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么大的一个地方,玄家的商会也不可能不涉足这边,因此,玄世璟这一行人,也就住进了玄家商会给安排的宅子里,住着方便,也安心。
至少商会这边安排的地方,不会有什么别的问题,守卫方面,百骑司的人已经陆陆续续的从长安城回来,再加上商会这边,暗地里也派过来不少人,因为沂州城的事儿,玄家现在对于自家家主的安问题可是上心的很。
郑安在听说玄世璟在苏州落脚之后,当天晚上官府之中无事可做,就带着拜帖到玄世璟住的的地方来拜会玄世璟了。
玄世璟可是他步入朝堂的贵人,他能有今天,玄世璟在这当中可是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若非玄世璟,当初他早就被郑家给打压了,若非玄世璟,他也入不了那时候的太子,现如今的陛下的眼,自然也不会升官升的这么快。
从一个普通的考科举出身的人到一州长官,这是多大的提升,从郑安为官的时间来说,这简直就是平步青云了。
“公爷,郑安来了,递了帖子。”高峻走进了玄世璟临时的书房,将郑安送过来的帖子递给了玄世璟。
“那他人呢来了吗”玄世璟问道。
“来了,人就在门口呢。”高峻说道“公爷,您现在就要见他吗”
“人都来了,能不见吗而且,郑家的事儿,跟他没有什么关系,没必要把他也牵扯进来,而且,郑安不就早跟郑家断了关系吗”玄世璟笑道“让他到书房来见我吧,正好来了,有些事情要问问他。”
“是。”高峻应声道。
高峻离开了书房,很快,带着一身官服的郑安又回到了书房这边来。
“公爷,郑安大人来了。”高峻站在门口拱手说道。
“进来吧,高峻,你亲自在外头守着,没有我的吩咐,不见任何人。”玄世璟说道。
“是,公爷。”高峻拱手应声。
郑安走进了书房之后,高峻便在外头将书房的大门给合上了。
“下官拜见玄公。”郑安走进了书房之后,拱手行礼。
“无需多礼,过来坐吧。”玄世璟抬起头来看着郑安说道“咱们也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今儿个既然来了,就暂且不谈公务,好好叙叙旧。”
“是。”郑安应声道。
“怎么样在这苏州过的可还好”玄世璟问道。
“有劳公爷挂念了,下官在苏州,一切都好,下官在这边,也丝毫不敢忘记公爷和陛下的叮嘱。”郑安说道。
“这我知道。”玄世璟笑道“我自沂州城那边过来,一路直下苏州,一来是过来看看你这边的情况如何,二来,也是要过来看看这边的钱庄。”
郑安多多少少也猜测到了玄世璟是为了什么来的。至于苏州这边的钱庄,他敢拍着胸脯保证,断然是没有大问题的。
没错,是没有大问题,至于其它的小问题有没有,郑安也不敢说。
因为毕竟钱庄是钱庄,官府是官府,郑安可以保证官府的官员没有插手到钱庄之中去,但是无法保证钱庄内部不出什么问题。
所以面对玄世璟下来查钱庄的事儿,他还是有点儿信心的,至少不会因为钱庄的事儿,而涉及到苏州的官场。
苏州官场的官员,以往因为苏州钱庄的事儿,心里也没少埋怨郑安,眼前的肥肉不能伸手,不能吃,拿不到就是亏,那他们这是亏了多少
现如今,他们心中倒是开始一个个的感激起郑安了。
幸好当初这位刺史大人看的严实盯的紧,不然现在的话,恐怕苏州官场,十有也得像洛阳和登州那样,被玄世璟给一锅端了,留不下几个官员。
苏州的富庶,丝毫不下洛阳城,甚至比洛阳城更甚。
玄世璟也是知道的。
人言道,上头天堂,下有苏杭,就冲着这句话,苏州杭州等地方,就不可能萧条到哪儿去。
反倒是洛阳,这一世可没了东都的名头,还能像原本大唐的洛阳繁华的更上一层楼吗
这就不知道了。
“公爷您的来意,下官也猜测到了一二,下官知道钱庄的事情对于朝廷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下官在苏州任上,从来不敢对钱庄的事情有所懈怠,当初朝廷下令,地方官员协助办理钱庄的事儿,这边的钱庄,说起来,也是下官一手经办的。”郑安说道。
办钱庄那会儿,郑安可还不是苏州的刺史,也不过是苏州的一普通官员而已,上头动动嘴,下头跑断腿,他是属于跑断腿的那一个。
苏州境内的钱庄,是他亲眼看着,从无到有,一处处建立起来的,所以论起对钱庄的熟悉程度,郑安是不弱于人,因此,即便是坐在了刺史的位子上,钱庄的那点儿事儿他也门儿清,只是有些事情,他不愿意做的太绝。
但要是玄世璟很在意那些事情的话,肯定就是要处理的,两方面一比较,他还是会得罪那些底下的人,毕竟也放纵了他们那么久,算是仁至义尽了。
只能怪他们太贪婪,不知道收敛。
郑安对待下头钱庄就是这么个手段,松一松,紧一紧,抓一抓,放一放。
说是不聊公事,可是除却公事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可聊的了,所以说着说着,话题还是到了公事上面去了。
“你做事,我还是放心的。”玄世璟说道“这段日子,郑家有没有联系你”
郑安摇了摇头“自从上次郑家家主送信被我回绝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至于长安城那边的消息,不瞒公爷说,下官也有所耳闻。”
“哦长安那边,你听说什么了”玄世璟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端起了茶杯。
这可不是送客的意思,而是让郑安先喝口水再慢慢聊。
“长安城风起云涌,郑家那边,虽然遭受重创,但是仍旧是在这场风浪之中,勉强继续站稳了脚跟,留在了长安城的圈子里。”郑安说道“除却这些之外,王家与南边儿这边来往的越来越密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