说,为什么改朝换代之后,稳定了都没有进取心了

    不外乎是动力不足了,或者说是没有足够的利益让国动心的。正史的元朝不说了,差点把欧亚大陆都占领完了。这也是蒙古人对牧场的近乎变、态的渴求,甚至还妄图把原的土地都变成牧场。但是,在忽必烈攻下国之后,蒙古人似乎一下子堕落了。明朝朱元璋一开始还是很有动力的,驱除鞑虏,恢复华。但是在夺了天下之后,朱元璋则奉行小农经济,也失去了进取心。

    螨清不说了,本来想着奴役汉人,怎么可能有进取心呢自康熙康麻子开始,被俄国占领的土地,连吭声都不敢。最屈辱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了,从那以后螨清没振作过,对外战争一败涂地。

    究其原因,不外乎国已经把能耕种的土地全都占了,又没有向海外扩张的历史和兴趣,自然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

    但现在不同了,资本一旦在大宋这里生根发芽,那它必然会睁开眼睛打量世界。

    那时候,大宋想不向外扩张都不行了,社会倒逼着它做出改变

    若是不改变呢

    那很简单,会被历史大势说碾压,谁来都一样。

    张正书在看到两季稻之后,已经想到了大宋已经走了一条通往未来的未知路。

    其实,当张正书把两季稻鼓搞出来,把棉花鼓搞出来之后,宋朝已经确定要走资本的道路了。所不同的是,没有张正书的插手,北宋到戛然而止的那会,都未必会进展成工业革命。毕竟,距离正史的北宋灭亡,只剩下二十八年了。

    但是,在张正书的鼓搞下,用最大力度去催生下,工业革命是可以提前到来的。

    现在,恐怕只是欠缺一个蒸汽机了。

    蒸汽机,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说实在的,蒸汽机最大的难点,在于材料,在于加工。加工的难点,在于精度。所谓精度,技术要把理论转变为具象化的物体,如要用到刻度盘、标尺、继而造出精密度相对较高的水力机床等等技术。现在机床在研究了,估摸着以汉人的智慧,多则一年,少则几月,较稳定动力的水力机床能整出来了。机床整出来了,加工技术过关了。

    但是,还有一个拦路虎材料。

    张正书一再重视材料,因为他知道,工业技术的发展,最离不开的是材料。如蒸汽机的材料,必须要用到足够的钢铁,才能承受得起高温。有了钢还不够,还需要冶铜,需要用到混合金属的材料工艺材料达标了,蒸汽机是欠缺设计和生产罢了。更何况,张正书的脑子里已经有了成熟的蒸汽机方案,拿出来用行了。

    蒸汽机一出现,那是划时代的开始。

    从此之后,大宋生产的效率提升了。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