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蒙毅入章台宫,送来竹简一马车。
储君之选,关系重大。 扶苏与扶摇各有优劣。 他培养了十数年的长子,无法让他坚定信心。 如今扶摇崛起,带给扶苏的压力,将会是胡亥的数十倍。m.aishangba.org 他要以扶摇磨砺扶苏,同样的磨刀石与刀,并非是恒定不变的,这样一来,就算是这把刀最后废了,他还有磨刀石可以选择。 念头转动,秦王政心中做出了决定。 “王上,郎中令求见!” 就在这个时候,赵高出现在门廊下,朝着秦王政低声,道。 “传!” “诺。” 赵高与蒙毅交恶。 纵然是有秦王政从中调停,他们心中多少有些隔阂。 “郎中令,王上有请!”但是,公事是公事,赵高朝着蒙毅,道。 闻言,蒙毅点头:“有劳!” 心中恨死了对方,但两人在面上,依旧是一片和善。 也许这便是沉浮于宦海的必备。 走进章台宫,蒙毅朝着秦王政拱手行礼:“臣郎中令蒙毅,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 这一刻,秦王政看向了蒙毅。 不得不说,蒙氏的忠诚与蒙恬以及蒙毅两人的能力,以及那个把控的度,才是秦王政一直信任的关键。 蒙毅做出郎中令,完全可以不经通传,直入章台宫面王。 但是,每一次蒙毅都是经过通传才入章台宫。 纵然是信任,纵然是蒙氏在大秦根深蒂固,影响力庞大,但是,蒙毅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于秦王的敬畏。 “蒙卿不必多礼!” 秦王政笑了笑,朝着蒙毅,道:“寡人不止一次的说了,入章台宫,非朝议,不必行此虚礼!” “王上,礼不可废!” 这一刻,蒙毅摇头拒绝。 “哈哈,蒙卿入宫,可是整理出来了?” 大秦朝野上下务实,君臣商议国事从来都是单刀直入。 以解决问题为先。 闻言,蒙毅连忙朝着秦王政,道:“禀王上,臣与考功署,国尉,长史,丞相议定了文吏之功!” “丞相主持国府官署,长史需要坐镇廷尉府,国尉言,他只负责军功一事,臣只好亲自向王上禀报!” “嗯,国尉刚走不久!” 秦王政笑着,道:“军功与文吏功绩,确实不适合融合在一起,它们的评判标准不一样!” “既然已经统计出来了,那就详细说说,寡人看了一天的奏报,双眸都快瞎了!” “案头上有茶水,赵高刚送进来的!” “诺。” 抿了一口凉茶,蒙毅朝着打开竹简,朝着秦王政禀报,道: “王上,按照惯例,以及当下大秦的实际情况。” “文吏之功,分为建言之功、统筹谋划之功、民治之功三大类。” “与此同时,庶民之功则分为耕耘之功、商旅之功、百工之功三大类。” “最后便是山东诸地人士的功绩,分为义举与善秦两大类!” ....... 闻言,秦王政暗自点头。 他心里清楚,商君变法在极为的彻底。 以奖励耕战为轴心,大秦锐士沙场争锋,为大秦开疆扩土,自然有赫赫战功,同样的文治之功也不能忽略。 在大秦,军中以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为主,同样大秦朝廷文吏,也有爵位制度。 文吏有十一级爵位。 从低到高分别是:有秩吏、后子、君子、大夫、显大夫、客卿、上卿、公、关内侯、列侯、君。 按照秦法规定,君子(含君子在内)以下的三级官员为吏,俸禄大体在一百石上下至三百石上下。 这些文吏的封赏,不会在朝堂上进行,而是考功署与国尉府官署以及郎中令府议定,然后报于秦王,由秦王下达王书封赏。 最后则是民爵的封赏。 由于民爵不需要朝廷承担俸禄,只是彰显荣耀与尊严。 故而,无论民爵大小,那怕是一介公士爵,都是以王书正式封赏。 甚至于,民爵封赏的声势与礼仪,远比文吏赐爵,更为的隆重。 “王上,具体记录,都在大殿之外的马车上!” 蒙毅收起竹简,朝着秦王政,道:“若是王上觉得不妥,臣会合考功署重新议定!” 闻言,秦王政收起眼底的笑意,颇有些无奈。 蒙毅此举,与尉缭又有什么分别,他想要偷会懒都不成。 “寡人知晓了,你最近也忙碌,下去休息三日,然后参与朝会!” 秦王政看着蒙毅脸上的疲惫,有些感慨:“寡人这里有长史丞,赵高也在,不会耽误事儿!” “臣谢王上!” 目送蒙毅离去,秦王政朝着赵高,道:“将尉缭与蒙毅送来的竹简,全部搬下来,送入章台宫大殿!” “准备吃食,送入章台宫中!”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挥手,带着内侍开始搬竹简。 秦王政眼中浮现一抹肃然。 这一次封赏之大,将会是大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一直以来,大秦对于封赏,把控极为的严格。 以至于,他的上将军王翦曾经抱怨,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虽然没有人教他,但是秦王政清楚,一旦封赏泛滥,大秦的军功爵位制度将会崩溃。 大肆封赏,将会造成大秦爵位的贬值。 但是,这一次他不得不封赏,大秦兼并天下,完成了中原大地的统一,这一次不封赏,说不过去。 就算是以他的盖世威望压制,也会为大秦埋下隐患。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决定不论是文武,都要大赏,但是在大赏的基础上,也要把控这个尺度。 既要安定军心民心,也要保证大秦爵位的权威。 “王上,国尉送来竹简一共三十六卷,郎中令送来竹简一共六十卷,已经全部搬入章台宫中!” 指挥着内侍将竹简搬入章台宫,赵高朝着秦王政禀报,道。 “嗯!” 微微颔首,秦王政打量了一眼堆积如山的竹简:“这两日,寡人就睡在偏殿了,你通知一下后宫以及各大官署!” “诺。” 大朝会在即,封赏一事,必然是重中之重。 甚至于,下一次大朝会,将会是封赏一事。 故而,他需要在大朝会开始前,将封赏核定出来,然后以王书的形式下发,同时在朝堂之上封赏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