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置,哪怕是最简单的机械装置,也比人力效果好得多。
绳子,被高高地抛了起来。
它忽忽悠悠飞到崖上,但是,又忽忽悠悠掉了下来。
袁小胜说:“我调一下。”
他把竖杆的角度,调整了一下,用手牢牢把住,对丁蛮牛说:“你再来。”
丁蛮牛又猛一按下横杆。
绳子斜着向上飞去,飞起好几丈高,一直飞到崖上的乱树丛里。
底下仰头张望着的人们一阵欢呼:“成功了,成功了。”
南宫仕抓住留在下面的绳头,试着拽了拽,挺结实,说明上边已经钩住了树丛里的根茎。
包小乐身体轻盈,第一个爬上绳子。
他瘦瘦的身子贴在崖壁上,两手抓着绳子,用脚蹬着崖壁间细细的褶皱,“嗖嗖嗖”地往上攀登,速度与灵活性比猴子也差不了多少。
丁蛮牛站在崖下,仰头望着包小乐,并且伸开双手。别人问他:“老蛮牛,你这是做什么?”
“万一小乐摔下来,我就接住他。”
包小乐没有摔下来,他拽着绳子,一会功夫,便爬到了崖上。
上去一个人,就等于全队都上去了。
包小乐很快把绳子重新固定,并且,又垂下好几条绳子来。
通往崖上的路,被打开了。
南宫仕迅速做出了部署,队伍分成两拨,姜水生带领一拨,在敌人兵营面前佯攻,吸引敌兵注意,自己带领一拨,从崖后爬上去,抄敌人的后路。
上崖的队伍,顺着几条绳索,象猴子一样向上攀登。
袁小胜制作的那个“抛石器”,也从下面拽了上去。
光滑的悬崖上,几队人影,同时向上爬,就象是挂了好多黑色的“人串”,丁蛮牛负责在下面保护,他不断提醒着上崖的队员:“慢点,脚蹬牢,手抓紧,你着什么急……”
南宫仕带着第一批突击队,爬到崖上那片缓坡。
他伸直了腰,向上看,还有一段陡峭的路,需要攀爬。
但是,他心里有底了,有了袁小胜的抛石器,只要把绳子送上去,战士们就能往上攀,这样的战斗,这样的技能,是敌人做不到,也想不到的。
突击队员们,登上陡峭的山腰,拐弯抹角,一路向上,一直攀到山崖的顶端。
南宫仕扒着石棱,把脑袋露出崖顶。
他看见,这个崖顶的形状,有点象个向上竖起的斧头,尖刃朝上,上来不易,下去也不易,也得顺着绳子往下爬。
但是往下溜,比往上爬就容易多了。
他向下面望去。
居高临下,可以望见半山腰里的敌人兵营,院内有敌人的士兵,在来回走动,房顶上,垒起的石头工事里,趴着敌人的机枪手。
向远处望,可以看见隐隐的一队兵马,正在移动,那是姜水生带领的佯攻队伍,在做进攻准备了。
“轰隆——”
大炮在轰鸣了。
炮弹,落在敌人的兵营墙外,炸起一片硝烟碎石。
可以看见,敌人在混乱地奔跑,他们可能想不到,八路军竟然有炮,用大炮轰他们。
“轰——”又一发炮弹,落在墙边,把石头垒的围墙,炸塌了一块,黑烟在半山腰里升腾。
南宫仕悄悄爬上崖顶,和战士们一起,在石头上拴绳子,从崖顶顺着绳子往下溜。
此时,其实很危险,如果敌人回身瞅瞅后面的山坡,就会发现,有人正在抄他们的后路。
南宫仕和突击队的战士们,顺着绳子往下出溜,此时是没有战斗力的。敌人架起机枪,会直接象“打靶”一样,把他们一个个打落下来。
但是这时候,敌人的注意力,完全在坡下。
姜水生组织的佯攻,已经开始了。打了几炮之后,谷口里的队伍,正在往前运动,掩护射击,已经展开,机枪,步枪,一起开火,“叭叭叭,嘎嘎嘎——”枪声大作。
山顶上,又是一番紧张忙碌。
几条绳子,在崖壁这边,垂下来,一串串人影,迅速往下滑落。
滑下来的队员,立刻散开在山坡乱石间,抄起枪来,做好了进攻准备。
山顶的人马,还在一串串往下溜……
下面,“战斗”正酣。
“轰——轰——”
炮弹在山坡上爆炸,掀起一阵阵浓烟。
虽然炮弹打得并不准,没有一发炮弹落到敌人兵营的院子里,但是,炸得坡上烟火弥漫,乱石横飞,却是把敌人吓得不轻,都躲到屋里去了。
上面,南宫仕开始在山顶上集结队伍,进行进攻准备。
从山顶溜下来的人马,越来越多,最后,背着歪把机枪的丁蛮牛,也晃着高大的身板,从崖顶溜下来了。
山顶上的队伍,已经有六七十人的兵力。
大家摩拳擦掌,弹上膛,刀出鞘。
“跟我上,”南宫仕立刻发出了命令。
大家提着枪,跟在南宫仕的身后,往坡下运动。
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敌人的兵营里,敌人躲在各个工事里,胡乱朝下面打枪,两挺机关枪,分别架在两间房子的屋顶上,“嘎嘎嘎”地朝下扫射。
突击队没人呐喊,没人打枪,一个个小老虎般的身影,灵活迅速地往下突击,顺着陡峭曲折的山坡,往下降,往下降……
下面的炮声不响了。
显然,姜水生已经看见山上的攻击,已经开始。他在收缩火力。
下面沟口的队伍,正在一点点地往前移动,收缩火力的同时,往前伸展兵力,随时与山上,互相呼应。
佯攻与奇袭,配合得无比默契。
南宫仕一边往坡下运动,一边从背后的背兜里,掏出两颗手榴弹来,他身后的战士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人人掏出手榴弹来。
这种居高临下的进攻,手榴弹扔着最得劲,效果也最好。
离着敌人的兵营,只有一百米远了。
再往下,坡度陡然减缓,南宫仕站住脚,举起手里的手榴弹,往下面的营房里砸去。
战士们也纷纷投出自己手里的手榴弹。
一片“手榴弹雨”从天而降。
如此近的距离,从高处往下扔,手榴弹的“命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黑雹子似的手榴弹,落到了敌人兵营的房顶上、院子里,一声接一声地炸响了。
“轰——轰轰——”
霎时间,整个兵营,几乎就被黑色的浓烟淹没了,弹片和石块乱飞,尘土飞扬起几丈,火光四射,硝烟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