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家主如今就算是在自家宅子里,也是哪儿哪儿都看着不痛快。
一夜过去,第二天清早的时候,冯浩就从自家的宅子出来了,来了县衙这边儿。
“昨天晚上,牢房里那两个,没什么动静吧”冯浩走进县衙的公堂里头问道。
“回大人,那四个人被我们卸了下巴以后,捆得严严实实的,丢在牢房里,一晚上看着呢,没出事儿,这会儿估计正给他们送饭呢。”差役说道。
“饭从哪儿送来的”冯浩问道。
“早市上摊子买的,您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县衙就从来没有点火开灶的时候。”差役说道。
冯浩闻言,脚步顿了一顿。
“成,那一会儿咱们就去牢房里审审他们。”冯浩说道。
他匆匆忙忙的从家里出来,也还没吃东西呢,以往早早的来县衙这边,都是县衙里的人,从街上给带俩油饼过来。
冯浩也知道,就庄子上发生的事儿,瞒不过在外头的齐国公,这事儿得尽早了了,给齐国公一个交代。
吃完了早饭之后,冯浩带着县衙里的文吏来到了牢房之中。
“人呢”冯浩问道。
“在里边儿呢,小的一直看着呢。”牢房里的牢头说道“买来的饭菜也都验过了才敢让他们吃的。”
“嗯,做的不错。”冯浩夸赞道。
人到了牢房之中,也并非是十成十的安,要是有人想要杀人灭口,有的是办法,所以抓到了人,也不能松懈,要更加的提起精神来看着才成。
冯浩带着人走到了里面,这四个人分别关在了四个牢房之中,牢房外头的过道里,站着两个差役看着。
“大人。”差役见到冯浩之后,拱手行礼。
“嗯,辛苦了。”冯浩说道“把门打开吧。”
“是。”差役应声,而后从牢头的手中接过钥匙,将锁打开,将缠绕在牢房门上的铁链子拿了下来。
冯浩带着文吏走进了牢房之中。
“今儿个就在牢房里面问几个问题吧。”冯浩看着牢房里的人问道“你们几个,半夜到客栈来,还打扮成这样,想干什么啊”
文吏卷着纸笔,坐在了牢房里的长条板凳上,把纸笔都放在了桌子上,随着冯浩的询问,开始认认真真的记载。
“无非是想弄些钱花一花而已。”那个穿着夜行衣的人说道。
“弄点儿钱花用得着弄这么大的动静”冯浩笑道“你们几个,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是哪里人,住在什么地方,说吧。”
听冯浩这么问,这几个人也没有一个吱声的。
“我劝你们,我问了,你们还是老老实实的说把,庄子上的官府,对自己人不懂粗,但是对你们这些人,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冯浩说道“张威,去刑房准备准备,一刻钟之后,我把他们带过去。”
“是。”张威拱手应声道。
张威离开之后,冯浩又看向这些人“从现在开始,你们有一刻钟的时间,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继续硬气,不过,我也想要看看,到底是我们的刑具硬,还是你们的骨气硬。”
说完之后,冯浩还真就不说话了,就和一干人等在牢房之中,等着这一刻钟过去。
一刻钟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这要看你怎么去利用了。
就像是对于牢房之中的这四个人来说,一刻钟的时间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快了。
但是一会儿,他们就知道什么叫做度日如年了,等过一会儿之后,一刻钟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可就很漫长了。
“我还真有些弄不明白了,与其受刑到最后坚持不住了再说,何不现在不受苦就说出来呢”冯浩笑道“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来人,一个一个的,带到刑房去。”
说完之后,冯浩便起身,离开了牢房,外面的差役率先到了冯浩来的这个牢房,带走了这个穿着夜行衣的人,把他带进了刑房之中。
进了刑房之后,一股发霉的味道扑鼻而来。
“这个刑房一直都没用过,但是不代表用不到,这不,今天你就来了嘛。”冯浩说道“来人,给他挂上去,然后就看你们的本事了,本官想要知道的,都在这里。”冯浩从袖子之中掏出一张纸,交给了审讯的差役,这仗纸上有冯浩想要问的问题,冯浩自己是不会在这刑房里头待着的,太吵。
县衙的文吏也在刑房里头,他要负责些供词,等犯人愿意招供之后,要让他们画押。
到了半晌的时候,郑家的管家紧赶慢赶的来到了庄子上,在庄子上四处打听,但是都没有打听到有什么关于昨天晚上的事儿的消息,要是想要知道这消息,就只能去事发的客栈,可是他作为郑家的管家,要是去客栈那边打听,那不就什么都不打自招了吗
所以这会儿郑家的管家正在市集上的一家茶水摊子上发愁呢。
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要怎么做要是这事儿办不好,回到长安城回到郑家,指不定家主又得发脾气,可是庄子上这边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郑家人还不知道,自从庄子上发生了绑架的世间之后,这段时间,庄子上对于外面过来的陌生人可是防备的很,而且,郑家管家打听的又是这样的事儿,庄子上的人大多数都不知道,就算是昨天晚上有听到动静的,也不会告诉他的。
万一来的又是坏人呢那岂不是帮着自己的主家的对头来祸害庄子上
所以但凡是庄子上的人,嘴巴都严严实实的。
“大人,郑家的管家到庄子上来了。”县衙里的差役进了县衙说道“正在庄子上打听昨天晚上的事儿呢。”
“郑家的动作倒是快,不过,他这么一派人,还真就坐实了,牢房里头的那些人,都是郑家派来的,之前庄子上的事儿,也是郑家的大公子折腾出来了。”冯浩说道“不过,但凡坐实,还欠缺纸面上的证据啊,所以,还是要拿到口供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