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圩摇了摇头,说道“刚过来。你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从机场到这里的路上。本来,我是去张焕那里,看他们产品。接到你电话,我就过来看看。,累不”
冷兰吹了一下额前的刘海,嗯了一声。
正准备给他倒茶的她低声问道“要不要去看看我们的房子”说到这里,她有点慌乱,但随即镇定,说道,“我的别墅和你的别墅是一起,联排的。联排别墅,懂不”
姜新圩摇了一下头,说道“不懂。但我看了就会懂了。走吧。”
说着,他想也没想就很自然地伸出了手。
冷兰愣了一下,但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小手放在他的手掌里。
她一边走,一边说道“可能有点甲醛的气味。”
姜新圩看了她一眼,问道“已经装修好了这么快”
冷兰笑了一下,嗯了一声,点点头。走出办公室,她对助理室的于乐说道“小于,我跟姜董出去一下,有时候打我电话。”
于乐嘴巴微张,但随即说道“好的,好的,冷总,没有大事我不会找你。”
冷兰笑了一下。
于乐悄悄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等到姜新圩两人走远了,她才激动地挥了一下手“太棒了我们冷总终于开窍了”
姜新圩坐的是冷兰开的车,保镖余元贝开的车跟在他们后面。
冷兰买的别墅离新兰大厦有段距离,在双州河边上,这片小区虽然比不上肖媛媛京城的景河山庄,但也是双州市最好、最高档的住宿小区。而且这里是南方,树木更绿、花草更茂盛,徜徉在鲜花绿草中,不由人不心情舒畅。
下了车,冷兰主动而自然地揽着姜新圩的胳膊,走进了别墅。
她带他先走进了姜新圩的别墅。
房子装修得很好,只是姜新圩没有任何不喜欢的地方,而且房间里空气清新,并没有她所说的甲醛味道。电器、家具都一应俱,就是睡房里也布置得很温馨,居家生活的什么物品都已经置齐,完可以在这里生活。
让姜新圩感到有趣的是,他的别墅和冷兰的别墅在二楼的阳台相连,显然是装修的时候工人砸开了隔离墙,加装了一张门。
跟着冷兰走进她的家,发现装修风格有点不同,虽然两套别墅的风格都是简洁,但她的别墅多少有点女性味道,色彩也稍微多了一些,特别是房间、客厅挂了一些可爱的饰物,把房子装点得非常有趣。
她没有问他喜不喜欢装修风格,也没有问他中意不中意装修质量,只是带着他不急不慢地察看,偶尔解释几句。
看完了她自己的别墅,她小声说道“是回你的房子还是在这里吃饭”
姜新圩笑问道“你会做吗”
冷兰嗯了一声,点点头“我学了。最近,从小青的网上购买了烹饪书,两本。”
姜新圩微笑道“那我试试你的手艺。”
说着,他突然弯腰,一下抱起了她,将她轻轻放到柔软的被子上,吻了起来。
她的脸,她的身一下变得滚烫,但她依然微微地回应着他的吻,嘴唇默默地启开,慢慢放他的舌头进来
但她的手却坚持不让他的手触摸自己的身体,面对他的疑惑,她将脑袋往后缩了缩,摇了摇头“今天只只接吻。下次下次”
半个小时后,她和他在厨房里做饭,烧出了四道菜、一道汤。
两个菜有点咸,一个菜烧糊了,一个菜不咸不淡。汤,放多了酱油。不过,不怪她,是姜新圩倒多了。
可两人吃的很开心。
吃完饭,姜新圩告别离开,驱车直奔706厂。
双州动力机械厂厂长张焕带着706厂厂长禹志泽等人在工厂外迎接。
虽然两人都是厂长,但706厂隶属于双州动力机械厂,或者说706军工厂只是张焕手下的一个分工厂。厂长禹志泽只是双州动力机械厂的一名中层领导。
姜新圩对张焕说道“张厂长,我这次只是来看材料的,你没必要抽时间来陪我。”
张焕笑着说道“你太忙了。我可难得看到你一次。今天正好趁这个机会将工厂近段的一些事向你姜董汇报一下。”
姜新圩问道“坦克研发顺利吧”
张焕点头道“还算顺利。现在禹厂长开发了新材料,我们就停下来等待他们。只要他们送来这种新材料,我们就用上去。”
姜新圩说道“既然顺利,那就不用汇报了。继续按你们的计划来,我是外行,就算你说给我听,我也提不出什么建议,做不出什么科学的决策。”
张焕笑着对禹志泽道“怎么样,我就说了我们姜董善于偷懒吧问题是他说要偷懒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我们还得认为他是在谦虚。”
姜新圩问道“什么时候试验那种新材料。”
张焕看着禹志泽。禹志泽说道“我们进去就可以开始。我们已经用这种材料制成了坦克底盘的扭杆,准备测试扭杆的性能来验证这种新型材料的实际性能。”
姜新圩没有问其他,而是说道“那我们就去看看。”
姜新圩在张焕、禹志泽等人的的陪同下,来到了一个实验室里。
这里,几个技术工人正在将坦克扭杆安装上性能测试台。在他们稍远处则站着三个来自军方的技术专家。
站后面那个军方的技术专家看着比正常扭杆明显小一号的、没有正常扭杆那种金属厚重感,反而有种晶莹剔透的瓷器脆碎感,他露出了一脸的鄙夷,低声对身边的专家说道“这也叫扭杆,扭杆是什么普通机械厂都能生产的吗它可是坦克技术要求最高的零件之一,没有几十年的加工底蕴,没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根本不可能加工出合格的扭杆。,你不觉得他们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吗”
前面那个军工专家笑了笑,说道“我们来都来了,看一看何妨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我想,既然他们愿意投入这么多钱建立这么一个实验室,敢于当着我们的面进行测试,肯定有一定的把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