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崇祯大帝国 > 第十六章 人精首辅

第十六章 人精首辅

    第一卷风雨飘零

    为什么会有两本奏折呢?

    这就是温首辅的奸诈之处。

    秉持公私兼顾的原则,其中一本是他夹带的私货,里面有他的政敌,准备看崇祯皇帝的风向走势,再做选择。

    如今看来,却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皇上准备用内库供养关宁边军,可作为深受崇祯皇帝宠幸的首辅,皇宫的财务状况他比谁都明白。

    前几年就开始陆陆续续变卖宫内物件,内库能有什么银两?

    那么,答案呼之欲出,皇上是铁了心要查朝臣贪腐用于养军,或许还有其他手段也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么,自己必须全力配合,万不可此时夹带私货。

    否则,弹劾的官员抄不出什么银两来,皇上的板子必然打在自己身上。

    甚至,他还从皇上一系列的动作中看出隐藏的深意和目的。

    一是为了亲自抓军权。二是减少边军的支出。

    抓军权自不必提,那是历届天子都要做的事。而用内库养军减少边军开支的这个方法,温体仁暗自叫绝。

    谁都知道边军粮饷里水分大,可为什么基本上还是如数发放,尤其是关宁前线。

    一是离不开他们。二是因为国库的原因。

    这国库又不是谁的,公共财产嘛,给谁不是给。

    可皇上内库你试试,哪个将领敢乱跳乱搞?

    那可是皇上私人财产,被皇上记恨有什么后果,等你用脚想的时候,头已经没了。

    虽说不可能完全断绝虚报的事情,但至少可以让他们不敢过分不是?

    皇上近来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看来确实对东林党失望透顶了,如此看来,自己的春天即将来临。

    文震孟、钱龙锡、钱谦益等东林大佬,哪一个不是被自己整回家游山玩水?

    对了,自己还觉得让钱谦益如此逍遥不解恨,还在上个月把他从锦绣江南的风光中投入暗无天日的刑狱里,真是酸爽!

    谁让东林势大,自己又和他们苦大仇深呢?

    只是不知能不能借这次机会,彻底整到钱谦益。

    或许有可能,家资颇丰,皇上一定有兴趣。

    此际,温体仁真想聊发少年狂,仰天长啸一番并留着老泪对天子说道:皇上,你早应该这样做啊!

    “诸位爱卿,大明卫所制度已经名存实亡,请内阁拟旨允许卫所将士自由脱籍,任何人不得阻扰干涉。

    有依旧愿意从军者,当地督抚依据州、府、县进行招募成军,上报兵部。”

    崇祯皇帝不知首辅脑海里的弯弯绕绕,自顾提出自己上任以来的第三把火。

    这是他几天来绞尽心思,依据目前形式,针对即将崩溃的大明,所采取的几种有效办法。

    像征收商税这样太大的动作目前还不敢搞,怕正人君子们被逼急了,狗急跳墙来一个清君侧,落水唱凉凉就完了。

    只有等钱到位了,建立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军队,那时候就可以放开手脚,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扫尽一切魑魅魍魉。

    而允许卫所将士脱籍,解放他们,就是他下的一步好棋。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太祖朱元璋开始,为防军民户籍的紊乱,军籍世袭,民户一经签派为兵,就永远不能脱籍。

    卫所军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之事,数不胜数。

    自此,军籍成为卫所军士世世代代的枷锁,军士无力挣脱,便以逃亡的方式进行反抗。

    有鉴于此,从宣德时期起,大明朝廷每年派出清军御史,分道清理逃军,各卫所也纷纷派人到逃亡军士的原籍勾丁。

    终明之世,卫所制不废,清勾亦始终举行,但依然没有用。

    很多军士逃走后,在外娶妻生子,另成家业,不再返回原籍。

    到了现在,更是成为桎梏普通军户的枷锁。

    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妻子冻馁,人不聊生。

    所以,允许他们脱籍,朝廷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财,也可以得到普通军户的感激,为自己赢得一波人心。

    而这,还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剑指京营,重新组建朱棣时期的无敌京军,才是崇祯皇帝心中的终极目标。

    那么,在这之前,必须腾出编制,他才能避免鱼龙混杂,避免影响京军建设。

    “皇上,其他省份或许不难,可两京……此事或许要和成国公以及五军都督府商议。”

    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刘宇亮期期艾艾的建议。

    他是四大群辅之一,负责分管兵部,兵部尚书不在,只能由他提出意见。

    说起来,大明的官制非常完善,内阁大学士一共有六位,首辅一人,次辅一人,群辅四人,分别管辖六部。

    这就好比天朝的总理一人,常务副总理一人,剩下还有几位副总理,管理着庞大的政府其他部门。

    “先拟旨再说,别的不用你操心。”

    崇祯皇帝阴郁着脸,很是不爽的说道。

    “皇上圣明!”

    刘宇亮老脸一红,却只是乖乖的行礼坐下。

    他生性唯诺,有温体仁和王应熊压制,在内阁中原本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否则,堂堂群辅也不会制不住兵部下面的京营勋贵,尤其是那蛮横的成国公朱纯臣。

    “微臣和同僚商议措辞后,立马按皇上意思拟旨。”

    皇上要再次整改京营,这是机会,温体仁敏锐的发现皇上意图,站起身行完礼说道:“微臣有一事启奏。”

    “爱卿言来?”高高的御座上,崇祯皇帝淡然说道。

    “启禀皇上,大明军队建置,在京城及边地安置了大量军队,尤以京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以期起到居重驭轻的作用。

    想成祖年间,京营军士七十八卫,人数不下三十万万。皇城周围又设置五十余卫,军士二十余万。

    惜土木堡之变后,英宗率五十万京军出征,几全军覆没。

    自此,卫所军出现一碰即溃的局面,而只能募兵征战。而京军已因不习战阵,恐伤国威而不轻易派遣。

    现时局危难,边军人数虽多,但分路把守,势分力单,一旦有警,亦需京军支持。

    微臣恳请皇上重整京军,复我京营昔日之威。”

    崇祯皇帝听完温首辅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他,不知该说什么。

    这老货,人精啊!

    朕可什么都还没说,却仅凭朕的行动步骤便猜测到真实意图,并送上枕头,可怕!

    这老货的权谋精明,让人叹为观止,并深深忌惮!

    怪不得东林党的正人君子们被他压制得死死的,并在他死后,把他列为崇祯年间第一奸臣,不是没有原因啊!

    下方,温体仁见崇祯皇帝这幅状况,心里也紧张起来。

    难道老夫猜得有错,还是……否则……为何如此?

    立马,他的额头上,布满细汗。

    他千想万算,就是没猜到崇祯皇帝是在发呆。

    其实,发呆这事,干得好就叫深沉。

    崇祯皇帝就属于这种情况。

    “温爱卿……”

    PS:感谢书友话凄凉、病已惊秋、颜蛰的打赏,都是上本书的老朋友,感谢支持!

    还请诸位仁兄多多投票,新书幼苗期需要大家的支持,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