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丘袁军大营,连攻东海郯县两月未克,袁谭这段时日以来心中一直憋着一股火。
“曹操又败一阵,他竟命许褚那莽夫统军,如何能敌得过徐庶太史慈。”袁谭将手中的战报摔在案上,“尔等且议议,该如何攻破郯县,如今吾军已在这座城外待了两月,寸步未进,那臧霸当真如此难敌否”
“非是臧霸善守,而是那张辽一直在侧翼以小部精骑牵制,吾军每逢连日攻城,疲乏之时,此人必能在侧翼给吾军致命一击。”堂下一人抬手一辑开口,袁谭闻声看去,正是他帐前如今为数不多的谋士辛评。
“张辽固然难以对付,可那陈宫也非善与之辈,吾军攻打郯县以来,此人多以智计破吾等良策,若非是他镇守此处,怕是吾等早已攻下东海附近诸县,将郯县团团围住。”坐在袁谭下首的乃是早年便有意扶持袁谭为大将军的郭图。
“吾军六万大军,臧霸、张辽所部合兵一处才三万,吾等亦不必另寻借口,若是再有一月攻不下东海,吾军便撤回青州罢。”袁谭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借着六路大军讨伐江东之际,率军南下,正巧也避开了袁绍相召诸子回返邺城之事。
他本想着携大胜之势而归,让袁绍为之侧目,未曾想,如今徐州战事却陷入了焦灼。
郭图和辛评对视一眼,后者主动起身,“世子,吾军或可遣使命屯守任成国的张郃、高览率军南下,配合吾军攻击高顺所部。”
袁谭双眉紧锁,“如今曹操主动撤军梁国,怕是那徐元直已率军北上,他若欲遏制吾军咽喉,必进占彭城国,到时,他往西北可攻曹操治下郡县,往东北则可攻打吾军侧翼,那张郃、高览二人,本是背主之徒,吾焉能信之。”
郭图轻叹一声,“早年仲治与那张郃、高览亦有交情,不若汝便出使任成国罢。”
辛评起身朝着袁谭恭敬一辑,“评愿为世子奔走。”
“如此,便有劳仲治矣。”袁谭目送辛评离帐,正欲开口,却见一名军卒快步闯入帐内,几步行至近前便单膝下跪,“报禀报刺史,琅琊国沿岸狼烟告急,江东大批战船沿海而上,船上满载兵卒军械,战船约五百余艘,延绵二十里。”
袁谭猛地站起身来,“五百余艘江东军何来这么多战船”
他看了一眼帐内文武,“此前本刺史不是已命快船沿海巡视,为何未曾察觉江东水师”
郭图轻叹了口气,“想必是东海岛礁太多,江东军早以战船载着军士藏匿其中,此番江东水师大张旗鼓,五百余艘战船沿海北上,偷袭吾军后路,至少筹谋数月之久。”
“五百余艘战船,可是江东车船”
“正是。”
袁谭双眉紧锁,“那得有两三万之兵。”
“除却随船民夫、船夫,当有两万可战之兵。”郭图一手抚须,“只是不知他们是攻取琅琊国北部诸县还是欲往青州。”
“以公则之见,当如何”
郭图深深地看了一眼袁谭,“世子若仍愿孤注一掷,攻打郯县,某倒是还有一策。”
袁谭面色一喜,“计将安出”
“还请世子命北来文丑将军率军即刻赶赴东莱郡,无论江东水师自何处登岸,十日之内必有战报传来,青州沿海地势平坦,以文丑将军麾下一万精骑,可围住江东水师,大海广阔,吾军若再以快船沿海布防,适时截其粮草,或可将江东水师困于内陆。”
“可此非长久之计,若徐庶率军北上,那太史慈麾下精骑亦会北来,到时吾军中骑兵与其交战,只怕胜负难料,文丑将军所部一万精骑,乃是吾向父王讨要精锐,正是为野战建功,若是被江东水师牵制,吾军又少一臂助尔。”
“辛评前往任成国需数日,传回急报早则七八日,晚则十日,吾军可趁这几日退兵开阳。”
“为何退兵”袁谭非是不知兵之人,他强攻郯县两月,此刻郯县的城墙已有多处破损,若是此刻撤兵,必定是前功尽弃。
“以退为进尔,江东水师已北上,那徐庶必定已抵达彭城国,张辽、高顺势必已率军赶赴郯县,吾军此刻撤军,大可丢盔弃甲,狼狈一些,引江东军来攻。”
说着,郭图郑重地朝着袁谭一辑,“敢问世子,若太史慈不至,以世子麾下铁骑迎战张辽、臧霸,可有几成胜算”
“七成。”袁谭思忖顷刻便答道。
“如此,吾军便可一战。”
“可”袁谭很想说,官渡之战时,自家胜算足有十成,却仍是败给曹操,十几万河北精锐一朝尽丧,若非其父于河北十载积威,怕是这河北基业早已被曹操所夺。
“世子,今曹操率军北撤,孙权命鲁肃屯兵上党,对吾并州之地虎视眈眈,邺王大业,仰仗几位公子,世子那长兄,若想继承基业,无战功如何而立纵观天下,昔日吴王刘奇起兵之时,亦不过率数百步卒尔,若非其率部单枪匹马战孙贲之勇名为其父刘繇看重,后来如何有他率千人横扫江东四郡,独占五州之地,称雄江南之基业”
袁谭踱步在帐内来回走动,“公则,汝所言不错,不过吾青州之兵不比河北,亦不比中原,早年为黄巾军、泰山贼之祸,如今青州百姓不多,若是此战吾军战败,哪怕还有一半兵卒,怕也难以招架江东军水陆夹击。”
郭图微微咬牙,回身看了一眼四周,一众文臣武将十分识趣,各自起身朝着袁谭抬手一辑,徐徐退出大帐。
“世子,如今邺王尚在,若是世子败兵,倒不如撤回河北,尚有东山再起之日,可若是邺王旦有闪失,世子再败,可就再无退路。更何况,此战,江东并无精骑,太史慈不至,吾军野战必能胜过江东。”
袁谭面色阴晴不定,思忖了许久,方才抬头迎上郭图期待的目光,“这一战,本刺史要亲自督战。”
“郭图愿与世子同乘一车。”
袁谭大喜,“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