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374章 没别的事,也就是断了士绅的根基

第374章 没别的事,也就是断了士绅的根基

    阮大铖正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书童(娈童)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声叫道:“老爷,快逃!”  阮大铖一怔。  就在这时,十几个道士打头,后面跟着不计其数的百姓,如同潮水一般涌了进来。  所有的客人全都愣住了,戏台上的戏子们全都停了下来。  “阮大铖在哪里,滚出来!”  “写戏文编排林灵素真人,到底是何居心?”  “污辱我道门神仙,贫道与你不死不休!”  ……  阮大铖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中闯下了大祸。  只是一心想把云逍子搞臭,却忘记了他另外一个身份,大真人!  也忽略了林灵素这个妖道,在道门中的地位。  看到怒火冲天的道士和信众,阮大铖一阵头皮发麻。  他的反应倒是不慢,趁乱逃到一个后面,找了一间妓女的衣服换上,然后混出勾栏,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  得月楼。  云逍几人吃完饭,然后喝茶消食。  云逍这才向傅振商问道:“兵政上遇到什么事情,傅大人但讲无妨。”  傅振商面露难色,道出遇到的难题。  “本不该来劳烦云真人,可事情着实棘手,不得不求教于真人。”  “依照云真人钧令,下官开始整顿京营级南直隶、浙江各卫所的兵政,核查兵员,清退老弱。”  “然而如今兵户的土地,几乎全被侵占,这些老弱兵卒被清退之后,全家人的生计也就没了着落。”  “此事着实难以解决,不知云真人可有良策?”  听到这件事,薛国观的脑袋就大了一圈。  不光是江南,整个大明的兵政改革,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谁都知道大明的军队烂透了,尤其是南军,堂堂正规军,连民兵都不如。  自从万历朝以来,也有很多能臣试图改革兵政。  可最终都是无疾而终,到头来只能是缝缝补补。  究其根源,无非是牵扯到很多利益,另外就是没钱。  要整顿兵政,就要裁撤那些不堪一用的羸弱兵卒。  问题是,将他们裁撤了,他们的生计该怎么解决?  随着土地兼并,卫所的军户早就没有了属于自己的耕地,跟军奴也没什么分别。  以前还能靠着军饷来续命。  虽说被层层盘剥后,到手的也没多少,却多少也是生计来源。  一旦被裁撤,仅有的生计来源也都断了,一家人该怎么活命?  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就会化作流民四处逃窜,甚至沦为盗匪、流寇,最终酿成大患。  这事情的确是相当棘手。  云逍想了想,提出了几条对策。  “西山岛正需要大批百姓,可以将裁撤的一部分军户安置到那里。”  “一些想学手艺或是做工的,官府再拿出钱粮对他们进行培训,以后进入工场劳作挣钱养家。”aishangba.org  西山岛面积广阔,并且现在尚未开发,完全可以安置十万百姓。  如今江南的手工业、商业发达,远甚于农业,还可以将一部分军户转化成手工业者。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大明在江南一带的军队,一共有二十多万。  这些都是军户,算上他们的家属,这个数字就相当惊人了。  九成以上的兵卒,都要裁撤下来,光靠西山岛和做工,当然无法安置这么多的人口。  “剩下的……我自有办法安置。”  云逍目光一闪,神情间多出了几分凌厉。  他的办法很简单,从士绅和地主豪强手中,拿回被兼并的土地。  当然不会是强夺,云真人又不是强盗。  再说了,强盗抢东西,也是要讲究策略的。  等催缴钱粮的事情尘埃落定,接下来,就是摊丁入亩、摊役入亩。  一套组合拳下来,土地也就成了士绅和地主的累赘。  他们抛售都还来不及,哪里还会继续攥在手里?  到时候官府出面低价收购,作为官田承包给军户们耕种。  如此一来,完全能够将裁撤的兵卒全部安置。  当然了,安置这么多人,需要花的银子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如今银子根本不是问题。  这次催缴拖欠的钱粮赋税,折合成实物,不下千万石。  再加上王铎的妙计,以祖制的名义,从士绅和富商身上刮下一层油,用来安置裁撤兵卒绰绰有余,甚至还有大量结余上交国库。  “原来云真人早有筹谋,是下官多虑了。”  傅振商心中的担忧尽解。  王铎正要借机送上彩虹屁,云逍忽然想到了什么,朝他摆摆手。  然后微闭着眼睛,手指轻轻敲打着茶几,陷入沉思之中。  其他人知道他在思索极为重要的事情,全都凝神屏息,不敢惊扰到他。  许久。  云逍停止思考,眼眸中有着异彩闪动。  他直接对傅振商说道:“从裁撤的兵卒中,挑选出一批本分老实的,以前立过功的优先,我有大用。”  傅振商好奇问道:“云真人要这些人做什么?”  云逍轻描淡写地说道:“没别的事,也就是彻底断绝士绅的根基,为大明解决掉这一顽疾。”  所有人都是一震。  薛国观身子前倾,急声道:“请云真人详说。”  “暂时保密。”  云逍一如既往地卖起了关子。  薛国观等人心痒难耐。  云逍笃定地说道:“事情办成了,就再也不用担心士绅脱逃钱粮赋税,还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皇权不下乡的问题。”  轰!  薛国观猛地站起来,险些撞翻了身前的桌案。  傅振商、王铎满面骇然,难以置信地看着云逍。  士绅隐漏钱粮,这是大明的积弊,不过经过这次整治之后,士绅们想必应该会老实一段时间。  催缴钱粮是关系朝廷赋税的大事。  而解决‘皇权不下乡’的事情,这可就惊世骇俗了。  自秦汉以来,除了收税、徭役等必须落实到底层百姓身上的权力以外,其他权力很难直接落实到乡以下。而是让位给士绅、宗族、地主,这就是所谓‘皇权不下乡’。  帝王不是不想一杆子到底管到乡一级,而是他们没有能力管到这一级别。  这是因为九州实在太大了,皇权根本难以渗透到土地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只能在大局和细节之中选择了前者。