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妻为大都督 > 第685章 前往陆氏庄院

第685章 前往陆氏庄院

    翌日清晨,崔文卿早早起身,在县衙内用罢简单的早膳之后,就与苏轼、宁贞同路,一道向着城外的陆氏庄院而去。

    来到北门,崔文卿并没有急着出发,而是折转向西,前去了护卫营地。

    昨日,朝廷所赐的百余护卫并没有跟随着他们同路进城,而是在童擎的带领下,驻扎在保德县西南的一处草原河谷中待命策应。

    当崔文卿一行抵达的时候,可见幽幽河谷中已经矗立起了十来座牛皮帐篷,恰如草地上生出的巨大蘑菇。

    童擎年纪轻轻不假,然安营扎在倒是颇有章法,虽然在大齐境内,且还是在能征善战的振武军驻地,但他还是安排了一应的防御措施。

    整个营地全是用木栅栏围上一圈,围裹得严严实实,毫无懈怠。

    而营门正前方矗立着一排排拒马木障,随后便是一个负责警戒看守的十人队,烈烈战旗飘荡长空,只要是遇到敌人奇袭,营内的士卒很快就能做出反应。

    见状,崔文卿满意的点点头,看来将这支百人护卫队交给童擎统领,倒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

    当下也不迟疑,纵马走入了营中。

    此刻,童擎正在营地内歇息,听到崔文卿到来,自然是非常高兴,连忙出了中军大帐亲自迎接。

    “哈哈,文卿姐夫,你可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会在保德县内呆上几天呢。”见到崔文卿,童擎便露出了笑容。

    崔文卿拍了拍他的肩头,失笑言道:“你以为这大冷天的我愿意出城来么没办法,这安抚使就是一个劳碌命,走吧,带上几个人,陪我一道去一个地方。”

    童擎点点头,连忙安排去了。

    苏轼淡淡笑道:“怎么,有宁护卫同路而去,莫非文卿兄还有什么不放心之处居然还要带上护卫”

    崔文卿笑道:“依我看来,隩州百姓升乱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有备无患总比措手不及好,况且遇到危险,宁贞一个人只怕也是应付不过来。”

    苏轼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心内却有些不以为然,暗忖道:这文卿兄为何竟变得愈发谨慎呢,去老百姓的庄院而已,能够遇到何等危险

    当下也不多言,待等待童擎挑选了二十余名骑马护卫,一行人这才出了大营,朝着官道向东而去。

    陆氏庄院建在保德县东南,由于乃是举族迁移而来的江南大族,加之又是江东陆氏旁支,故而当初保德县县令叶长春为陆氏挑选了一处不错之地。

    这片土地位于黄河岸边的宽阔平原上,虽比不得江南路鱼米之乡那样物产丰沛,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保德县数一数二的好地。

    按道理来说,取得这么好的一块土地,陆氏理应对朝廷感恩戴德才是。

    然也不知道为何,这次提出返回江南,陆氏乃是最为坚定的一个,崔文卿实在不明白为何陆氏还这样不满足,难道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不成

    带着这样的疑问,马队已经拐上了通往陆氏庄院的夯土小道。

    可见小道两边全都是开垦得甚是规整的耕田,许多农人正躬身其中种植小麦大麦,可闻山歌声声,耕牛哞哞,实乃一片火热的场景。

    崔文卿本是农村出身的孩子,见状不由想起了当初幼时在农地里干活的情景,一时之间不由感概中来,满是怀念。

    如果这些农人不叫嚷着离开隩州,这一幕看起来将会是多么的安居乐业,惹人羡慕啊。

    可惜的是,农人们的心却没有真正扎根在隩州这片土地之上,此番种种,实乃诚为憾事

    这时候,负责领路的李师爷开口说道:“崔大人,眼前这些农夫,全都是依附陆氏的佃农,根据官府的名册,足足有五百户上下,按照每户五口人计算,也就是两千五百多人了。”

    崔文卿听得一阵咂舌,惊讶道:“这么说起来,连起陆氏那一千多人,陆氏岂不是控制了三千多农人”

    “差不多吧。”李师爷点点头,“不仅如此,这些佃农均视陆氏为主,听起号令,按其行事,长期以来陆氏一直非常令叶县令头痛,这次幸蒙安抚使大人亲至,相信一定能够解决困扰保德县的这个大麻烦。”

    崔文卿淡淡一笑,自动过滤了李师爷最后的马屁之言。

    坐镇保德县处理乱民一事,离不开如李师爷这样通晓情况的地头蛇相助支持,崔文卿用人向来不会拘于常理,倒不会因为李师爷的拍马奉承和见风使舵而不重用他。

    一路上,宁贞听崔文卿等人说了不少,倒是对隩州的乱想隐隐知晓,虽不是那么愿意开口,但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这些农人全都是自由之身,且前来隩州之时朝廷也已经为他们安排了土地耕种,为何他们却还要依附于豪族大姓,甘愿作其佃农呢”

    闻言,苏轼微笑解释道:“哈哈,宁护卫你就在中枢对于农人们的事情不甚了了,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免赋税啊”

    “减免赋税何意”宁贞好奇追问。

    崔文卿心知宁贞出身贵胄,岂识农人纳税之苦于是乎轻叹一声言道:“昔日大唐盛世之际,西平郡王陆瑾主持朝政改革税制,将大唐从过去的租庸调制税收变作了“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大齐承袭唐制,所以目前也实行的两税法,每年税收按照户籍人数以及耕地数量进行征收。”

    宁贞明白了过来,仍旧还是有不解之处,问道:“但是即便如此,与农人们甘愿成为佃户有什么关系呢”

    崔文卿笑道:“怎么会没有关系,关系可大了,据我说知,宁护卫你们家中乃是开国郡公之爵吧”

    宁贞的祖父乃是跟随齐太祖南征北战的重要谋士,后来也成为了大齐开国后的第一位尚书令,目前虽然已经病故,但开国郡公之爵依旧继承了下来。

    故而面对崔文卿的询问,宁贞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