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朝做海盗 > 第二十四章 有大来头的人

第二十四章 有大来头的人

    原来,自己的老丈人跟徐渭是同乡,早年还见过几面,后来老丈人迫于生计做了海盗,在戚继光、俞大猷的打击之后日子越来越难过,便动了投降的心思。

    问题是,朝廷中人对他们这群海盗可谓是深恶痛绝,坚决反对他们投降,老丈人没有办法,就找到了徐渭请他帮忙说情。

    徐渭知道老丈人是迫于无奈才下海的,而且这么多年来做事很有底线,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丧尽天良的事情,更没有跟倭寇勾结,属于自己单干。

    为了帮一把这个老乡,也为了充实朝廷的抗倭力量,徐渭就做了这个担保人,老丈人这才得以向戚继光投降,进而屡立战功,变成了千户。

    说到底,徐渭对自己的老丈人一家是有活命之恩的,因为按照当时的环境,海盗只有两个选择,不投降就是死,很多人做事太没有底线,就算是想投降朝廷也不接受,大部分都被俞龙戚虎灭掉了。

    所以,自那件事之后,老丈人一家就对徐渭感恩戴德,再加上徐渭的年纪比他大很多,他就干脆以长辈之礼拜见徐渭,一见面就叫叔父,所以陆芝菡姐妹就叫徐渭叔祖。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秦枫对徐渭的好感直线上升,他的老婆对他这么好,谁要是帮过他的老婆,那就等于是帮过他,连忙向徐渭作了一揖,道:“晚辈拜见叔祖,适才不知道是叔祖驾临,有失礼数,还望叔祖见谅。”

    徐渭性格狂妄,世上的人几乎就没有能让他看在眼里的,不过秦枫这个人倒是很对他的胃口,因为这个人脑子很活,不是那种满脑子都是《四书五经》的腐儒,淡淡一笑,道:“算了,不知者不罪,你小子倒也有点意思。你那几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快来告诉老夫。”

    秦枫哑然一笑,都到家里了还记着呢,这老头还真是一根筋,刚要说话,却听见一阵令他讨厌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是表哥杨彦的,道:“叔祖,您来了怎么也不去看看晚辈啊。”

    徐渭扭过头去,只见杨彦带着一个随从赶了过来,淡淡一笑,道:“是小杨啊,长这么高了。听说你已经是百户了?”

    杨彦走到徐渭的跟前,满面谄笑,深深作了一揖,道:“见过叔祖,托叔祖的福,小侄舔任百户之职。”

    “好,好。都坐吧。”徐渭淡淡一笑,很随意地坐到了首座上,对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年轻人说道:“你们两个也座吧。”

    “多谢老师。”两位年轻人恭敬地答道,随即坐到了徐渭身边。

    徐渭指着他身边的青衫男子说道:“还没有给你们介绍,这位是英国公的公子张维贤,此番是跟着老夫学习兵法的。”

    听到英国公这个名头,屋内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这是个大明的第一勋贵啊,地位丝毫不比亲王差,历代英国公都是掌握五军都督府或者是京营的,属于皇帝的私人武装的统率者。地位非常不一般。

    而张维贤的大名秦枫也是听说过的,在万历和明光宗死后的移宫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跟魏忠贤一直不对付,魏忠贤掌权之后,虽然对张维贤恨得牙根直痒痒,却拿他丝毫没有办法。

    眼下这个俊俏的年轻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公的公子,还特么跟着徐渭学习兵法,徐渭的名头有这么大吗?

    秦枫不禁纳闷了,在他的印象里,没有张维贤跟着徐渭学习的记载,看来这段历史要么是没有被记载下来,要么就是被自己蝴蝶了。

    张维贤站起身来跟大家见了礼,丝毫没有勋贵的架子,不得不说,老张家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看来小时候也没少挨打。

    徐渭又指着另一位白衣男子说道:“这是当今皇长子的舅舅,王恭妃的哥哥王道亨。跟着我学习杂学。”说话的时候,脸上一脸骄傲。

    王道亨也站起来跟大家示意,按照明朝的规定,皇后的父亲是要封侯的,妃子若是生了皇子,其父兄也会跟着加官进爵,可是,这个规定到了万历这里变了。

    因为他不喜欢王恭妃生的皇长子朱常洛,在他的眼里,朱常洛不是他的爱子,王恭妃也不是他的娇妻,而是阻碍他立自己最喜欢的皇三子为太子的最大的绊脚石。

    因此,万历对王恭妃非常刻薄,给的吃穿用度都很少,甚至在她死后还不想厚葬,在大臣叶向高等人的劝解下才改变主意。

    皇帝对王恭妃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对她的父兄了,王恭妃的父亲王天瑞本来就是个锦衣卫百户,到死还是锦衣卫百户,后来才慢慢地追赠了一些官职。

    至于王恭妃的哥哥王道亨,此时还没有官职,跟秦枫一样,只是个白身。

    即便是如此,众人仍然不敢对王道亨怠慢,毕竟人家是皇亲国戚,皇帝可以怠慢他们,别人不行,频频向王道亨致意。

    尤其是秦枫,他是知道后来的历史走向的,知道朱常洛最后会当上皇帝,这个王道亨的身价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对他格外殷勤。

    这下子,将王道亨感动坏了,一把拉住秦枫的手,基情满满地说道:“秦贤弟不必如此。贤弟乃是忠良之后,愚兄还要向贤弟道谢呢。”

    秦枫被他如此亲热的举动搞了一身鸡皮疙瘩,起初对他的态度很纳闷,不过转念一想,这肯定是老爹的功劳。

    去年的时候,万历想要废长立幼,大臣们纷纷上书抗争,不过,大多数官员都不敢过于触怒皇帝,因为他们舍不得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再加上在朝廷里摸爬滚打这么长时间换来的官位,因此在奏疏里写的话都比较婉转,属于明朝时期典型的假大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为给自己博取一个忠名。就连当时的首辅申时行也搞两面派,一边上书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一边跟万历偷偷地表示忠心。

    只有老爹秦德在奏疏里言辞激烈的指责郑贵妃是后宫干政,指责万历为了女人而违背祖制,是无道的表现,如果再不悬崖勒马,就会变成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