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988章 麻衣局?破局很简单!

第988章 麻衣局?破局很简单!

    云逍和崇祯不由得大奇。  上海工厂织造的棉布,居然卖不出去?  这可就离奇了。  崇祯问道:“莫非是上海工厂织造的棉布,品质不佳,不为百姓所喜?”  华允诚忙站起来,欠身说道:“并非如此,工厂织造的棉布,品质略逊于手工作坊,然而差别并不大。”  云逍点点头。  新式织机、纺车问世不久,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再加上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织造出来的棉布品质相对会逊色一些。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明如今的百姓,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当然不会挑剔这点瑕疵,怎么也不至于卖不出去。  崇祯越发不解:“那又为何销不出去?”  黄宗羲苦笑道:“上海的棉布,被人算计了,中了麻衣局。”  崇祯的眉毛一挑,“何为麻衣局?”  华允诚连忙一番解释。  西晋时期,从印度传进来一种药用植物,叫做蓖麻。  蓖麻的叶子可以入药,蓖麻籽榨出来的油还可以食用。  到了隋唐时期,有一个姓胡的药商又有重大发现。  蓖麻不仅可以食用和药用,根茎上提取出的纤维,还可以纺织成布。  这种麻织成的布不仅轻薄、透气性好,而且非常耐用。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超便宜,相当于废物利用。  比起当时流行的棉布、丝绸、葛麻、黄麻,蓖麻布更适合百姓下地耕作的时候穿。  这一发现,对当时的纺织业,无异于是一次颠覆性的创新。  同时对于纺织业的冲击,肯定也是十分巨大的。  那些布商自然是不干了,想尽办法也要阻止这种新布的上市。  于是几个京城最大的布商聚在一起,盘算了一天一夜。  麻衣局,随后便横空出世。  布商们先是高价买断老胡上市的第一批蓖麻布。  然后把这些布,全部做成了丧服和寿衣,免费给那些发丧的人穿。  渐渐地,披麻戴孝的风俗逐渐在民间传开了。  自古以来,国人最怕的就是晦气  既然蓖麻布做成的衣服是给死人穿的,之前吆喝的再好,再怎么优惠,也不会有活人去买了。  这就是麻衣局。  上海纺织厂织造的棉布,此时面临的局面大同小异。  随着纺织业的工业化、规模化展开,产量上去了,棉布的成本、价格自然是下来了。  这对于江南原有的纺织业所造成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完全是降维打击。  那些散户加入了合作社,不仅不受影响,反倒比以前赚得更多。  而以前靠棉布赚得盆盈钵满的布商,却是被彻底断了财路。  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  江南的布商被逼到了绝境,于是就想到了麻衣局。  他们的做法,跟隋唐时期的布商如出一辙。  先是采购大量工厂出产的棉布,然后染成白色,制成丧服,免费送给那些办丧事的。  同时在民间大肆散播谣言,声称上海纺织厂织造的棉布,只适合办丧事。  上海棉布跟丧事牢牢绑定在一起,并在江南民间迅速开始流传开来。  老百姓听信谣传,哪怕是上海棉布再怎么便宜,也无人问津。  并且这股风,迅速从江南向其他各地蔓延,导致上海棉布大量滞销。  “好一个歹毒的麻衣局!”  云逍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后世的一件事。  某汽车品牌新推出了一款车型,结果有人把车图片p成了灵车,在网上疯传。  结果导致这款车被疯狂退订,汽车公司的股价也随之暴跌,最终不得不黯然收场。  云逍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万万不敢小觑啊!  夏允彝苦笑着说道:“此计十分歹毒,根本无法破解,下官以及上海的商人,也曾想尽千方百计试图挽救,然而谣言四起,再也难以遏制。”  黄宗羲跟着说道:“棉布滞销,开办工厂的商贾利益受损,很多本打算在浦东投资的商家吓得止步不前,也有不少厂家打算退出。”  “这些黑心的商贾,真是该杀!”  崇祯重重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面露杀机。  上海就是叔父给大明栽下的摇钱树,其中纺织业是重中之重。  另外崇祯也很清楚,上海的纺织业更是关系到大明的社稷,以及向海外扩张的一张王牌。  如今竟然有人对上海棉布使这样的阴招,挖倒大明的摇钱树,让他如何不龙颜大怒?  “此乃江南布商的阳谋,杀人解决不了问题。”  夏允彝摇头苦笑。  这人是谁,口气倒是不小。  商战就得用商业的手段来解决。  即使是云真人,也不可能会因此而杀人。  华允诚道:“如今谣言四起,即使杀了始作俑者,也是于事无补啊!”  黄宗羲以及几名商人,都是忧心忡忡。  大玉儿在一旁听着,弄清了事情原委,不由得一阵幸灾乐祸。  诡计多端的云逍子,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痛快!  由此也可以看出,明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大清国未必没有可乘之机。  崇祯看向云逍,问道:“叔父可有良策破解这麻衣局?”  大玉儿听了崇祯的称呼,不由得一阵诧异。  这人就是云逍子的侄子?  云逍子声称让自己嫁给侄子,莫非就是此人?  夏允彝等人纷纷看向云逍,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天底下就没有云真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哪怕是千门里最歹毒的麻衣局,也未必能难得住他。  大玉儿心中一声冷笑。  这个麻衣局,完全是个死局。  看你怎么解!  云逍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喝了几口,这才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要破麻衣局,倒也简单。”  夏允彝、黄宗羲等人精神大振。  崇祯好奇地问道:“叔父有何良策?”  云逍淡然说道:“大明如今日渐富强,百姓的日子也越发好过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制,也应该改一改了。”  众人都有些摸头不摸脑。  正说着上海棉布的事情呢,怎么说到旧制了?  云逍接着说道:“比如这服制,规定百姓只能穿青、黑等色。如今富裕的百姓越来越多,严格限制服色,又如何能体现我大明的繁荣富强?”  崇祯点点头。  叔父说的很对。  可这跟上海棉布有什么关系?  夏允彝稍加思索,顿时醒悟过来:“云真人妙计,麻衣局可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